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輝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八一中學 隴南市 742500)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課程的發展,我國目前的高中數學面臨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課堂效率比較低下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限制了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這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因此,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益進行深入的研究,追求教學過程的優質化,從而對提高數學教學效果有一定的效益。
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老師占據主導地位,這種主導地位錯誤的使老師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體,使學生處于被動,成為客體。教師作為權威對于學生聽進未聽進、聽懂未聽懂都不知道。學生也無法及時發表意見和建議,自己的疑問得不到解答。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并不是所有學生需要面對的問題,這樣就導致部分學生的思維始終被老師所強迫和牽制,無法集中到真正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上。傳統的教學方法缺少創新,教師存在日益嚴重的教學倦息,缺少尋求新方法、新思路的欲望,單調的教學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減退,沒有積極思考、創造的熱情。
常常見到課堂教學中不少學生不能夠放開來積極思考、回答問題。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一部分學生也表示,害怕自己說錯了,遭到老師和同學的嘲笑,一個錯字禁錮著學生,學生不敢多想其他的方法、形式,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不科學的課堂評價活動,起不到激勵學生的作用,而老師鼓勵的少,批評的多則會使學生慢慢變得自卑,打消了學習的積極性。例如,老師可以讓同學們做一些課前的準備,預習每天上課時所要學習的公式,這樣可以有效促進課堂的進程,在提問的過程中又可以增強同學的自信心,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環境是促進學習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很多學生眼中,數學是一門很枯燥的學科,經常需要面對一些繁瑣的公式,而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數學都是他們高考需要面對的一門學科,文科生較理科生而言,缺少數學的思維能力,在他們眼中,數學都是單調抽象的,這就導致許多學生提不起興趣來。在高等教育中,數學都是被老師和學生公認為最難學的科目,它不像語文或英語這類語言學有很多規律可尋,對于數學的靈敏性都是學生自身的邏輯能力。隨著課程的不斷加深,數學的教學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高中數學就變得十分繁瑣,一道題就有可能占據一節課的時間,這就導致許多學生喪失耐心,顯得不耐煩,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慢慢消失。我們知道,老師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極為重要的素材,所以老師要特別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想要更好地激發學生說的欲望,與其進行友好的溝通和交流,對學生的了解是必要的,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才能找到與學生交流的話題、方式等,尤其是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習慣、方法、能力等,這樣在教學中有利于設計數學教學環節和策略,有針對性的教學,才能使學生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因此,教師在組織師生互動時,必須關注學生間客觀存在的差異,盡量引導不同層面的學生參與互動,幫助他們樹立起參與教學的信心。讓他們展示不同層面的思維水平,從而有利于調動起各個層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有效互動。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學生學,新型的教學模式主張教師與學生的角色互換,師生角色互換也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學生充當教師的角度,讓學生體會自己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中,每位同學都充當著不同的角色,可以給優秀的同學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可以讓他們幫助有難點的同學去解題,這樣可以提高二者的積極性。
第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后及時復習。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別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要跟進老師的思路,課后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
第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再找一些課外的練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
根據以上的分析,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高中時期是學生數學學習發展的關鍵,發現數學的特點,培養數學的能力是提高數學成績的重點,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高中教學的效果有一定的提高,能夠幫助同學學好數學這門學科。
[1]李粉鳳.怎樣學好高中數學——高中數學學習方法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09).
[2]陸鴻鵬.轉變高中數學學習方法之嘗試[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