張姝雯
(陜西省西安中學)
語法翻譯法是“用母語翻譯教授外語書面語的一種傳統外語教學法,即用語法講解加翻譯練習的方式來教學外語的方法”。語法翻譯法又稱傳統法、古典法、舊式法(Old Method)、閱讀法、普魯士法(the Prussian Method)等。
可在當今的外語教學領域中,似乎對此批評的聲音居多。我想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兩點:(1)這種教學手段似乎過多地重視英文的形式而非英文的實用功能,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聽說能力不夠強,也就是啞巴英語形成的根源。(2)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學生的學習缺乏趣味性,這樣就使英文的學習變成一種苦修似的折磨,而非樂趣。
然而,我們必須清楚,一種教學方法能夠成為體系,并且被運用長達幾個世紀之久,它一定是有其優勢的,在語法翻譯法這種教學手段中,我覺得它的優勢主要是以下幾點。
1.從語言規則的運用角度講,語法翻譯法能夠最大限度地強調并使學生熟練運用語言規則。華東師大鄒為成老師在教育語言學的導論中講過一點,說對于10 歲以下的孩子,聽說是最重要的,對于16 歲以下的孩子,不要跟他們灌輸很多英文形式的規則。而高中生,應該已經過了避談英文形式的階段。他們應該已經具備了足夠的認知能力來應對繁瑣的語法規則。學英文,如果忽略語法會怎么樣呢?不是native speaker 的我們,不可能對譬如單三、過去時態動詞變位這些東西擁有充分的敏銳度。那么適當記憶并且重復操練語法規則,不是一件無法理解的事情。而且學習的本身,從心理學角度講是一個強化的過程。要學好語言,經常使用它是很重要的,那么課堂上的這些訓練都是學生使用語言的過程,也許稍微有些機械,可是卻是相當好的強化手段。我們哪個人學語言不是這樣過來的呢?難道native speaker 學語言從來沒有進行造句練習過么?翻譯這種手段,連接了母語以及外語,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我覺得是相當好的手段。
2.從閱讀語篇的角度講,語法翻譯法能夠給學生最大量的輸入。語法翻譯法是為培養閱讀能力服務的教學法,其教學過程是先分析語法,然后把外語譯成本族語,主張兩種語言機械對比和逐詞逐句直譯,在教學實踐中把翻譯當成教學目的,又當成教學手段。語法翻譯法重視閱讀、翻譯能力的培養和語法知識的傳授。
這兩個優勢寫完,我意識到語法翻譯法是一種很適應高考的教學方法,重視語言規則,重視語篇的閱讀能力,忽略聽說技能和語言的交際功能。我想,除非是高考發生重大變革,否則的話,英語課堂仍會在一片罵聲中繼續沿用這種古典卻有效的教學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