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才
(河北省南皮縣第一中學)
導學案,即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案。通過制訂導學案,可以使教學過程由教師的“教”變為“導”,學生的學習態度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從而實現教師主導地位與學生主體地位的和諧統一。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就可以給學生制訂預習導學案,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此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比如,在學習《信息獲取的渠道》這節內容時,我就給學生制訂了這樣一份導學案:1.自讀教材,對以下問題進行思考:(1)如何確定信息的需求和來源?(2)獲取信息的方式是什么?獲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3)常見的非數字化信息是如何實現數字化的?2.試一試:圍繞第一單元選定主題搜集相關資料,要保證通過三種以上渠道獲取。完成后,對各種獲取信息渠道的優缺點進行比較,寫出心得。這樣,我通過給學生制訂預習導學案,一方面使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了提前熟悉與了解,另一方面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激發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信息技術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課程,然而,如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上往往只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其的技能性,學生很少有自主實踐的機會,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逐漸喪失。所以,面對此種狀況,我們應十分注重學生的自主實踐,給學生上機實踐的機會,以此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欲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志。
比如,在給學生講解了各種理論知識點后,我會給學生提供上機實踐的機會,在實踐過程中學生有了問題,我不會急于解答,而是讓學生自主摸索、自主研究,直到研究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在日后就會變得樂于探究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欲望。
以上即為筆者對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兩點想法,希望可以給廣大同仁在相關主題的研究上提供些許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