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松
( 貴州省石阡縣石固鄉石固九校)
要想讓學生從心底接受物理,減少對物理的排斥心態,引導學生產生對物理的興趣是教學的第一步。
實際上,初中物理和生活實際的聯系較為密切,教師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利用學生熟知的東西來吸引學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九年級教材第十四章《 壓強和浮力》的教學中,筆者結合日常知識中“ 站在飛馳的汽車邊上,會感覺有個力量在吸著自己往車的方向靠近”,對學生講解飛馳的汽車對空氣造成影響,讓空氣壓強減小,這樣形成的壓強差將人吸到車下。 這樣的知識對學生是新鮮的,與生活的聯系也能增加學生的關注度。
在以往的教學方式中,很多教師都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照本宣科,這樣的物理課堂毫無趣味,也偏離了教材安排課堂實驗的目的,失去了物理本應具有的教學意義。 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多角度地開展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體驗物理的奧妙與科學,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
筆者在物理教學時,偶爾會為學生設置懸念,讓學生搶答,或者在教學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讓學生協助教師,親自參與到物理實驗的演示中。 例如,筆者會設置懸念:“ 相同的一缸水,口徑大的水龍頭看起來流水速度快, 還是口徑小的水龍頭看起來流水速度快? ”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討論,進行觀點碰撞。 而后,讓兩撥學生一起實驗,其他學生圍起來觀看,親眼驗證自己的觀點。 這樣得出的結論,學到的知識,學生才能記得牢靠,而且也能提升學生在實驗中思考的能力。
在物理教學中,不少教師采用題海戰術,希望能在反復訓練中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物理成績。 雖然這種方法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對學生而言無疑是痛苦的。筆者認為,物理習題在精而不在多。為學生挑選經典的、有代表性的習題進行訓練,讓學生吃透、挖深,做到舉一反三,比題海戰術更能幫助學生學好物理知識的精髓。
總之,物理學科的學習和教學說難就難,說容易就容易,關鍵在于教師有沒有抓住教學的關鍵和重點。 只有抓住重點,找到解決方法,就一定能開展高效教學,讓學生輕松學習。
李新鄉.新編物理教學論[ M].科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