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紅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一中學 泉州市 362100)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已經成了21世紀中國教育的教學要求,原來“萬校一書”“萬人一面”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明顯不能滿足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發展。高中物理教學因具有復雜性,專業性的特點而使學生學習接受困難,因此,創新高中物理教學方法迫在眉睫。分層教學憑借著照顧學生差異性,消除智力歧視等優勢逐步應用于物理教學之中,那么,分層教學對于高中物理教育有哪些促進作用?如何進行高中物理的分層教學?筆者下面將一一闡釋。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
分層教學在內容上包括學生的分層,教學內容的分層,教學目標設定的分層,以及課后布置作業的分層和考試設置的分層。其中學生分層,教學分層,目標分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更加廣泛。
高中物理教學中分層教學在現在的學校中應用廣泛,所獲得的收獲和成果也是非常巨大,分層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應用中的巨大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高中物理教學中分層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其次,高中物理教學中分層教學有利于發揮學生自身特長。
最后,高中物理教學中分層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分層是指學生自身或是教師隱性的對學生的學習基礎,接受知識的能力,潛力傾向以及智力水平按照相應等級劃分,進行區別教學的方法。其中在學生分層的時候應該注意不能傷害學生自尊心,教師應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不得對學生進行差別對待。
試舉一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為“基礎型”“發展型”“提高型”三類。在講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力的合成與分解時,對于“基礎型”的學生,老師主要對其進行概念上的闡述,讓學生理解力的合成與分解的區別,以及簡單的逆向換算;對于“發展型”學生,老師可以按照正常的教學方法,制定正常的教學目標,教授包括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平行四邊形定則,三角形法則等相應內容;對于“提高型”的學生,老師可以相應的提高教學目標,設定難一些的知識內容進行教授,比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對于力學未解之謎的探討以及對于超高習題的講解,以鍛煉“提高型”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其創新力。
教學分層是指教師對于不同段位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授課手段,教授不同層次的課堂內容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教學分層可以更加快速的使學生掌握相應的物理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試舉一例,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頓第三定律的教學中,老師根據不同的學情設定了以下的教學內容。對于“基礎性”學生,老師通過學生推手的實驗向學生論述力的守恒規律,即在相互作用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對于“發展型”學生,老師通過對牛頓第一,第二定律的復習,進而闡釋總結出牛頓第三定律,并通過練習題對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對于“提高型”的學生,老師采取多論點知識普及的方式進行教授,使學生了解在絕對時空適應超距作用下的力的相互關系。
目標分層是指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與之相對應的教學目標。目標分層有利于學生學到與自己知識水平,接受難度相一致的新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試舉一例,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二第三章核能的聚變與裂變教學中,老師根據學情設置了三個教學目標。對于“基礎型”學生,學生應基本掌握核能的結構與放射性衰變,了解裂變和核聚變的性質。對于“發展型”學生,在知識與技能上使學生了解核能聚變裂變的相關應用;在過程與方法上,學生“親歷”探究知識過程;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學生應樹立科學的,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提高型”學生,教師在相應課題后的教學目標基礎上提高標準,增加難度,為學生拓寬知識面。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通過對學生學習基礎,接受知識的能力,以及智力水平的好壞程度等方面將學生進行分層,并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大大增強了學生對于高中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水平,促進了學生在素質教育下的專業發展,全面發展,為高中物理教學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以上便是筆者對于高中物理教學中對分層教學的理解和研究,行文中也許存在不足之處,希望在以后的教育教學發展中,分層教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們能對相關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解決。
[1]李國強;周衛星;范文昌。對于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研究;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學報;2011年12月.
[2]李璐璐;包光偉;孫偉旭;分層教學的含義以及教學應用;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學報;2009年10月.
[3]李玉麗;劉欣然;叢珊珊;中國新課標改革下教育方法的創新應用;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