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碩
(英國赫特福德大學,英格蘭 )
在現代工程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得以廣泛應用,足以證明它在工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工程機械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施工的質量。在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工程建設企業如果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就需要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強化對工程機械的管理,保障工程機械能夠安全使用并發揮最大的功效,避免出現因機械管理問題而產生的不良影響,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在企業施工建設中強化工程機械的管理對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具有重大意義。主要表現為以下三方面:首先,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術和工作效率。隨著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廣泛應用,也增加了工程機械的種類,對于工作人員來說就會簡化工作流程,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企業整體績效。其次,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責任感,在機械使用中,相關工作人員的實際操作直接影響使用效果,在工程機械管理中,加強工作力度,讓工作人員認清自己的位置,履行自己的職能,遵循一定的規則進行實際操作,使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服從于組織的管理和領導,從而提高公司的績效和經濟效益。最后,有利于降低企業的工程成本。強化對工程機械的管理,就會使機械管理人員能夠及時發現機械故障并及時解決問題,從而保障機械的安全使用,減少財產損失,也會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降低工程建設中機械的成本。
在新時期背景下,雖然企業工程機械的管理工作在逐步完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阻礙著管理工作的快速高效發展,深入分析這些不利影響因素對促進我國工程機械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是強化工程機械管理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目前的工程機械管理發展現狀中,有許多工程建設企業沒有建立嚴格規范的與工程機械管理相關的制度,嚴重影響著企業工程機械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企業工程機械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現在相關技術的資料檔案管理、機械設備的臺賬等方面。直接影響企業工程機械管理工作沒有良好的秩序,不能遵循規范的規章制度,甚至對于企業新購進的機械設備也不能及時入賬,導致機械設備的使用情況不明確,加大了工程機械的管理難度,從而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和損害[1]。
隨著工程機械的廣泛應用,其種類也日益繁多,加大了工程機械管理的難度,機械施工分公司是具有機械租賃性質的公司,在實際使用機械設備的過程中,有可能不按照規定的使用要求進行操作,造成機械設備發生故障,對工程建設造成威脅。雖然公司擁有工程機械設備的固定操作人員,但是這些工程機械操作人員的專業操作技能不高,自身的責任意識不強,整體綜合素質較低,導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缺乏安全意識,存在工程安全隱患問題。同時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帶動了工程機械的科技含量,對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也不斷提高,而工程機械管理人員在選用操作人員時容易忽視專業程度,操作人員的素質低,不能夠較好地完成工程機械的實際應用。
安全生產的基礎不完善,導致安全生產的實現難度大。雖然工作人員在不斷提高安全意識,但是在工程機械的實際操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安全問題,阻礙著工程機械的安全生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是某些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強,對工程機械缺乏安全管理,從而引發安全事故,使人們的人身安全和工程的安全生產受到嚴重損害。其次是企業宣傳不到位,過于注重企業的經濟效益,忽視了安全意識的宣傳,造成企業安全生產氛圍不濃厚,影響安全生產的實現。
企業生產過程中,涉及的工作環節較多,相關的組織單位也比較多,這就造成了生產團隊的不穩定性。生產團隊因工作變動就會使工程機械得不到集中統一的管理,出現管理比較分散的狀況。各部門也是只對自己內部的工程機械進行管理,與其他部門缺少溝通交流,管理方法比較落后,得不到及時更新,對新技術方法也不能很好掌握。隨著工程項目變更,管理隊伍的變化,工程機械管理就會出現漏洞,致使工程機械管理工作滯后,阻礙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2]。
針對工程機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企業要不斷完善工程機械管理的規章制度,為企業實際管理提供理論保障,并將工程機械管理的規章制度落實到實際工作中。首先是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對資金的運營做到全面管理,統籌使用合理安排,提高企業管理投入資金的利用效率,對預算的管理也要全面,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合理安排資金的流向和用途,對企業有計劃地預算,保證資金的穩定和平衡。其次是建立完善的物資采購和使用制度。在進行采購工作時嚴格按照采購相關程序進行,由企業統一購買重大設備和大宗物資,保證采購物資的質量和數量,大大降低采購所消耗的成本。最后需要完善工程項目合同管理制度,在進行重要合同簽訂時要集體討論,最終根據談論結果進行簽訂,嚴格執行投標制度,保證工程的管理合理性。
促進企業經濟發展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決定因素就是企業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因此要注重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全局意識,對企業的制度和改革的目標都要有深刻的了解,在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中要積極引導和教育,讓工作人員養成自覺學習業務技術和文化知識的良好習慣,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將工程機械管理工作做好。其次要樹立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將企業服務理念灌輸給工作人員,通過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改進服務方式、強化服務意識等,牢固樹立工作人員為客戶服務的意識,達到客戶滿意的目的,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最后對工作人員開展針對性的教育培訓課程,對企業管理人員進行職業資格方面的培訓,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還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技能培訓,使工作人員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為企業的工程機械管理作出貢獻[3]。
提高生產的安全性就要對工程機械進行安全管理,保證企業生產過程中沒有安全事故的發生。通過安全生產管理為企業的支出節約費用,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促進工程機械的有效利用,延長使用壽命。另外還要建立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為企業的安全生產提供制度保障,對于安全生產工作實行獎懲制度,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將安全事宜責任到人,當出現安全事故時嚴格依據相關制度來執行,不姑息遷就任何錯誤方。對安全制度的落實也要時刻監督,加大執法力度,在安全生產的各個環節宣傳安全教育。
在強化工程機械管理過程中要加強設備的維護和保養,通過合理有效的維護及時發現工程機械出現的問題,做到及時解決,保證機械設備的正常使用,還要重視常規檢查,有計劃地進行管理,在保養時也要注意機械的安放條件,避免儲存條件所造成的機械損壞。還要制定相關制度加強工作人員的機械保護意識,通過增強安全生產的機械管理水平延長工程機械的使用壽命[4]。
在工程建設中要合理使用生產設備,按照機械設備的使用要求和實際施工情況,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使用。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也要加強自身的專業能力,掌握機械使用技巧,對于新機械設備能夠做到正確操作,防止由于錯誤使用造成的機械設備的損壞和不正當的使用誘發的安全事故。促進工程機械的管理有效實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5]。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工程機械的更新速度也越來越快,因此在對工程機械進行管理的時候要結合先進技術,高效完成管理工作。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舉行相關技術培訓和競賽,增強工作人員對新技術的學習熱情,促進工程的進度,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6]。
強化工程機械的管理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要通過各種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解決強化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實現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秦哲偉.加強工程機械設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特點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3(3):159-160.
[2] 吳永森.重視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提高施工企業經濟效益[J].廣東科技,2009(12):31-32.
[3] 吳昭雄.農業機械化投資行為與效益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3:23.
[4] 王海霞.強化機械設備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交通財會,2010(6):54-55.
[5] 李格.基于循環經濟:工程機械再制造項目發展戰略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1:129.
[6] 王晨.沈陽化工建設工程公司戰略成本管理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