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蓮
(福建省南安市中學泉州市362334)
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理論的提出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體育運動任務,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本文分析了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的概念和特征,提出了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的策略。
有效教學的概念要強調“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的努力設計,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體驗,具體來講有效教學的特征包括三個方面:(1)明確的教學方向。(2)激發教學興趣。(3)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體育教學中也要強調有效教學的理念,因為體育教學更需要在有限的課時安排下形成教學體系,確保教學效果,在實現有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1)形成有效教學的意識。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強調有效教學理論,隨時避免課堂時間的浪費。(2)反復嘗試如何使教學更有效。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師生應善于分別學會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教法或學法,只有引導學生實現由“學會”到“會學”,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張揚、主題精神得到凸現,其靈活性得到保護。(3)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學的保證。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學的保證,有效教學是通過有效的反思來實現的,以反思教學促進有效教學的進行,激發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產生學習心理傾向,對增強有效教學具有重要作用。
初中體育教學為了形成有效意識,不要浪費課堂時間,教師必須要合理推廣合作學習,將學習任務分配到個人,這樣才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支持。要合理組織合作學習活動就要做到:第一,設置導學內容。“導學”從自主學習的體育教學過程來看,主要是指教師的體育基本知識導學和體育鍛煉的情感導學。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的創造設計和課外教學的疏通引導來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使學生了解學習內容,掌握運動的基本原則。例如:在教學《籃球》的過程中,教師要先編寫導學案,然后讓學生課后閱讀,這樣能夠掌握基本的教學目標和訓練內容。第二,進行多媒體演示。在進行動作指導的過程中,為了節約課堂時間,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多媒體展示觀看教師示范,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相應的指導。第三,分組完成任務。在確立小組之后,教師要指名讓學生分別擔任:學習記錄員、安全負責員、技術指導員、動作觀察監督員、個別輔導員等工作。第四,分組學習。分組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深入小組進行指導,并鼓勵體育骨干來進行指導其他學生,另外,要設立保護人員確保運動的安全性,并測量相應的心率變化等內容。如“短距離跑”的運動強度要保證平均心率:130/分;最高心率:145/分,教師要讓組長進行心跳測量,保證運動強度。
為了實現有效教學,就必須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實施有效的游戲教學內容,具體來講要在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之內都設計有游戲內容。第一,準備部分。準備部分主要是要讓學生能夠做好隊列,然后形成簡單的身體鍛煉模式,準備更好地投入到體育運動之中。例如:在熱身環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你追我跑的接力游戲活動等。第二,基本部分。這部分主要是進行技術訓練的傳授,教師可以先示范,或者是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展示,然后組織一些游戲活動,提升學生的技術能力。例如:教學《籃球》的過程中,教師設計“大追捕”的游戲,半場不超出邊線和中場線4條線內任意的躲避捕捉.選出的2人用一個籃球,只以傳球的方式,不允許走步,運球的方式,2人傳球移動步伐,用球觸碰躲避人,球不可離手的情況下捕捉。第三,結束部分。這部分要進行簡單的整理,讓學生進行一些智力類的小游戲。例如:足球舞蹈式,把足球和舞蹈相互結合,大家圍成一個圈,一起練習老師編排的足球舞蹈。總之,游戲內容的設計要構建“3一2一l”的體育鍛煉模式,其目的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讓師生之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關系。
體育教學也有著美學的相關內容,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體育審美的融合。第一,要融合民族體育的內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這一思想的教學指引下,體育運動的內容可以融入民間體育知識,例如:民間游戲的“摸瞎子”、“丟手絹”、“老鷹捉小雞”、“頂牛”、“撈魚”等。這些傳統的民間游戲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活動方式簡單,不需要較為復雜的游戲設備,使得游戲的人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展現。建立以組織各類活動為主的體育活動。如:加強對外交往,組織合理武術比賽,發展民間體育組織,激活社會力量辦賽事、搞活動,使初中體育植根于有源之水。第二,要進行思想教育。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傳遞“勇者不懼”的美育標準、“禮樂相輔”的美育手段、“文質彬彬”的美育要求、“修身為本”的美育途徑。并組織一些競技活動,讓學生體會到競技過程中的體育生命力。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的策略要合作學習分配任務到人,實施游戲教學,實現體育審美的融合,將體育教學的作用發揮出來,引領學生開展終身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