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遠 (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建筑施工企業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每個建筑施工企業都在尋求一種即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又適用于企業自身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管理模式,而績效的監視與測量作為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能否有效地進行控制顯得尤為關鍵。
①績效是建筑施工企業期望的結果,是建筑施工企業為實現其目標而展現在不同層面上的有效輸出。
②監視與測量是指對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產生影響或具有影響的全過程、比較容易用量化指標控制的關鍵特性進行測量,如委托第三方檢測的項目;對于不容易用量化指標控制的關鍵特性可以采取定性指標進行監視的過程,如對目標、指標完成情況,法律法規遵守情況進行檢查等。
③適用范圍:建筑施工企業在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活動過程中績效的監視和測量控制。
建筑施工企業應明確各級人員、各部門在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績效監視與測量控制工作中具體工作任務。
①建筑施工企業的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行為與企業制訂的規章管理制度要求的一致性。
②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其他應遵守的要求。
③識別評價出的重要環境因素與重大危險源是否充分和準確。
④事故、事件、不符合統計、報告和管理結果。
⑤各種關鍵特性的測量和監視。
⑥監視與測量設備的維護保養情況。
⑦施工所需各類設施、設備的安全裝置的測量與監測。
⑧建筑施工企業管理目標、指標是否實現及管理方案實施情況及效果。
⑨環境與職業安全健康的其它有關要求。
①建筑施工企業每年至少應組織一次對企業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內部審核。建筑施工企業各部門應對項目部每季度組織一次檢查;項目部每月應進行一次自查;項目部相關人員應進行日常檢查。檢查應作好檢查記錄。檢查依據為:企業編制的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文件,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項目部的策劃文件等,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并做好記錄。
②建筑施工企業應組織專業或專項檢查。如廢棄物管理、節能降耗、噪聲、污水排放、揚塵控制、消防器材和設施、危險品、基坑支護、施工用電、垂直運輸設備、腳手架、模板支架、高處作業、塵肺及其它職業健康、節假日檢查等。
③建筑施工企業應對項目施工現場是否制定季節性施工安全措施進行檢查,如防高溫措施、防嚴寒措施等。同時還應檢查季節性施工安全措施中所需物資準備情況,如防中暑和防凍傷的藥品是否配備。
③監測職工的勞動保護用品是否按規定的管理制度定期進行了發放。
①建筑施工企業應定期或不定期測量是否依據所制定的目標、指標制定管理方案,并按各項管理方案的內容,測量責任單位、責任人措施是否落實,資金是否到位,人力資源是否滿足要求,時間進度是否合理,目標、指標是否已完成。
項目部每半年應對本項目所建立目標、指標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上報企業;企業各部門每年年終應將本部門的目標、指標完成情況報企業。企業應每年對各部門、項目部的目標、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報企業最高管理者。
②施工項目現場的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監測工作應由建筑施工企業項目部安排專人具體負責。監測的時間、頻率、方式等應視工程周圍環境和所在地區及所處的施工階段而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a.項目部對各類設施、設備,尤其是特種設備的測量與監測應按《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及相關標準規范要求和工程所在地建設主管部門規定進行監測與檢驗。
b.項目部應根據工程實際對施工現場的揚塵、污水排放、噪音、絕緣電阻、漏電保護器的靈敏度、接地電阻、塔吊/人貨電梯/物料提升機垂直度等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的關鍵特性進行監測與檢驗,并保存記錄。監測和測量結果超標時,應重新測量一次,若仍然超過標準,應進行改進分析,并將結果上報相關部門。
③有條件的建筑施工企業對施工現場的監測可以由企業自己進行監測,并填寫好監測結果;沒有條件的建筑施工企業對施工現場的監測可以委托工程所在地政府相關部門進行,保存其監測記錄(規定必須委托監測的除外)。
④建筑施工企業及項目部應根據自身需要配備監視和測量設備,并按相關規定對其進行管理。
⑤建筑施工企業還應通過醫院體檢監測職工的健康情況,并建立職工體檢制度,明確職工體檢人員范圍、檢查項目、時間以及檢查結果的處理等方面內容。
①所有的事件、事故和嚴重未遂事件、事故均應按時如實統計和報告,對發現的隱患、違章以及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偏差進行記錄和統計。
②事故發生后,當事人、直接領導或事故現場目擊人員立即直接或逐級報告,并且按照應急預案組織救護傷害人員,采取措施制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做好現場標識。接到事故報告后,負責領導立即親赴現場組織救護,并對事故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調查與處理。
③發生事件(未遂事件)應將事件情況通報,并定期公布隱患和違章統計信息,使員工吸取教訓,避免事故的發生。
④建筑施工企業應對事件、事故分析確定其產生的原因,采取糾正與預防措施,并保存相關的記錄。
建筑施工企業各部門、項目部應根據自身職能分配,保存監視和測量的結果并負責對監視和測量結果進行分析與改進,為企業的持續改進提供依據和指明方向。
①按測量結果判斷三級以上風險和環境因素的升級或降級的可能,并提出整改或改進措施。對新發現的風險和環境因素要作評價定級,對2級以上的風險、重要環境因素應按要求編制管理方案。
②對不符合最新的法律、法規、標準要求的現有管理文件、管理制度、工藝標準應進行評價和改進。
③根據對管理方案實施的測量結果,對目標、指標作出判斷。
④根據工程施工過程控制的測量結果,作出對施工組織設計是否需要修改的判斷。
⑤分析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績效監視和測量結果,判斷其符合性程度,確定改進措施。
⑥分析不符合的結果以及事故、事件發生原因,制訂糾正和預防措施,判斷事故性質,評價等級,適宜時制訂管理方案。
建筑施工企業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監測與測量控制是建筑施工企業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扎扎實實地開展此項工作,能有效的降低安全生產風險和環境影響,減少安全事故和環境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