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軍
(貴州省平塘民族中學)
互動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并獲得知識與情感體驗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在其中不僅僅是參與到活動中,而且要在活動中扮演相應的角色,充分體現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作用就是在課堂中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環境,引導學生參與到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中,并與同學和老師積極地合作交流。高中數學的難度系數相對中小學較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傳授知識為主,主張學生“多做題”的題海戰術,往往忽略教學的趣味性與學生的參與度,導致學生對數學產生消極的心態,認為學習數學是痛苦的。那么,在新課標下,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教師要做的還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教師、學生兩者之間都要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興致勃勃的教學能感染學生,激發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學生積極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也在幫助教師樹立教學的信心,兩者之間互相促進、互相作用,形成一個良性的互推力,達到教學的最佳課堂效果。
互動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的弊端,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1.互動教學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生自主探索的興趣,讓學生掌握學習進度,根據自己的學習方式去開展課堂上的思維。同時互動教學能夠讓學生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在哪里,缺點在哪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開展相應的活動,提高課堂效率。
2.互動教學能夠促進學生之間更多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與人相處的能力,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合作觀。課堂中的交流不同于私下的交流,課堂上的交流更加側重于學生之間對同一問題思維上的撞擊,讓學生感受不同思維的魅力。
3.互動教學方式相對來說是一個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學生在一天中以相同模式上課的枯燥性是顯而易見的,而互動教學剛好打破了這樣的僵局。數學教學不僅僅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對數學思維與數學能力的培養。互動教學為學生數學思維的發散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環境,讓學生在其中自由地遨游在數學的世界中。
1.互動教學是新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初步接觸時首先要把握住原則,并與高中數學的教學原則相結合,找到平衡點。高中生的數學思維日漸成熟,互動教學可以將高中生的數學思維習慣與教師的教學互相融通,營造出融洽的教學氛圍。比如在教學二次函數的時候,充分使用多媒體,在屏幕上展現出二次函數的曲線,讓學生一目了然,教師同時拋出問題,“二次函數圖象的特點是什么”“二次函數圖象跟一次函數圖象的區別在哪里”,學生可以進行自由討論,探究問題的答案。
2.聯系生活實際,設計互動情境。日常生活中數學知識的運用無處不在,數學教學應該聯系實際,讓學生能夠發現數學課堂中的生活常識。在“概率”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搖獎的轉盤,將轉盤分成幾份,每一份上的獎品有所不同,讓學生依次上來嘗試,將結果在黑板上匯總,從而引出概率的含義。數學課堂中設置的情景越貼近生活,學生的興致就越高,就越有利于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3.增設游戲的環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游戲又恰恰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高中課程中設置游戲需要考慮高中生的智力水平,將一些高水平的游戲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吸引學生的興趣。高科技對高中生的吸引力較大,如果在課堂中穿插高科技的內容,用高科技來展現一些數學現象,那么基本上學生既會沉醉在科技的魅力中,又能夠掌握數學知識。
4.小組合作學習。合理分配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一般教室的座位是按照學生的身高來進行安排的,如果在分組時只是為了方便而草率操作,那么合作學習就失去了意義。教師針對這一情況,在分組前可以對全班的學生進行個性化的了解,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和學習習慣做到心中有數。再根據所了解的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學生的個性化特點能夠在小組中起到作用,從而使每個小組的水平都趨于平衡。不同的小組組成的成員的特色也不盡相同。視角不同的學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會碰撞出更多思維的火花。
總之,在互動教學中,學生通過參與各種活動,積極地在課堂中表現自己,多方面地吸收課堂知識。很多人認為,這樣一個輕松民主的上課環境會讓學生的課堂效率變差,其實不然,學生在參與式課堂中得到的鍛煉是傳統教學方式不能做到的,其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培養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教師應該更加努力充電,保持自己思維的活躍性,更好地引導學生走進數學知識的殿堂。
[1]唐勇.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現合作學習的可能性研究[J].數學周報,2013.
[2]馬佳麗.在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J].科學導讀,2012.
[3]鄭強.論數學文化視角下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設置[J].齊魯師范學院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