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菊紅
(甘肅省永昌縣職業中學)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必須把德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
職校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正值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一方面學習文化基礎知識,一方面學習職業理論和專業技能,他們對各種社會信息反應更為敏感和直接。而專業課,作為職業技術類院校的主干課程,它是學生今后打開職業生涯的第一把鑰匙,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經過幾年的教學發現:大多數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根本不感興趣,上理論課不好好學,技能也不好好練,并不認真對待;用人單位也反映學生到崗位工作技能水平低、素質差、不受歡迎。經過反思,我認為主要還是我們在專業課教學中存在諸如教師對行業認識不充分,實踐經驗少,照本宣科等問題。而作為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更是如此,首先,家長的觀念落后,他們認為餐飲服務就是端盤子,人人都會,而且什么人都能干,更有甚者把這個職業看作比較低等的工作;而學生自己對專業認識也有所偏頗,他們認為職業教育是“末流”教育,對學習沒有興趣,不認真對待,因此我們亟需關注德育問題。專業課教師如何根據專業課的教學內容和課程特點將德育滲透其中?下面結合我在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餐飲服務與管理》和《客房服務與管理》這兩門課程的教學實踐,談一些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根據學校教學計劃將《餐飲服務與管理》和《客房服務與管理》兩科安排在一年級,這一安排為職業道德教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中職院校新生入學之初,就應先讓學生正確認識這個專業,改變他們對這個專業的偏見,端正其學習態度;其次,還要明確所學專業的職業技能、職業崗位要求,鞏固專業思想,樹立職業理想,尤其要幫助他們消除職業教育是“末流”教育的思想,從中考失敗的自卑心理中走出來,使他們認識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無論從事哪種性質的工作,從事何種行業和職業,只有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把專業技能發揮到極致,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實現人生的價值。
我作為一名專業課教師,同時還是班主任,我將其分成兩部分,在新生正式開學后的一個星期,我特別安排幾節課對所學專業課進行了認識,帶領學生觀看講座、參觀實訓基地等。對剛觀看過的講座,或結合實際情況,以專業課教師的身份給予學生對于本專業的一個正確認識。旅游管理專業,就業方向為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性行業,多數人多少會對此有偏見,因此要從學生開始“洗腦”。服務,意味著為別人做事,滿足別人需要,給予人幫助,首先從對象看,服務的對象是“人”,這就應當受到尊重,是有尊嚴地為人服務。再者,予人幫助,能幫到他人,這就是一個人人生價值的體現。
另一部分,則要在課堂中完成。每次上課都要學生明白“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就是不平凡,簡單的事做到極致就是不簡單!”有人覺得餐飲服務就是端盤子,人人都會,果真如此嗎?當然不是,比如托盤的使用是要有技巧的,它不在于能托多重的物品,而在于靈活掌握重心,能保證托盤里的物品安全;再比如說上菜,上菜是有順序的,菜肴的擺放也是有講究的。還有分菜、斟酒等都有技巧,也是有嚴格要求的,而這些知識和技能不經過學習和認真練習是做不到的。因此,我們要教導學生從小事做起,要穩重踏實,對技能要勤學苦練。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今后才能成就大事。
中等職業教育以職業崗位來設置培養目標,以提升綜合職業能力為主線,它培養的是在生產現場直接從事生產操作、工作現場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緊跟時代發展是必要的,如今的學校正努力將學生培養成適應高端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填補職位缺口。隨著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很多技術含量很高的新職位應運而生,我們可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逐一為學生介紹。
例如,在《客房服務與管理》中講到客房部人力資源管理這一章內容時,“人力資源管理師”這個職業就能給學生很大的影響。在酒店擁有的一切資源中,人力資源是第一位的,是現代管理的核心。“人力資源管理師”這個專業很熱銷,又高薪,還是管理層的工作,自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又如,《餐飲服務與管理》中,講到主題宴會設計時,我們又引進了一個新的職業——“宴會策劃師”,能根據客戶的要求,設計出可行且又別出心裁,極具個性化的宴會。這些崗位都把服務的境界提升到另一個高度,當然這些職位要求過硬的英語交流能力、扎實的專業知識、敏銳的觀察力、良好的溝通能力等相當高的綜合素質。
另外,能及時向學生灌輸一些成功的酒店管理集團的企業文化,或者請行業里具有權威的管理者和學生做好溝通,讓學生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才能為自己樹立目標。
在職業學校的教學安排中,專業社會實踐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社會實踐是進行德育的重要課堂,在實踐中檢驗真理,把真理轉化為學生的自我內心體驗并外化為自覺的行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穩固的道德品質。它既在專業知識、技術、能力方面檢驗學生、鍛煉學生、提高學生,也在綜合道德素養方面考驗著學生。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技能和知識,真真切切地為人服務,感受客人的需要,同伴的協作,獲取小小的成就感,體會自我價值的實現,對學生的成長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實踐期間,學生是在真實的社會活動中與社會人發生真實的人際交往,學生在交往中、工作中體驗著各種道德,如個人生活道德、社會公共道德、職業道德等,并養成行為化的道德。專業教師要充分認識在這一環節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性,幫助、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
技能大賽活動一般分為學校、市、省、國家級等賽事,通過層層選拔、優中選優的方式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別的技能競賽。學生在競賽中取得各種榮譽和成績,能激發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技能比賽成績得到企業和社會廣泛認同,特別是在技能大賽中取得榮譽的學生倍受企業青睞。通過技能大賽引發的技能學習熱潮,能有效拓寬中職學生特別是獲獎學生的就業與創業渠道。
同時,技能大賽對正在接受教育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個很好的鍛煉機會。雖然最終參賽的只是個別選手,但是經過層層選拔,在學生中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這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技能大賽,注重細節,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讓學生明白什么叫做“極致”。參與主題的設計構思;到市場上大浪淘沙般選擇需要的餐具和裝飾;雕琢操作時的動作、姿態、步伐和表情;臨場發揮隨機應變順利完成比賽。這都是一位參賽選手要經歷的。比賽能鍛煉學生的心態,從浮躁走向沉穩,能讓學生學會什么叫做平常心,學會堅持不懈能做到自己都覺得不可能的事,學會做事要投入就能達到更高的要求……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實踐德育的機會。
因此,作為一名專業課老師,要關注教學過程的德育滲透,要學會開發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將德育與專業知識學習結合起來;在專業課教學中滲透德育,就能避免德育高不可攀和空洞,使德育更貼近于現實和生活,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將二者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努力做到德育滲透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魯潔,王逢賢.德育新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2]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3]盧兆梅.論高職院校德育內容和形式創新[J].閩西職業大學學報,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