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興
(山東省黃島區第一中學)
作為一名教師,是一個需要智慧、勤于思考并掌握一定專業技術的藝術性行業。教師也是既可敬又可怕的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手勢、一種眼神,都有可能改變一位或一群學生的未來。所以師德修養是最重要的。師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它兼有父親式的嚴格、母親式的溫柔、朋友式的平等。
“思”——立志成為有個性的教師。林民華老師說,做一個善于思考、善于研究、善于合作的有個性的教師,應是年輕教師成長過程中自覺、共同的追求。沒有個性的教師很難培養出有個性的學生。在教學中,教師是孩子的引導者,我們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
“修”。首先要自己進修,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如果你還要擁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從事的這種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成為你所具備的知識海洋的滄海之一粟,這樣在教學生活中你才能面對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你不會將你的工作當成一種負擔。
“新”。在面對新世紀挑戰的時候,我們需要有創新的能力,通俗地講,也就是一種無中生有的意識和能力。創新能力不是知識,而是需要不斷培養和完善的一種素養。知識的積累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但不是全部。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應具備的幾個條件是:踏踏實實的工作態度,堅實的理論基礎,對新事物的興趣,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強烈的改變現狀的動機。結合新時代的特點,創新人才還必須具備團結協作的能力。而所有這一切都要求我們有探索新事物的興趣,將學習作為一種活動而不是任務,去主動參與,激發創新欲望。
書本不是孩子的世界,世界才是孩子的書本。學生這個年齡,正是天真爛漫、好奇心極強的時期。作為教師,所肩負的責任重大。教學要講究教學方法、教學藝術、教學智慧。我暗下決心,讓自己多一分愛心,多一分耐心,用表揚激勵帶動每一位學生。
教學是一個長期積淀的過程,它需要腳踏實地的耕耘,需要洗盡鉛華的沉淀,需要克服外界噪音的束縛,需要堅韌的耐性,需要放卻功利之后的自由反思,需要看淡名利的心境,需要永無止境的愛的支撐,需要將教育視為事業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