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滌新
(安徽省樅陽縣浮山中學 安慶市 246000)
現行的安徽人教版教材突出了教學和學習方式的變革,這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團結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善于學習,具有深遠的意義。筆者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積極思考了如何正確使用生物教材,改進了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減輕了學生課后學業負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以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為例,談談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運用“導學案”來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同時也實現“先學后教”的翻轉課堂的先進教學模式,也引導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一般規律,實現學生可持續發展。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的,自然而然的就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導學案”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教師應堅持運用“導學案”,引導學生預習,引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獲取技能的常用方法,從而真正實現互動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學習生物的興趣。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學生習慣了老師“要我學”的模式,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完全被扼殺。根據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讓學生有強烈的進取心,要學生善于學習和積極主動的學習,學會團結合作,學會創新,學會做人做事等等。這些是我們高中生物教育教學的目標,也是我們的教學責任。實際上高中生物教學的自主學習模式中,我們的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幾乎都是前輩早已解決的問題,作為教師必須認真閱讀相關的學科知識、研究教材,才能在課堂上滿足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解決學生的問題,同時要積極鼓勵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課堂上始終有成就感,把班級學生分成許多小組,讓他們學會團結合作、積極進取、學會善于學習積極主動的學習。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認真宣傳如何實現團結合作,強調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在合作學習和生活中加深了解,在相互支持中增進團結,形成班級整體合力。
創新離不開新的思維,新的思維的產生從問題開始。教師首先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要不斷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設師生之間民主、和諧、平等、誠信、友善等氛圍和情境。學生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思維能夠得到發散、拓展、延伸。教師會更容易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延伸問題,學生也會不知不覺得形成敢疑、善疑、會疑、解疑。自然達到創新思維的形成,也自然的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課堂效率的提高、師生之間的情感都會充分的激發。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研究對象是包括人在內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的一切生命體,以及與之相關的環境因素。因此生物學的知識涉及到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人體的健康保健、防病、治病、農業生產、環境污染和保護等等無一不與生物學知識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生物學知識涉及面廣,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生物學教學中將課本上的生物學知識貫穿到生活實際中,既有利于學生學會認識生物,認識自我,認清生命的本質,學會保護自我,學會自我保健,懂得生命的意義,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又與考試說明要求一致,達到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學生學會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教學方法的選擇,決定了課堂效率能否提高,學生能否牢固的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常采用如下的方法,收到較好效果。
第一,改變教學方式 教師不能再向過去一樣上課,滿堂灌,學生完全是被動的學習,學生學得很累,教師教得很累,課堂效率低下,學生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學習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新的教學理念,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讓所有學生敢說、敢問、敢答,只要學生部違反紀律,都要給學生積極的肯定。真正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去學,讓他們學習天天都有幸福感和成就感。每節課都能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的效率。
第二,使用現代化教育手段 學會使用信息技術手段來組織教學是我們教師必須要具備的能力。在生物課堂上,生物教師應積極創造條件,利用多媒體、投影片組織教學,開發微課和制作生物課件和教具,創造性地開展生物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使生物課堂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情融會、視聽并用。多角度,多方位的給學生綜合刺激,避免每節課都是簡單的枯燥的語言讓學生很累,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新時代下的高中生物學教學,教師應積極思考如何開展教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課堂的主人,師生都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和諧、民主、友善等環境下開展教與學的活動。教師積極學習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來培養學生善于學習、積極主動學習,培養創新等能力,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