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中國人民大學 體育部, 北京 100872)
?
足球運動對青少年群體生活方式的影響研究
張磊
(中國人民大學 體育部, 北京 100872)
以北京市5756名中小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參與足球運動青少年與不參與鍛煉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差異,考察足球運動對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響。結果發現:相對于不鍛煉的青少年而言,參與足球運動的青少年更加贊成體育是現代人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加贊成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他們在校參加的體育比賽次數更多;能更好地將課內學到的鍛煉方法加以應用;認為家長對他們的學習自覺性更為滿意;他們放學后更傾向于做作業,參加體育活動和輔導班。
足球運動;校園足球;青少年;生活方式
現代社會的發展、競爭的加劇,使得青少年的休息和體育鍛煉時間嚴重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少年良好生活方式的養成,進而可能會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發展。隨著國家大力推進校園足球的發展,足球越來越成為青少年尤其是男生喜歡的運動項目。足球運動是否有助于青少年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參與足球運動的青少年生活方式是否更健康,足球運動是否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等問題,值得學界深入研究。
1.1研究對象
選取北京市兩個城區、兩個縣區共25所中小學校的5756名中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2973人,占51.7%;女生2783人,占48.3%。小學生2468名,占42.9%;初中生1716名,占29.8%;高中生1572名,占27.3%。
1.2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法
使用上海體育學院“科技部科技支持計劃課題組”編制的“青少年體育鍛煉現狀與影響因素”調查問卷和自編的“青少年課外體育鍛煉情況”調查問卷。其中,“青少年體育鍛煉現狀與影響因素”問卷主要包括五個方面:1)運動價值觀,2)參與校內競賽情況,3)鍛煉方法獲得渠道,4)學習效率,5)學習習慣;“青少年課外體育鍛煉情況”問卷主要包括:1)青少年參與課外體育鍛煉,2)運動項目選擇。共發放問卷5657份,回收有效問卷5067份。
1.2.2數理統計方法
采用SPSS11.5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在5057名青少年中,除體育課堂和課間操外,還參與足球運動的青少年(足球鍛煉組)有1492人,占29.4%;不參與鍛煉的青少年(不鍛煉組)有1024人,占20.2%。
2.1參與足球運動對青少年運動價值觀的影響
針對“體育是現代人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問題,問卷設置了5個選項,分別賦予1~5分,分值越高,認可度越低。表1顯示足球鍛煉組得分顯著低于不鍛煉組(P<0.01),表明參與足球運動青少年群體相比不鍛煉群體,更加贊成體育是現代人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表1 足球運動對青少年運動價值觀的影響
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提到:體育生活方式的價值在于及時調整人們的生活行為以及價值觀念,引導人們形成自覺的鍛煉習慣,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從而滿足人們全面發展的需要[1]。參加足球鍛煉的青少年群體,一方面收獲運動帶來的健康身心和運動樂趣,另一方面因為運動興趣會促使他們多渠道接受到運動價值觀的宣傳和教育。因此,他們更加贊成體育是生活必需的觀點。
2.2參與足球運動對青少年運動方式的影響
針對“上個學期我在校參加各類體育比賽的次數”問題,問卷設置了5個選項(0次,1次,2~3次,4次以上),分別賦予1~5分,分值越高,參與次數越多。表2顯示,足球鍛煉組得分顯著高于不鍛煉組(P<0.01),表明參與足球運動青少年群體相比不鍛煉群體而言,在校參加的體育比賽次數更多。
表2 參與足球運動對青少年運動方式的影響±s)
參加足球運動的青少年群體,在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上具有一定的優勢,這可能是該群體在參加各類體育比賽次數高于非鍛煉群體的原因之一。此外,足球運動經歷可能促使青少年自信心得到提高,也可能使得該群體有更強烈的參與比賽的動機。
2.3參與足球運動對青少年鍛煉方法獲取渠道的影響
針對“我在體育課學到的鍛煉身體方法對我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是否有用”的問題,問卷設置了5個選項,分別賦予1~5分,分值越高,有用性越小。從表3可以看出,足球鍛煉組的得分顯著低于不鍛煉組(P<0.01),表明參與足球運動青少年群體相比不鍛煉群體而言認為課內學到的鍛煉方法更有用。
表3 參與足球運動對青少年鍛煉方法獲取渠道的影響±s)
參與足球運動青少年群體經常從事足球活動,他們有更多的課上知識應用到課外的機會,他們會考慮課內學了什么內容、方法、形式,在沒有教師現場指導的情況下,他們更能將在課內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足球運動中。
2.4參與足球運動對青少年學習效率和學習習慣的影響
