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第二中學(342600) 葉民福 ●
近些年來,傳統的課堂模式已經不能跟上教育課程發展的步伐.傳統的課程往往表現出枯燥、乏味,同時,學生在課堂上提不起精神來.尤其是像物理課堂這樣需要實際與理論相結合的課程,如果教師一味的只是講述傳統知識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樂趣性,這樣的方式就忽視了發散思維在課堂中的靈活運用.對于學生發展性思維的培養在當今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21世紀教育發展的基礎工程之一.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不斷培養學生的發展性思維,利用發展性思維解決一些傳統教學模式不能解決的問題.
隨著現代社會開放性程度越來越高,對中學生的思維方式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在新的社會背景下,從教師、課堂等方面分析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今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進步,發散思維在課堂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一些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課堂教學的要求,傳統的課程往往表現出枯燥、乏味,同時,學生在課堂上提不起精神來.尤其是像物理課堂這樣需要實際與理論相結合的課程,如果教師一味的只是講述傳統知識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樂趣性,這樣的方式就忽視了發散思維在課堂中的靈活運用.通過發散性思維可以解決一些傳統課堂不能解決的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物理教師針對不同學生設計的不同問題要具有啟發性,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做的對問題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激發學生在思考的世界里遨游.同時,這也是物理課程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在提問時摒棄那些陳舊的想法,不要一味的用呆板的方式去提問學生,而是要落實到實處,在符合基本能力和基本素養的基礎上不斷去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物理課堂中通過一系列教學過程激發中學生學習物理課程的興趣對于提高學生的成績及能力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學生對物理課堂產生興趣,就會集中精力于學習之中,針對教師設計的不同問題及時作出回應和思考,反之,如果學生從物理課堂中感覺乏味和枯燥,無論老師講授的怎樣生動,學生都會走神或者是分心.物理課堂中,教師應該多做一些吸引和培養學生興趣的實驗,在實驗中明白一些理論,讓枯燥的課堂變的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不斷發展智能.
初中生接受新知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物理教師授課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簡單到容易,從淺到深,有針對性的對學生授課,不同層級分角度的授課,把學生思維一步步引向深處,從低層次到高層次發展.
物理課堂的提問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在問題的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到初中生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他們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和對待問題的看法.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設計不同的問題.理解能力比較強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為他們設計一些層級性較高的問題,同時,理解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可以為他們設計一些難度較低的問題.針對學生特點設計不同的問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思維.
形象思維能力在物理習題教學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過去的教學模式比較傳統和單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步,很多物理教師的授課模式已經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要求加強形象思維的培養.首先要以實驗為主,帶領學生一起多做實驗.物理學是以觀察與實驗為基礎,研究物質運動和物質結構的一門基礎科學.在教學中許多規律性的認識是通過對物理事實的觀察或實驗獲得,這種認識是思維活動的結果加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其次,可以運用一些圖文之間的相互轉化,加強學生對思維能力的培養.
堅決避免通過分數的高低來判斷學生學習的好壞.堅決避免“重智育,輕德育”的落后行為和落后思想.學校要積極關心和關愛每一位初中生,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在物理課堂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幫助他們排解心理負擔和心理壓力,對于中學生面對的一些難題要多多進行溝通,用愛包容他們,讓中學生在德育中獲得成長.同時,作為物理任課教師更要從實處落實德育工作,貼近社會和生活實際,多為學生創造一些有利于他們成長的條件,在德育工作中增加一些有關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開展一些與德育工作相關的校園實踐活動.
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師都深知:思維能力是學生其它能力發展的基礎,教學中離不開思維.而目前,教學中存在這么幾種現象,一是對思維教學的理解不正確;二是深知思維教學的重要性,但迫于壓力不得不將思維教學置之高閣;三是真正把思維能力的培養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教師并不多,在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研究更是不夠,思維教學并沒有落到實處.文章論述了發散思維對物理習題教學的重要意義,并且進一步分析了發散思維應該堅持的策略,為今后物理課堂更好的發展提供了一些理論依據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