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丁
(太原市財政金融學校)
中等職業學校美容美發專業主要以女生為主,這些女生中農村家庭、單親家庭、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占大多數,其整體素質較高中生普遍低下;她們不僅正處在心理矛盾最多的青春期,還有著更加復雜、特殊的一面。同學之間很容易發生矛盾糾紛,若處理不好小則影響到雙方的生活學習,大則可能會影響整個班級的班風與班紀,進而影響全班學生的心理健康。這些矛盾的成因幾乎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無外乎以下幾種:(1)因容貌、衣著、家境異常而導致的矛盾;(2)因懷疑老師一碗水端不平而導致的矛盾;(3)因言語表達方式不一致而導致的矛盾;(4)因喜歡同一異性朋友而導致的矛盾;(5)因多疑而導致的矛盾。
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所產生的后果可大可小,小到在心里埋怨幾句就過去了,大到聚眾斗毆。根據多年美容美發專業班主任的經驗,筆者在此探討一下女生出現矛盾糾紛時的管理策略。
某班的團支書個子高長得漂亮,學習好又聽話,善良老實做起事來讓人放心,得到很多老師的贊賞,按理說以她的性格不會得罪什么人。但有一天班主任發現她眼睛紅紅的,很明顯是哭過,于是我悄悄叫她出來問原因才知道,原來老師對她的信任以及很強的工作能力成了同學們嫉妒的理由,這讓班主任很是吃驚。調查后發現,很多女生容易看不慣比自己家境比自己好的學生,或是懷疑老師對某些同學偏心,這都是嫉妒心理在作怪。所謂嫉妒心理,是指人們為競爭一定的權益,對相應的幸運者或潛在的幸運者懷有一種冷漠、貶低、排斥,甚至是敵視的心理狀態。就內心感受來講,前期表現為由攀比到失望的壓力感;中期表現為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折感;后期則表現為由不服、不滿到怨恨憎恨的發泄行為。
此時班主任需要:
1.培養學生豁達的人生態度和心胸,要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強中自有強中手”,這是客觀規律。
2.讓她們懂得一個人的成功不僅要靠自身的努力,更要靠大家的幫助,嫉妒只會損人損己。
3.教育她們學會客觀評價自己。當嫉妒心理萌發時,能夠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為,從而控制自己的動機,客觀、冷靜地分析自己,找差距和問題。
4.班主任要幫助她們看到自己的長處,尋找和開拓有利于充分發揮自身潛能的新領域,縮小與嫉妒對象的差距,從而達到減弱乃至消除嫉妒心理的目的。
5.讓他們多找知心朋友、親人或心理輔導老師痛痛快快地說個夠,以阻止嫉妒朝著更深的程度發展。
現在的學生在碰到問題時,通常會為自己狡辯而尋找他人的毛病,很少有人看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她們自由散漫慣了,唯我獨尊慣了,沒有他人意識,做了錯事根本沒想過道歉,自然就會戰火彌漫了。試想如果各退一步先檢討自己,多一些對不起、沒關系,何來激化矛盾之導火索?
因此,班主任必須將“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觀念深植在他們心里,通過班會、實際案例分析、古今經典故事等讓她們明白,寬容是給別人一個理解自己、喜歡自己的機會,要學著忍耐別人的錯誤,因為你也有錯誤需要別人來忍耐;不計較別人如何待你,只問自己曾經如何待人,這是做人的一種魅力,也是解決矛盾的最好方法。
“90 后”的學生更喜歡以自己為中心,“90 后”的女生更是把自己視為高高在上的公主,往往急于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別人,而恰恰忽視了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聆聽。聆聽是一種姿態,是一種與人為善、心平氣和、謙虛謹慎的姿態。班主任要讓她們明白,虛心傾聽他人的談話,這是對別人的極大尊重,即使有不同的觀點,也不要立即反駁,讓別人把話說完再發表自己的觀點,不必強加于人接受、贊同自己的觀點。有了這種姿態,就能做到海納百川,更足以讓女生之間相互了解得更透徹,心貼得更近。
職業學校女生的教育背景導致她們很少有其他興趣愛好,但充沛的精力總要找一個宣泄的突破口,那就給她們一個宣泄點。大部分學校每學期都會開展技能大賽,各班競爭非常強烈,班主任可借機鼓勵大家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技能訓練活動,并發動全班同學集體參加,結果不但技能成績提升很快,比賽成績優異,而且在那段時間內幾乎沒有什么矛盾沖突發生。這就證明了轉移注意力到學習上是減少學生間矛盾的有效方式。
最后,作為班主任要告知學生,不逞一時之快,不占嘴上便宜。所謂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得微笑,得到的是友誼;舍得寬容,得到的是大氣;舍得誠實,得到的是朋友;舍得面子,得到的是實在;舍小得大才是一個中學生要達到的境界。
[1]聶朝菊.中學生人際沖突產生的原因及沖突處理策略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6.
[2]王芹,陳世平.中學生人際沖突解決策略的相關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