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生 唐東堅
(1.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園藝工程系,南寧 530007;2.梧州市龍圩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 543119)
沃柑是“坦普爾”桔橙與“丹西”紅桔的雜種,我國國家果樹種質重慶柑桔圃于2004年從韓國濟州柑桔試驗場引進[1]。廣西南寧市武鳴區于2012年春起引種推廣沃柑,當前管理良好的果園植株生長勢強,早結豐產,果品優質,市場競爭力強、售價高,2015年1-2月武鳴產區出園售價12-16元/kg,種植者獲取良好經濟效益。筆者于2014年春至2015年春在武鳴對沃柑早結豐產優質果園進行調研,現將其生長結果主要表現及關鍵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供種植者參考。
筆者調研沃柑園距南寧市區約40km,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21.7℃,最冷月(1月)平均12.8℃,最熱月(7 月)平均 28.4℃[2]。果園建于坡度約 10°的緩坡丘陵,總面積約 2.0hm2,園土為紅壤,土質疏松,pH 值5.5,2012年2月定植枳砧嫁接苗,定植行株距3.0m×2.2m。定植后第3年掛果投產,早結性和豐產性極好。2015年1月23日抽樣估產,高產的植株掛果數320-340果/株,產量為40-45kg/株;低產樹掛果數100-120果/株,產量為 15-18kg/株。
2月下旬至3月上旬萌發春梢,3月中下旬為春梢生長期;5月上旬至6月下旬抽生夏梢2批;7月下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各抽生秋梢1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萌發的秋梢在11月上中旬開始轉色老熟;12月上中旬萌發的冬梢在1月下旬基本老熟。3月中旬為初花期,3月下旬為盛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謝花期。4月中下旬為第一次生理落果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第二次生理落果期。11月上旬大多數果實向光面的外皮開始轉為黃綠色,12月下旬全部果實外皮均呈金黃色,翌年1月中下旬果實皮色呈橙紅色,1月下旬至2月下旬為果實成熟采收期。采收期長,成熟的果實可自然保留在樹上至3月下旬采收。
筆者于2015年1月23日對定植3年的沃柑植株進行隨機抽樣調查(見表1),樣本量為15株,樹冠高度平均值為 2.0m,變異系數 0.14,最矮的為 1.6m,最高的為 2.6m;樹冠直徑平均值為 2.0m×2.2m,最大植株冠徑為 2.9m×3.0m,最小植株冠徑為 1.6m×1.9m;主干周長(嫁接口以上 6cm 處)平均值為 19.0cm,最粗的植株為 22.0cm,最細的植株為 14.6cm;樣本植株的主枝周長(距主干分生部位5cm處)平均值為16.0cm,最粗的主枝周長為21.2cm,最小的主枝周長為 8.0cm。抽樣調查結果(見表2)母枝45枝,結果母枝粗度(枝條長度1/2處的直徑)為0.19-0.52cm,平均值為 0.37cm,變異系數為0.26,粗度在 0.19-0.25cm 占 20.0%、粗度在 0.26-0.40cm 占 46.7%、粗度在 0.41-0.52cm占33.3%。調查的結果母枝中掛果 6-8 果/枝占 17.8%,掛果 3-5 果/枝占40.0%,掛果 1-2 果/枝占 35.6%,無果實的占6.6%。沃柑的結果母枝以早秋梢為主,結果枝多為有葉花枝[1]。

表1 定植3年的沃柑結果植株枝干調查統計表(時間:2015年1月23日)

