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曉東 (安徽池州前江工業園區管委會,安徽 池州 245100)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市產業升級進程的加速,國內各類新興工業園區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興起,現今一般的傳統工業園區已然跟不上城市發展的節奏步伐,大都面臨著重新規劃改造或者優化設計等問題。前江工業園作為積極呼應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西臨長江,與安慶市隔江相望,直線距離5km,距池州市區40km,是池州市西部經濟園區重要組成部分,規劃建設的池州市西部園區快速通道將能使園區與市區快速通達。在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發展目標定位的強勢提升下,在寧宜城際鐵路、池州長江公路大橋等區域性重大戰略基礎設施的強大引擎驅動下,園區遇到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因此,應對區域發展新形勢,配合城市發展轉型和城市更新改造,改善片區對外交通聯系,緩解片區交通壓力,完善交通設施,引導前江工業園區交通發展模式的轉變。
所謂工業園區是指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業企業的區域。園區作為工業發展的一種全新模式,不再是單純的工業區、工業用地,在保持原有工業區“利用外資為主,發展工業為主,出口創匯為主”功能的同時,往往抓住主城擴容的機會承擔部分城市功能,主要是利用新區的環境、空間優勢,發展主城必須但又缺乏發展空間的公共服務功能,或承擔部分疏散主城區人口的居住功能,逐步發展為功能高度綜合的新城區。
工業園區與傳統城市的商業區或者居住區不同,有其獨有的特點。園區的土地一般面積較大,其功能組織由工業生產區、生產服務區、科學研究區、生活居住區和商業服務區組成,是一個綜合的生產與生活區域。園區要充分發揮其功能,首要任務需要制定園區規劃與發展戰略,而園區道路交通工程設計則是園區交通工程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它直接影響到園區規劃的質量和可操作性。只有具有合理順暢的道路交通,才能正確引導工業園區的用地布局,以項目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從而充分體現工業園區的內涵。
前江工業園位于池州市貴池區的西南面,牛頭山鎮區的北部,園區范圍為長江以東、寶賽湖以北,貴航特鋼公司以南,前江工業大道以西約6.76km2的濱江地帶。建設成以金屬冶煉及加工延伸產業為主導產業,同時發展港口物流業的現代化工業園區。前江工業園空間結構為“一軸三區”,“一軸”:即依托規劃的前江大道,形成進入集中示范園區的景觀性道路和發展軸線,用地依托發展軸在西側進行滾動開發;“三區”:根據不同區位條件布局,由主干路和景觀帶分割的三個功能區,分別為一個港口物流區、一個臨港產業區和一個生態防護區。
園區對外交通主要依托前江大道和318國道,遠期通過北部通江路和洪湖大道與高速相連,通過區內道路與濱江疏港大道相連直達碼頭區,實現水陸相連。園區內道路形成“四橫四縱”的交通體系,負責園區內運輸任務,主干路規劃紅線32m。
根據牛頭山鎮道路規劃,鎮區道路系統結合現有道路、規劃采用方格網道路系統。主干路、次干路間距為250m~350m,支路按150m~200m左右的間距均衡控制。主干路、次干路主要起到聯系鎮區各功能區之間的交通作用,紅線寬度22m~32m。支路是與主干路銜接的集散道路,紅線寬度15m~18m。
①目前,國內對于工業園區交通工程系統的設計程序原則上要經歷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招標文件編制這幾個階段。但是,由于交通工程系統的特點,國內一些省份比如江蘇省、河北省的建設主管部門往往省略了交通工程中的機電系統施工圖設計。由初步設計階段直接進入招標階段,這種因勢利導的做法不失為一種良策,但是在簡化設計程序的同時也勢必對初步設計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縱貫目前國內初步設計的實際情況,交通工程作為路橋主體工程的附屬部分,由于資料提供、初設方案的確定往往不能針對道路的實際情況做足文章。這樣一來不免造成一些初設文件與實際情況脫節的現象。為了保證工程的順利實施,勢必要求對原始初步設計做進一步的完善調整。
②近幾年,我國工業園區建設蓬勃發展,建設速度日新月異,初步設計文件的完成往往距離工程實際建設的時間相差一到兩年。但是在這段時間里,當初設計時調查的情況往往會發生變化。這些實際情況的變化勢必要求對原始初步設計做進一步的優化。
