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波
(湖北省武漢市農業學校,湖北 武漢430043)
豬用配合飼料、濃縮飼料、復合預混料質量的好壞與原料優劣密切相關。若豬采食水解豬毛粉等劣質蛋白質原料會明顯增加氮的排放量,使豬場臭氣釋放量增多。研究表明選用消化率高,養分含量變異小且優質的飼料原料,較使用劣質原料至少可使豬糞中的氮含量減少5%。
此外,發霉變質原料輕則可導致豬腹瀉,超量排放腥臭的糞便,重則引發中毒死亡。
飼料的粉碎粒度、混合均勻度,制粒及膨化工藝等均會影響豬對飼料的利用率,飼料適當粉碎既利于消化,又利于混合,同時可減少豬場臭氣的排放。混合均勻度變異系數一般要求:配合飼料小于10%,復合預混料小于7%(國內)或者小于5%(國外),達到這一要求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豬場臭氣的排放。制粒可避免配合料的分級和分離,保證豬采食到平衡的全價料,繼而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減少豬場臭氣產生。飼料膨化可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及消化率,抑制破壞一些抗營養因子及有毒物質,豬食無菌膨化飼料后,糞污及氮的排放量均會減少。
智能飼喂系統能對不同生長階段及體況的豬進行精準投喂,可避免豬過食而超量排放臭氣。
雙低菜粕和苜蓿草等的應用既能豐富蛋白質飼料的來源,又能解決限位飼養導致的豬便秘,小麥型低能低蛋白飼料能提供優質的氨基酸,可擴張胃腸容積,解決便秘問題,給予豬只這些飼料可減少臭氣排放。
保育豬應用楊樹花口服液等中草藥制劑能明顯改善胃腸道環境,提高飼料消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豬場臭氣的排放。
在飼料中使用生物活性物質可提高飼料品質及養分的利用率,降低豬只排泄物中的氮、磷含量及減少排泄物的數量。這些生物活性物質主要包括酶制劑(復合酶、濃縮酶粉、濃縮微丸酶等)、益生素(乳酸菌、雙歧桿菌等)、活菌制劑(亞羅康等)和微生態制劑(EM)。
在飼料中添加含葡聚糖酶的復合酶制劑能使飼料能量利用率提高13%,蛋白質吸收率提高21%,并能使豬糞的排出量減少20%以上。飼喂乳酸菌、雙歧桿菌等益生素可減少氨等惡臭物質的生成。亞羅康菌劑可將豬體內的氨氣、硫化氫、甲烷等轉化為可供豬吸收的化合態氮,使排泄物中的養分及有害成分明顯減少。將“EM”制劑添加到豬飼料中不僅可使豬舍內的氨氣濃度下降、臭味明顯減輕,而且豬的增重率及飼料利用率均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