表2 定植3年的沃柑結果母枝成熟期掛果情況統計表(時間:2015年1月23日)
果實呈扁圓形,成熟果實的果面呈橙紅色,果皮光滑,油胞細密,果頂閉合,近果柄處的果面稍凹,部分果實有8-10條長度為0.6-1.2cm放射狀溝紋。單果重110-230g。果形指數0.75-0.77,果實囊瓣數量為10-12個,種子10-23粒/果,單粒種子重量平均為0.15g。果皮包著緊但容易與囊瓣剝離,果皮厚度0.30cm。果實可食率平均為73.0%,變異系數為0.06。果肉橙紅色,汁胞小而短,囊壁薄,果肉細嫩化渣,汁多味甜[1]。于不同時期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2015年1月8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為9.7%、變異系數0.05;1月23日平均值為14.0%、變異系數0.09;3月30日的平均值為15.9%、變異系數0.10。2015年1月28日測定果實還原糖平均值為6.4%,總酸度平均值為0.58%。
沃柑適宜在地下水位低于1.0m園地種植,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良好的緩坡地紅壤及沙壤土更佳。果園需要的灌溉水源必須充足,規模化種植的果園如缺少地上灌溉水源則需建設水井抽取地下水作灌溉水。果園采用噴霧水帶進行灌溉的,面積為15-20 hm2要建設1個出水量約50t/h的深水井;如使用滴管灌溉的,面積為30-35 hm2要建設深水井1個。建園時使用挖掘機或深犁機械對全園地面進行全面掘挖或犁翻,掘挖或犁翻深度0.8-1.0m。平整園地和清除雜物后,按確定的株行距標定果苗栽植點,適宜的株行距2.2-3.0m×3.0-3.5m,每667 m2種植63-100株。每個栽植點施放土雜肥和畜禽糞肥混合物20-25kg或精制商品生物有機肥10-15kg、鈣鎂磷肥1.0 kg作基肥,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勻后制成高出地面約20 cm、直徑約0.8m圓形定植盤。12月至次年3月定植,祼根苗在定植前用殺菌劑“嘧菌酯”25%懸浮劑1500倍或“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600倍稀釋液浸泡根系2-3h,再用濃度適宜的黃泥漿漿根保護根系。定植后苗木要澆足定根水,樹盤覆蓋地膜,保濕保溫防草。
選用脫毒苗木種植,自育苗木者應采用脫毒接穗或到無黃龍病果園采接穗,苗圃遠離病園并蓋紗網以防柑桔黃龍病危害。用于定植的苗木主干直徑0.6cm以上,長出的新梢要老熟,長度有20 cm以上為好。
定植后第1-2年的沃柑幼樹每年根際土壤施肥4-5次,間隔約50d施肥1次,每次施用例如德國產“獅馬”牌或挪威產“YARA”牌優質的硫酸鉀型復合肥(氮:磷:鉀=15%:15%:15%)0.2 kg/株和尿素 0.1 kg/株,促進枝葉生長,培養和擴大樹冠。每年10-11月施用商品有機肥10.0 kg/株或堆漚腐熟的花生麩餅肥1.0-1.5kg/株、鈣鎂磷肥1.0-1.5kg/株作基肥,施肥前用機械或人工在每行果樹兩側近樹冠滴水線處各挖一條深度35-40cm、寬度40-50 cm基肥溝,施入基肥后肥土混勻填平施肥溝。定植第3年起果樹進入掛果投產期,每667 m2基肥量為精制有機肥2000 kg、漚熟的花生麩肥200 kg、磷肥200 kg、優質的硫酸鉀型復合肥50 kg;追肥每次施尿素40kg、硫酸鉀50kg。第1次追肥和基肥一起施,第2次在3月上中旬的初花期施,第3次在果實直徑約1cm時施,第4次在7月下旬放秋梢前7-10d施,花果量大或樹勢較弱的植株追肥時每株加施優質的硫酸鉀型復合肥0.5-1.0 kg。基肥和追肥均采用挖條狀溝施肥,施肥后如果天氣干旱則灌溉淋水促進肥料的分解和吸收。種植面積15-20×667m2以上的果園提倡建設滴灌系統,實施水肥一體化管理,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工作效率,降低土壤追肥工作強度及勞動成本。如果采用滴灌系統實施水肥一體化管理,每年冬季或春季土施基肥1次后,2月采果結束后至12月下旬每間隔10d滴灌追肥1次,化肥使用全水溶解性復合肥如“格林凱爾(GREENCARE)”通用型水溶性肥料(N-P-K=20%-10%-20%或N-P-K=17%-9%-34%或30%-10%-10%N-P-K-Ca-Mg=17-5-17-3-1),每667m2滴灌2-3kg。化肥溶液中加入如“蝦肽特護”或其它富含氨基酸或腐殖酸的水溶肥,供應充足的全面營養,使葉片葉色濃綠、枝條生長健壯。滴灌的肥液總濃度控制在0.5%以下,每15×667m2每次的滴灌肥水量40-50m3。進行病蟲害防治噴藥液時,每次均在農藥溶液中加入磷酸二氫鉀(濃度為0.3%)葉面追肥,結果枝現蕾露白時和盛花期各噴1次0.2%硫酸鋅+0.2%硼砂+0.2%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果樹葉片出現缺鎂、缺鋅、缺鐵等缺素癥狀時配制硫酸鎂、硫酸鋅、硫酸亞鐵等溶液連續進行葉面追肥2-3次,補充樹體所需的微量元素。
