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近期發布文件,調整和完善了關于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相關政策,養殖大戶也能申報補貼項目了。
1.1 新型農業主體也能申報補貼 以前,該項目申請主體是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新政策規定,經有關部門認定或登記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可以納入產業化經營項目的扶持范圍,不再受獨立法人資格條件的限制。
1.2 材料簡化,更快拿到補貼資金 以前,合作社和龍頭企業要申報項目,需符合以下要求:所需原材料70%以上來自企業注冊地、兩年連續盈利等。新政策出臺后,這些申報材料都將取消。新政策規定:只要在工商部門注冊1年以上、具備可持續經營能力的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均可申報產業化經營項目。
1.3 政府出錢,農民也能當老板 過去農業產業化經營都是采取“龍頭企業+農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戶”等組織形式。而新政策規定:鼓勵部分財政資金的投入,由農民或農民通過合作社,在龍頭企業持股。
1.4 申報項目地域不限 新政策規定:取消對上市公司申請財政資金扶持的限制,鼓勵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到優勢特色農產品產地投資建設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對于在異地建設生產基地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允許其在項目所在地申報產業化經營項目。
農業綜合開發一般產業化項目(貸款貼息項目):單個項目中央財政貼息資金規模不低于50萬元。
農業綜合開發一般產業化項目(財政補助項目):龍頭企業項目中央財政補助資金規模為100~300萬元;農民專業合作社項目資金規模為50~150萬元。
農業綜合開發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試點項目:中央財政資金投入規模為500~800萬元。
農業綜合開發“一縣一特”產業發展試點項目:中央財政資金投入規模為300~500萬元。
農業綜合開發農業部良種繁育專項:每個項目申請中央財政資金規模為200萬元。
農業綜合開發農業部優勢特色示范項目:包括畜禽良種繁育項目、水產品苗種繁育及養殖示范場項目、秸稈養畜示范項目等,每個項目申請中央財政資金規模為200萬元。
農業綜合開發農業部秸稈養畜項目:包括秸稈養畜示范項目、秸稈青貯飼料專業化生產示范項目等,每個項目申請中央財政資金規模為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