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

紫薇園建成后形成“四季有花賞,處處有景觀”,將實現“以花為景,以 景怡人,以園興業,以業富民”。
為推動“一三”產業聯動,促進農民增收,推進花木產業和文化創意旅游產業發展,成都市溫江區目前正加快推進紫薇產業建設。
萬春鎮紫薇園項目位于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幸福村。萬春紫薇園項目建設,是深度拓展成都市溫江區創意農業、休閑農業和體驗農業,是發展都市欣賞型現代農業的一個樣板工程。該項目展示制作紫薇藝術品及不同技術工藝,提高紫薇產業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有幸成為2014年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暨中國生態文明研促會第四屆年會的現場參觀點位之一。
萬春紫薇園現場負責人介紹說,項目總規劃面積200畝,其中一期建設面積65畝。項目緊緊圍繞“產業轉型、生態旅游”的主題,是目前全國首個集紫薇生產標準化、品種規范化、觀賞、精品展示、科技研發于一體的專業綜合展示項目。紫薇園建成后形成“四季有花賞,處處有景觀”,將實現“以花為景,以景怡人,以園興業,以業富民”,促進“死資源”向“活資本”轉化,逐步實現花木資源市場效益的最大化。據介紹,紫薇園項目建設,是深度拓展創意農業、休閑農業和體驗農業發展空間,著力發展都市欣賞型現代農業。加快培育壯大花木產業各類市場主體,推動花木種植大戶向花木種植企業轉變、花木經紀人向花木中介公司轉變、花木合作組織向企業集團化轉變的風向標。
“紫薇園不單是賞花,而是從現代農業的角度延伸開去,展示其文化、藝術,使其更加亮眼。”現場負責人介紹說。園區有展示區兩個,生產區1個,創意區1個,同時還有觀賞休閑區、濕地區和紫薇長廊。展示區為品種分類,栽植紫薇米徑10cm以上,收集紫薇現有品種進行分類展示和特性比較,并與四川農業大學等進行科研合作,選育優良品種,將良種優勢轉化成經濟效益。大樹展示區作為主要觀賞展示區,主要栽植直徑為15?120cm大紫薇、古樁紫薇,提高觀賞價值,提升紫薇園品味。標準化生產區按編制的紫薇標準主要種植
3?5cm紫薇,形成標準化生產實訓和示范區域。通過標準化和新技術生產、示范、推廣,使溫江紫薇尤其是紅花紫薇更具品牌效益,整體提升溫江花木影響力和競爭力。
溫江紫薇產業的另一張名片位于溫江區和盛鎮土橋村,該項目目前處于一期建設期,以“串林、樂居、筑景、聚人”為主線,以紫薇為主題,結合“產村一體,產居相融”的發展思路,打造集“自然—生成—休閑—康樂—教育—旅游”于一體的3200畝紫薇產業公園。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將把現代新中式川西文化村落風格植入院落、基礎設施等改造中。一期占地900畝,打造集樂活運動娛樂區、紫薇文化休閑區、紫薇花林度假區、紫薇光體驗區四位一體的紫薇文化生態休閑區。二期占地2300畝,打造集園藝產業示范區、園藝科技研發區、園藝文化創意區三位一體的紫薇園藝博覽區。
紫薇公園建成后,將有效推動溫江花木產業轉型升級,聚集旅游人氣,提升生態環境,增加當地就業崗位120余個,預計每戶農民年均增加收入1.5萬元以上。項目一期計劃2017年建成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