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智 張曉東 倪衛 廖銳 楊勇
【摘要】目的 評價急診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對心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本院心內科于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給予急診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進行治療及擇期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藥物使用情況以及治療后心輸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數以及左心室舒張末內徑。結果 兩組患者的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利尿劑以及低分子肝素等藥物使用情況;兩組患者的治療后心輸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數以及左心室舒張末內徑均要明顯優于治療前(P<0.01),觀察組治療后的心輸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數和左心室舒張末內徑要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 急性心肌梗死急診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療后心功能,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2.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effects on cardiac function. Methods to choose our heart medicine in January 2013 to August 2014 were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as a clinical research object, give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treatment and undergoing elec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treatment.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P Ⅱ b/Ⅲ a receptor blockers,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beta-blockers, nitrate, diuretics, and drug use situation such as low molecular heparin; The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middle of the back output,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 0.01),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of cardiac output,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of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is a safe and reliable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iddle of the back function,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ercutaneous rt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Heart function
急性心肌梗死是我國一種十分常見的心內科疾病,在我國有著較高的發病率[1-3]。目前公認再灌注療法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療方法。相關研究資料表明擇期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可以有效地開通血管,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預后。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醫師經驗的不斷積累,急診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的應用也日趨廣泛。選取本院心內科于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評價急診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對心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術前兩組患者均給予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取擇期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患者入院后進行口服藥物治療以及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后擇期進行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觀察組患者采取急診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入路可選擇經橈動脈或經股動脈途徑,根據心電圖的檢查結果判定梗死相關動脈的位置。首先對健側冠狀動脈進行造影,后用接引管對梗死側冠狀動脈進行造影。在梗死相關動脈中進行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當患者出血血流緩慢或無血流時注射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或硝酸甘油,若殘余狹窄低于10%視為手術成功。術后兩組患者堅持服用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一年以上。對比兩組患者的藥物使用情況以及治療后心輸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數以及左心室舒張末內徑等資料。
2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的重構可以導致心室肌拉長、變薄,導致左心室的變性和進行性擴張。因而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功能會急劇下降,易導致心力衰竭、心臟擴大、室壁瘤以及心臟破裂等并發癥,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相關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與疾病的近、遠期預后密切相關。進行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可以有效地挽救中間區的心肌細胞,阻礙心室重構的進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預后。介入治療的療效距離發病時間越長,治療效果越有限。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往往采取擇期進行介入手術,但有研究指出溶栓治療后再進行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的再通率僅為50%~70%,且患者有較高的機率出現顱內出血。在本次臨床試驗中可以看出,兩組患者均給予充分的抗血小板藥物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無病例出現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復發以及心絞痛。在對兩組患者在院期間用藥情況的比較可以發現,兩組患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而證明急診介入治療與傳統擇期治療具有相同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急診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療后心功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汪學付,宋瑰琦,鄒恒娣,等.急性心肌梗死首次發病患者的流行病學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13,28(7):57-59.
[2] 陳 鵬,邢大偉,李 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感染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2):2418-2420.
[3] 張秀英,趙 冬,王 薇,等.2007年至2009年北京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