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福忠
(山東省招遠市張星鎮張星學校招遠市265400)
第一,自主預習。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前預習,畫出充滿個性的思維導圖,以達到對教材內容進行整體感知。新授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交流,教師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運用思維導圖總結教材內容,更深地理解教材深層結構,如:結構式、主題式、解題式、線索式、關鍵詞式等等。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對整個單元的學習內容有個全面的了解,把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明確學習的目標和方向,從而準確把握學習內容的核心和要點。
第二,記筆記。用“思維導圖”為工具記錄筆記,不僅能將老師講解的知識記錄下來,而且通過將這些核心內容之間的聯系用線條連接起來,使思維重點、思維過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間的聯系清晰地呈現在圖中。這樣的課堂筆記不僅能夠迅速幫你進行歸納總結,而且整堂課的授課過程也被形象地記錄在圖中,以方便于課后復習,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第三,課堂探究。即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的探究思維活動,把學生的注意力聚焦在討論話題上,實現思維碰撞和智慧共享,培養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探究性的思維導圖是提供給學生討論的圖表,由話題、姓名、見解等幾部分構成,這種空白的探究圖表課前先發給各小組長備用。在思想品德新授課上,學生初步疏通教材后,教師針對教學重難點,篩選并呈現比較有思維價值的討論話題,鼓勵學生求異創新,大膽猜想和求證,敢于爭辯,勇于陳述自己的觀點。各小組專門的記錄員記錄討論結果,力爭讓每個學生的觀點在探究導圖上充分展示。
思想品德學科的練習課,往往呈現題量大、題型雜、不成體系的表象。究其原因,忽視了習題教學目的的全面性。
第一,厘清知識體系。思維導圖引入習題課,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的建構。首先練習題必須按照知識結構的線索進行設計和編排。其次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從基礎知識入手理清思路,明確知識要點,對課程內容進行分類總結和復習。最終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建立知識框架,通過課堂交流、專題討論和結構性練習彌補、掌握知識細節,完善系統。
第二,提升解題策略。用思維導圖將解題的思路進行可視化呈現,即把思維導圖恰當運用于試題解析過程,幫助學生排除干擾因素,準確捕捉試題的有效信息,鎖定考查的核心知識,明確解題思路方向,領悟命題意圖思路,繼而快速準確地解決問題。例如,選擇題解題導圖可歸納為“二劃三排”式,即劃出關鍵詞劃出問題,排除不合題意,排除錯誤論述,排除片面絕對表述。
第一,改變復習方式。思維導圖是復習課中整理知識和歸納總結的高效學習工具。復習時可以自己根據所學知識,通過提取關鍵詞,將線性的文字材料轉變為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相關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一目了然,這樣學生就能牢牢把握住復習的重點,縮短復習時間,提高復習效率。另一方面思維導圖能夠清晰展現概念間的關聯,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帶著這樣思路清晰的大腦去考試,即使遇到沒見過的題,學生也能大概了解應該運用的知識點,這樣解起題來更加輕松。在沒有接觸思維導圖時,我在平時備課的時候總是把重心放在如何講授知識,極少考慮如何才能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給了學生大量的魚,卻不傳授抓魚的技巧。長此以往,老師成了學生學習的拐杖,一旦離開了老師他們就不知該怎樣學習了。學生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卻越來越差。
第二,構建知識體系。思想政治是一個理論性、知識性極強的學科,其中概念很多,有些教師往往對此缺乏應有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只懂得死記硬背,不能全面理解概念的基本內容,不能形成概念網絡,更不能夠比較深刻的了解概念間的聯系。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作為總結知識的工具,構建知識體系或網絡,促進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發展。具體來說,學生先獨自運用節點、連線、連接詞等基本要素,以形象的手法按章節或單元來繪制單元或模塊知識的結構圖。節點是核心或重要概念;連線表示節點概念間的意義關系;連接詞是置于連線上的兩個概念之間的意義聯系詞。通過分層級的線條連接重要概念,搭建多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促進知識的整合,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知識結構體系圖。其次,小組討論、修改復習導圖。最后,各組在全班匯報、交流,師生評選最佳復習導圖。這樣,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喚醒記憶潛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并方便對知識的提取,促進學生由熟悉知識到掌握能力的轉化,起到一圖勝千言的作用。但是,要注意知識的科學性、邏輯性,不能為追求圖示好看犯知識性錯誤。
總之,通過思維導圖在新授課、練習課、復習課的應用與實踐,總體效果不錯,有助于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以一種可視化的方式,創造性地探索、梳理和總結學習內容,有助于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效率和創造性地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隨著思維導圖研究的不斷深入、不斷推廣,思維導圖的用途越來越廣泛,必將對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老師的教學產生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