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艷玲
(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黑池中學)
高中化學是一門科學嚴謹的課程,在整個高中學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作為高考理科必考的重要科目,為了在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許多學校在進行化學課程教學時只一味地注重理論知識的教授,而忽略了化學的實用性以及與實際生活的緊密結合。而在新課改的要求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外更應該注重將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和欣賞化學的魅力、使用化學、掌握化學技能,從而更好地理解化學、學習化學、掌握化學。對此筆者做出了一系列提高化學知識與生活之間契合度的探究討論。
在化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教材中提到的生活素材或者學生感興趣的實際生活素材加以提煉,便于在課堂中與學生交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比填鴨式教學更容易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書本上比較抽象的化學知識進行補充延伸,通過對現實生活中實際情況的舉例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化學的神奇之處,從而產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更加愿意去學習化學知識,體驗生活中的化學。例如當學習到“鋁的相關性質”這章內容時,可以對書本上關于鋁的相關性質的描述進行補充,以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豐富鋁的形象,讓學生對鋁有更深的理解,以鋁鍋為例,可以告訴學生:“家里如果有新買的鋁鍋一定注意不要拿來盛醬油;如果有污漬黏在鋁鍋上要用溫水泡上一個小時才可以清洗,切忌直接拿鋼絲球清洗。”這時教師就可以問問學生知不知道這些問題的原理,可以要求學生兩兩一組進行討論,然后給出答案。這樣學生經過思考再結合書本知識就可以知道鋁鍋不能盛醬油是因為醬油顯酸性,而鋁和酸堿都會發生反應。如此一來,學生對于鋁與酸的反應就有了更生活化、更實際化的感受,也能夠更加清楚地記得鋁的相關性質,從而對化學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化學無處不在,產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化學課程的學習除了基本知識點、化學實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將化學實驗與生活相結合同樣非常必要。比如當學習“物質的檢驗”這一章節時,老師可以將課堂放寬,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面來進行實驗。學生自愿組成小組進行化學實驗,選取自己感興趣的日常生活中的某種食品,對其進行研究,這其中教師可以作為旁觀者只給出指導意見,而其他都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通過學生課前的準備以及課堂的動手來完成實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形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同時,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實驗結果提出質疑并探究真正的答案,如此學生就會對課堂知識有更深的體會,培養熱愛思考、樂于分析、敢于質疑的精神,在化學實驗中發現化學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化學綜合素質。
教師布置課外作業是為了幫助學生鞏固課上學習的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化學這一課程更加注重學生課下對于知識的鞏固。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超出學生所學習的范圍,讓學生不再僅僅在書本中尋找答案,而是將目光放在生活中,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來獲取課外作業的答案,將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牢牢結合在一起。高中化學課外作業的作用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溫習書本知識,它更應該作為一種契機將生活與化學書本緊緊結合在一起。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時應該有意識地將作業與生活相聯系,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探尋化學真理,將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完美結合,在生活中應用化學,加深對化學知識的了解,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
化學知識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學習化學知識除了為高考做準備,更應該在實際生活中加以應用。新課改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幫助學生參與化學科技活動,在生活中使用化學,在實踐中掌握化學,能夠將化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為生活服務。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化學知識的學習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化學知識的實踐,通過組織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實驗,讓學生更加了解化學。
縱觀全文,我們可以看出高中化學知識學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將化學與生活相結合,如此才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也可以在生活中發現化學、學習化學,提高化學綜合素質。
張緒生.高中化學生活化探究教學的實踐及探索[J].學周刊,2015(30):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