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寶應縣安宜高級中學(225899) 朱兆堅 ●
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交往、溝通是生存的基本方式,合作、學習是發展的重要途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21世紀的教育目標闡述如下:“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在這短短的16個字中“合作”與“學習”占據了大半個江山.隨著教育改革的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由應試型人才向創新型人才、專業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轉變.由此,高中物理教學為了順應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引入合作學習機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已漸漸趨向成熟,自我意識隨之增強,與人交流的需求愈發迫切,同學之間良好的相處環境和交流環境,不僅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供學生學習,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構建一個較為穩定的朋友網絡.在健康人格的考評標準中,合作意識與團體精神是其中兩項重要指標.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小組合作對某個問題進行探究,一方面創新了課堂教學模式,另一方面也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體精神,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學形式的單一性往往是課堂枯燥的根本,也是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的主要原因.高中生求新求異,希望枯燥的課堂中能夠融入一絲生氣,希望在學習的過程中能獲取他人的幫助和指導.因此,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滿足學生的這一愿望.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學生針對一個問題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課堂討論,能充分活躍課堂氣氛,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對轉變教師“一言堂”的教學形式具有重要的意義.
建立合作學習小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基礎,科學建組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第一,合理規劃小組人數.通常情況下,合作學習小組劃分可以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以2~6人為一組,盡量縮小規模,以保證學生間能夠得到有效的交流,以提升小組互動的積極性.第二,異質分組.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在分組的時候要遵循“差異性”原則,以“組間同質”和“組內異質”為依據,也就是小組內部成員在學習能力、性格特長、學習成績等方面要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以保證組內成員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共同發展,以保證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第三,完善小組角色分配.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要在小組內部設立一個小組長和一個學科負責人,小組長的任務是對學生的出勤情況進行記錄,對課堂秩序進行維護;學科負責人的任務是記錄學科的學習情況,例如:針對物理學科,學科負責人的責任就是對物理學習任務進行分配,進行課堂討論的主持工作,控制課堂討論節奏,總結課堂討論結果.除此之外,還可以設立“發言代表”和“觀察員”等職務,通過完善角色分配,以促使小組成員的任務得以細化,以保證每個學生均能有效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合作學習的開展需要通過四個環節來實現,分別是:設定學習目標——闡釋學習任務 ——開展學習過程——總結學習結果,其具體應用流程如下:
第一,設定學習目標.設定合作學習目標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基礎,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每個課程主題設定一個學習目標,這個學習目標不能過于簡單,同時也要保證其在學生可接受、能處理的范圍內.例如在學習“歐姆定律”這一課題時,教師可以將其學習目標設定如下:理解歐姆定律的含義;了解路端負載與電壓之間的關系.
第二,闡釋教學目標.對學習目標進行有效闡釋是學習目標有效實現的保障.以上述目標為例,可以對其闡述如下:對于“理解歐姆定律”這一目標,可以做出如下解釋:以導學案為基礎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在此過程中如遇難點可通過合作討論予以解決,完成之后小組發言人代表上臺發言展示學習成果.
第三,開展學習過程.開展學習過程是合作學習的中心環節,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以學習目標為主,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完成課程學習.為了充分了解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在此過程中進行課堂檢測.比如以“歐姆定律”的應用為題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四,總結學習成果.在完成課堂學習之后,教師以客觀的、鼓勵的態度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學習效果進行匯總點評,以幫助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興趣,以有效提升課堂學習效果.
合作精神和團體意識是人類之健康人格的一部分,同時也是現代企業對人才進行考核的標準之一.目前,高中物理教學的困境主要是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參與性差,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應教科文組織的號召,應教育改革的需要,將合作學習融入高中物理教學中,通過科學劃分學習小組、充分挖掘學習資源來優化高中物理教學,效果顯著.
[1]劉愛國.論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課堂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6):17.
[2]明邦志.新形勢下高中物理課堂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探討[J].技術物理教學,2012,(1):71-72.
[3]張淑蓉.依托教學實驗實踐合作學習--談高中物理合作學習的實驗教學策略[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5,(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