培養為3-4主枝的自然圓頭樹形,每1主枝培養副主枝2-4個,主枝分生處距離嫁接口20-30cm,主枝分生角度40-45度。定植后第1-2年,生長第1批新梢起,每批新梢中生長健壯的枝梢均在其延長生長約30cm時摘心或中短截,使其生長健壯并促發健壯分枝。培養主枝和副主枝等骨干枝,增加枝條數量,擴大樹冠。第2年的秋梢除徒長枝外的其它新梢均不摘心不短截,同時抹除過于細弱的新梢,為第3年開花結果投產作準備。第3年起進入掛果投產期后每年樹冠整形修剪以保證樹冠透光通風良好為原則,因枝葉過密導致樹冠內部或下部光照不良的則在6月下旬或2月采果結束時疏剪樹冠外圍及頂部直徑約2cm大枝2-4枝,每年給樹冠開“窗口”2-4個,利于樹冠透光通風。修剪時優先疏除弱枝和病蟲為害枝條,果量過多的樹冠在夏季6-7月可疏剪部分掛果枝條,選留部分無果的健壯枝條作營養枝。翌年1-2月果實成熟時結合采果回縮樹冠下部離地面過近的下垂枝條,弱枝要短截更新,提高其開花結果能力。回縮修剪的各樹冠行間交叉枝,使行間各樹冠之間有0.8-1.0m的空間,使行間光照條件良好。第3年起,每年8月對生長勢過旺的枝組和大枝在其中下部光滑部位環割2圈,抑制其營養生長勢。高產的植株需要緊靠其主干豎立1根長度高于樹冠高度的木樁,木樁下端植入土壤約30cm深度,用繩索把木樁與果樹主干綁縛固定在一起,秋季時用尼龍繩將因掛果而下垂的結果枝組吊起,避免其貼近地面。
筆者調研的沃柑園部分植株在2014年掛果過多(即定植第3年的單株產量40-45kg),在2015年3月中下旬觀察這些植株時發現只有少量的花,掛果極少。而2014年掛果中等(單株產量20-25kg)或產量較低的植株在2015年3月花量多,說明如果沃柑當年掛果過大、產量過高的也會出現翌年少花果的現象,因此要使結果期的沃柑連年持續豐產,要注意適當控制植株掛果量。每年6月第2次生理落果結束后,對掛果量大的植株要適當疏果,每條結果母枝掛果數控制在1-3個果,多余的幼果要疏掉。定植第3年即掛果投產第一年的植株掛果量以100-120個果為宜(株產達15-20kg/株);定植第4年單株掛果量以180-200個果為宜(株產達25-30kg/株),利于確保次年的產量,也能防止因當年植株掛果量過多使果實偏小。
南寧種植沃柑目前發現的主要病害有潰瘍病、煤煙病、鎂元素缺乏癥;害蟲主要有紅蜘蛛、銹壁虱、潛葉蛾、蚜蟲、小綠象蟲、黑刺粉虱、蚧殼蟲等。幼樹園和投產園在2月中旬均需清潔園地,清掃和收集落葉、落果及剪下的枝條,集中后澆上汽油燒毀;對全園地面和果樹噴“基得”牌石硫合劑45%結晶粉150倍溶液2次,間隔10-12d噴1次,預防紅蜘蛛、蚧殼蟲、潰瘍病等病蟲害。防治病蟲害使用的農藥,每種農藥每年使用次數最好不超過3次,減少病蟲產生抗藥性。如防治紅蜘蛛、銹壁虱可交替選用氟蟲脲、華光霉素、阿維菌素、苯丁錫、乙螨唑;防治潛葉蛾可交替選用除蟲脲、啶蟲脒、吡蟲啉、滅幼脲等;防治潰瘍病可交替選用氫氧化銅、農用硫酸鏈霉素、噻枯唑、絡氨銅、金核霉素、植物激活蛋白[3]。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采果期因氣溫冷涼,病蟲害較少不必噴農藥,減少果實農藥殘留量。

圖1 2012年2月定植的沃柑2015年1月結果園行間掛果情形

圖2 2012年2月定植的沃柑2015年1月植株掛果情形

圖3 2012年2月定植的沃柑2015年1月豐產植株掛果累累枝組
[1]江東,曹立.晚熟高糖雜柑品種“沃柑”在重慶的引種表現[J].中國南方果樹,2011,40(5):33-34.
[2]香港天文臺.南寧(中國)氣候資料.http://gb.weather.gov.hk/wxinfo/climat/world/chi/asia/china/nanning_c.htm
[3]徐漢虹.生產無公害農產品使用農藥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1):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