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呼吸二病區江蘇南通226001)
呼吸衰竭是臨床醫學上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多發病于老年人身上,呼吸衰竭不僅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為了提高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筆者對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個性化優質護理,觀察其護理效果,具體的研究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近期收治的52例呼吸衰竭患者,將全部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兩組,觀察組26例,對照組26例。觀察組中,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齡(70.36±6.28)歲;對照組中,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齡(70.23±5.98)歲;兩組患者的病程均在3至6個月內,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不明顯,具有可比性。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呼吸衰竭常規醫學護理,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再對觀察組患者進行一下護理:
第一、入院護理:患者在入住醫院治療時,醫護人員熱情的接待,為患者安排住院床位,帶患者熟悉醫院的環境,詢問患者病史、飲食習慣以及其它生活習慣,并對患者的健康進行綜合評估,以便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健康護理以及出院護理等個性化優質護理[1]。
第二、健康宣教: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健康宣教,讓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呼吸衰竭這一疾病的致病因、病癥以及危害有所了解,再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況,將具體的治療方案告訴患者,使患者積極的主動的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2]。
第三、心理護理:對于病情較重的呼吸衰竭患者而言,醫護人員必須叮囑患者必須臥床治療,減少活動次數,除此之外,還需要家屬陪同照顧。患者常常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因此,患者極易產生恐懼、焦慮、抑郁等不了情緒,甚至還會產生輕生心理,因此,醫護人員必須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要讓患者感受到關懷和溫暖,多詢問患者是否有不適感,多去傾聽患者的想法,在精神上給予患者支持,幫助患者樹立起信心[3]。
第四、出院護理:患者在出院前,并告訴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如何辦理出院手續,并叮囑患者在出院后禁煙禁酒、保持一個好的生活習慣,鼓勵患者在出院后做適當的運動,叮囑患者多做腹式呼吸,以此來加強鍛煉患者的呼吸功能;再教授一些簡單的搶救措施給患者家屬,并叮囑患者家屬,在必要時為患者進行家庭氧療,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幫助患者脫離危險。
比較兩組患者在住院期間的血流動力情況、住院天數以及對護理的滿意程度[5]。
本次研究所得的數據全部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分,計量資料用(X±S)表示,以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26例患者中,全部患者的血流動力均穩定;對照組的26例患者中,19例患者的血流動力均穩定。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為(18.12±0.92)天,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平均滿意度為(96.11±1.13);對照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為(23.13±1.23)天,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平均滿意度為(80.33±1.96)分,26例患者中。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要比對照組患者的更為顯著。
呼吸衰竭屬于臨川醫學上最為常見的和uxixitjibing,發病患者多為老年人,大多數呼吸衰竭患者都伴有動脈血二氧化碳升高的癥狀,嚴重的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隨時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為了提高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因此,筆者對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個性化優質護理研究。個性化優質護理是以人為本的護理方法,該護理方法是針對每個患者的特點而制定的,具有針對性。本次研究通過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呼吸衰竭常規護理,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心力衰竭常規護理加個性化優質護理,并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情緒穩定程度以及滿意程度,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要比對照組患者的少,觀察組患者出現抑郁的人數要比對照組患者的少,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平均滿意度要比對照組患者的高,由此可見,對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個性化優質護理,不僅能夠縮短患者住院治療的天數,還能夠降低患者產生抑郁傾向的幾率,有效的幫助患者提高生存質量,具有臨床護理治療的推廣價值。
[1]郭曉英.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護理中應用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9):244-245.
[2]樓俞艷.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性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23):122-123.
[3]葉清維.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重癥監護病房綜合征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07):147-148.
[4]王香,徐曉云,任玉華."以人為本"踐行優質護理服務--人性化護理在護理實踐中的運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03):367-368.
[5]董慶鳳.人性化護理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社區醫學雜志,2011,91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