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華 ■江蘇文泰建設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一個國家建筑業的發展是和它的經濟發展相協調的,伴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建設的腳步也在日益加快,因此建筑業進入了蓬勃快速發展的時期。但是發展的同時建筑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受利益驅使,一些單位建造出了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給廣大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阻礙了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必須要加快實現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土建結構的安全性指的是能夠抵御由于長期受外部的環境因素的影響所產生的安全問題的能力。這些外部的環境因素是不可能避免的,因此持久的安全性對于土建結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實踐中,我們國家對于這方面的重視度是不夠的,但是由于我國的地域非常遼闊,各個地方的環境差異比較大,所以結構的持久安全性因素會大大影響土建結構工程的整體結構的質量。因此,我們必須要積極吸取事故中的教訓,對土建結構的持久安全性加以重視。
整體的牢固性相對于結構的構件來說,指的是整個土建結構工程的結構的組合形式和方式能否抵擋住一定程度的外部侵害,從而能夠很好的保護內部的結構。通常情況下,牢固性是對一些常見的自然災害來說的,雖然在面臨災害與意外事故的時候,土建工程的整體結構不可以保證完全的抵擋住外力的迫害,但是較好的牢固性可以使工程受到的沖擊力大大的減小。此外,和牢固性有密切關系的工程的延展性,擁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在發生災害的時候疏散外力或者轉移外力,從而可以很好的保護整個土建工程的結構。
根據有關規定,土建結構的耐久性包括結構適用性和安全性兩個方面,適用性和安全性兩個方面在工程的耐久性建設中都能體現出來。結構工程的適用性主要是指建筑相關材料的選購,也就是說選取的建筑材料不僅僅要具備強的耐壓能力,而且還應該要把材料和建筑過程的其他相關環節結合起來,能夠與其他環節的工作相協調。土建工程的安全性也是體現在選購材料的過程中,指的是選購的建筑材料必須要遵循國家的相關規定,不能受利益驅使或者因為粗心等其他原因,選擇了質量不過關的材料,從而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
就目前而言,在大部分的土建結構工程中,對于安全性的實現主要有以下問題,第一,土建結構的設計人員、施工人員以及管理人員沒有形成較好的安全意識,忽視了安全性的重要作用,對這方面缺乏相關的安全教育,認識作用于實踐,正是因為一些相關人員缺乏安全意識,才導致建筑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嚴重的威脅了國家和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第二,土建工程中缺少一些相關特殊的設計要求,比如在沿海地區的防腐蝕設計以及較容易發生地震地區的抗震設計,有關法律法規的缺失對土建結構安全性的實現有著極大的影響。
混凝土是在建筑過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種材料,以混凝土為例,簡單的指出一些土建結構在耐久性方面存在的不足。第一,目前在我國對建筑工程的材料檢驗上,檢驗的標準有很多不規范,對于混凝土是否達標的評價比較單調,僅僅只對它的強度進行了必要的評估,忽略了對混凝土質量的綜合全面評估,評估的標準不準確、不完善,因此決定了混凝土的質量不高,結果是在建筑工程中往往會出現很多種質量不同的混凝土。第二,在土建結構的工程項目建設中,沒有對混凝土定期做保養,混凝土要擁有比較強的耐久性,不僅僅自身的質量一定要達標,而且很大程度還需要依靠相關的人員對它進行合理的保養。施工單位往往忽視這一點,根本不重視對混凝土的保養,因此使土建工程得耐久性大大的降低。
合理完善的土建結構的技術規范是保證安全性與耐久性較快實現的重要因素,所以,首先采取的措施是要依據建筑當地的實際情形,按照一切都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的原則,制定相關的土建結構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的標準,明確相應的技術規范。因為我國地域面積比較大,各地區的地形和地貌存在著非常大的差別,每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和人們的生活習慣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具體設計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綜合考慮社會的經濟實力、人民群眾的意向以及當地的資源等因素,從而使其技術規范和標準更加的合乎實際。另外,還需要積極鼓勵相關的人員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不斷的完善土建結構的技術標準體系以及管理體制,從而進一步的推動土建結構工程的穩定發展。
為了更好的實現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給廣大人們提供比較安全和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對安全監測設施的合理充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很多土建結構的工程部門缺少相關的安全監測的設施,在需要進行安全監測的時候,大部分是通過一些專業的監測人員來人為的進行監測和觀察,這樣做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難以確保監測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很難對土建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作出一個較為全面的科學的評估。因此,必須要不斷的引進一些比較先進的安全監測設施,同時還要組建一支較為專業的監測隊伍,這樣做才能夠使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不斷的提高。
現在我們國家一些土建結構工程不能很好的實現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原因是施工技術比較落后,先進的科學的施工技術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所在。目前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的施工技術還是很落后的,傳統的一些方法,聲波跨孔法和超聲波法等方法仍然在使用,而一些先進的方法,比如射線法以及回彈法等先進技術卻因為人才以及設備受限制等很多方面的原因,沒有得到推廣和使用,因此就嚴重的束縛了土建結構質量的提高,從而阻礙了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的實現。因此,我們國家需要增加對建筑行業的投資,幫助它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時還要注重對人才的培養,積極鼓勵相關人才來從事土建結構的工作。
客觀的自然環境因素對土建結構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有非常大的影響,但是在我國一些土建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對環境因素的重視很小。在大部分情況下,僅僅只關注土建結構自身的強度。而自然環境因素會極大的影響混凝土質量以及耐久性的,即使土建結構的材料相同,但是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下,它的耐久性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必須要認真考慮環境因素對土建結構的影響。
從上面我們可以知道,在經濟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不斷更新變化的今天,加快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實現速度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對于促進建筑行業的成長和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總的來說,在建設的過程中,要想提高土建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就必須通過多個部門的協調和合作,同時還需要嚴格的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而促進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
[1]張文才.論土建結構工程中如何確保耐久性及安全性[J].建材與裝飾,2012(9).
[2]馬爽.論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J].民營科技,2011(6).
[3]李文東.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J].建筑與文化(學術版),2013(10).
[4]王海華.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