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經營模式也發生了變化,業主的運營管理思想也有質的變化。這樣也勢必對服務于運營管理的交通工程系統的設計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交通工程的優化設計可以成為一次針對工業園區具體運營管理需求而進行的量體裁衣的全面系統的設計。
工業園區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調整設計,根據運營管理單位的有關意見對交通工程及園區內設施合理布局,方便園區協調統一。
結合前江工業園區整個路網的情況,全面考慮交通工程各子系統的設計,并增加補充環境工程和附屬設施的設計。使系統構成合理、協調統一,在布設上避免重復、矛盾,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系統的功能和整體效益。
選擇成熟可靠的設備,合理提高系統的安全性,保證系統可靠地運行。
綜合考慮國內外工業園區交通工程的發展趨勢,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同時從實用性角度出發,盡可能節約投資、保證優秀的性能價格比。
選用開放性和兼容性好的設備,使設備易于擴充、分期實施的原則,盡量一次設計完善,分期、分批實施,做好預留預埋工作,以保證系統的擴展和建設資金的合理利用。
工業園區交通工程的優化設計包括以下內容:總體方案、沿線設施與管理體制。
前江工業園區作為沿江發展軸上產業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納入池州市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西區規劃范圍,結合安徽貴池前江工業園區總體發展規劃,對園區交通路網進行初步交通工程設計方案,為以后對園區交通工程設計預留發展空間,保證園區交通功能的實現[l]。
4.2.1 交通標志設計
對工業園區現有的道路沿線布置交通標志,標志設置以不熟悉本地路況的外地使用者為設計的參考對象,充分考慮方便交通參與者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并綜合考慮道路設施、交通工具、交通環境及氣候等因素,滿足地方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需要;標志設置的地點和內容應能使交通參與者引起注意、迅速判讀,且有必要的反應時間或操作距離;交通標志傳遞的信息,應優先采用圖案,其次是數字符號,再次是文字信息;標志和標線所表達的信息在內容上互補,空間上對應或遞進,不應產生矛盾和歧義。交通標志應該包括禁止標志、禁令標志、指示標志以及指路標志等。
4.2.2 交通標線設計
對工業園區現有的道路進行交通標線設計,交通標線的設置應根據道路等級、路幅寬度、交通組成及其流量大小及交通管理措施等情況,合理地利用道路有效面積;交通標線應確保線型流暢、規則,符合車輛行駛軌跡的要求,路段和路口標線的銜接應科學合理,充分發揮引導交通流的功能。
4.2.3 交通信號控制設計
交通信號控制系統是工業園區的動態保障系統,是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之一。制定符合交通需求和道路路況的監控系統,具有特殊意義,其功能主要體現在保障交通安全、及時發現和處理交通事件、進行交通誘導和信息發布等方面。完整的交通信號控制設施包括機動車信號燈、人行信號燈、倒計時器、一體化立柱燈桿件以及信號控制機。
由于工業園區設計周期和建設投資等原因,有時候要分成幾段進行設計,形成幾個設計文件,設計單位往往也不止一家。由于某些省份運營管理模式的變化,目前,一個工業園區由一個項目公司負責管理,這樣就要求交通工程優化設計首先對一個工業園區的幾個設計文件中的沿線設施布設和管理體制進行重新的統籌考慮。[2]
改善道路建設的交通管理體制,分別面向交通規劃、道路建設以及交通管理進行交通工程設計。將交通工程設計加入到道路建設與管理中,在進行道路設計與管理是能有限考錄交通流量控制、交通事故控制、交叉口形式、道路信號控制等等內容。能均衡路網的飽和度、提高路網的便捷性;提高交通安全與順暢度;充分利用道路資源;降低道路建設以及交通管理成本。
前江工業園區作為沿江發展軸上產業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戰略地位十分明顯。應該在園區規劃階段就引入道路交通工程設計,不僅能在源頭上緩解交通壓力,更能全面貫徹和落實前期規劃的目標和意圖,實現集規劃、設計、管理于一體的目標。在以后的研究以及交通工程設計工作中應該大力推廣。
[1]錢林波.南京市啟動改擴建和新建道路的交通設計工作[J].行業動態,2004(2).
[2]楊曉光,等.城市道路交通設計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