針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對我提高學習效率很有幫助” 的問題,問卷設置了5個選項,分別賦予1~5分,分值越高,有效性越小。從表4可以看出,足球鍛煉組的得分顯著低于不鍛煉組(P<0.01),表明參與足球運動青少年群體相比不鍛煉群體而言,更加贊成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表4 參與足球運動對青少年學習效率的影響±s)
青少年在校內經過一天的大強度學習之后,身心較為疲憊,注意力也難以集中。適量地從事校外體育鍛煉可以作為一種積極的休息,不僅讓大腦得到放松,更能讓疲憊的身心得到休息。在適量的體育鍛煉之后,身體功能得到了恢復,大腦又開始了重新運轉,注意力會更加集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針對“家長是否擔憂我學習”的問題,問卷設置了“是”“否”兩個選項。調查結果數據類型為非連續變量,采用卡方檢驗統計處理,足球鍛煉組選擇“是”的人數顯著低于期望值人數,而不鍛煉組選擇“是”的人數顯著高于期望值(P<0.01)。表明,參與足球運動的青少年群體認為家長對他們學習的自覺性更加滿意,要好于不鍛煉青少年群體。
表5 參與足球運動對青少年學習自覺性的卡方檢驗
表6 參與足球運動對青少年生活方式影響的卡方檢驗
2.5參與足球運動對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響
針對“放學回家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的調查結果,同樣采用卡方檢驗統計處理,結果發現,兩群體放學回家后絕大多數學生第一件事情為做作業,但在第二名的排序上就存在了差異,足球鍛煉組選擇的是較積極的生活方式“體育活動”,而不鍛煉組選擇的是“看電視”,第三名兩群體均為上網打游戲。但通過卡方檢驗進一步發現,在做作業、體育活動、參加輔導班這三種積極的生活方式上,足球鍛煉組均顯著大于期望值(P<0.01);而在上網打游戲、看電視這兩種相對較為負面的生活方式上,不鍛煉組均顯著大于期望值(P<0.01)。此外,不參加運動群體上網或看電視的比例要明顯大于足球運動群體,如果鼓勵和支持青少年做完作業適量參加一下體育鍛煉,一方面可以提高身體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減少看電視的時間,以及網絡成癮給孩子帶來的危害。
3.1學校和家庭都應高度重視青少年良好生活方式的養成,及時為其提供理論指導和條件保障。學校應充分利用各方面資源,從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體育比賽等途徑加大教育和宣傳力度,引導學生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積極投身體育鍛煉,樹立終身體育意識。教師應定期將學生身心健康數據、學業成績、團隊表現情況等呈現給家長,引導家長正確看待學習與運動的良性互動,從而贏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
3.2家庭應積極營造體育鍛煉的氛圍。家長自身要積極參與體育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時可根據孩子的年齡、興趣、特點,支持其參與社區、學校的體育活動,適時為其提供一些體育類的書籍,指導孩子進行體育鍛煉。
3.3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以及社區應聯合加大體育設施和器材的投入力度,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尤其應大力推廣校園足球運動,鼓勵有興趣的學生有規律地從事足球運動。形成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校園足球教育模式,推動校園足球向更加快速的發展軌道邁進。
[1] Bulleti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Z]. 1995: 135—136.
Study on Effects of Football on Teenagers Groups′ Lifestyle
ZHANG Lei
(Sport Desect1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This research selected 5756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Beijing the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youth football teenagers and non-sect1icipant in lifestyle, looking for data which can prove that adolescent form a good way of life by footbal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festyle of the youth football teenager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non-sect1icipate teenagers.
football; the campus football; teenagers; lifestyle
16711300(2015)01011903
北京師范大學2012年博士學位論文《中小學生體育鍛煉與身心健康促進的研究》
20150114
張磊(1979—),河南新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校園足球發展研究、運動與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G84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