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明
摘 要:配套件對于汽車而言,是一個瑣碎配件的總稱。現階段的汽車配套件,主要指的是車身上的前后保險杠、門把手、油箱口蓋等裝飾件。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由于車身與配套件是由不同的涂料體系所涂裝的,所以它們之間勢必會存在一定的色差。有效的控制色差,是提高汽車涂裝質量的重要措施,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所以,應從轎車車身與配套件的角度出發,采取有效的手段來控制色差。
關鍵詞:轎車車身;配套件;色差;控制
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迅速發展,轎車進入到了很多百姓的家中。對于轎車而言,色差是外觀品質的重要指標,也是很多購買者是否購買的重要標準。色差問題的出現,并不是偶然的因素,應通過針對性的手段予以分析,并且采取積極的措施來解決,這樣才能在客觀上更好的處理,否則將會對轎車的總體質量,產生影響,降低其品質,無法獲得更多的購買需求。在此,本文主要對轎車車身與配套件的色差控制進行討論。
一、色差的影響因素
對于色差而言,其影響因素是比較多的。一輛轎車在生產過程中,會經過大量的繁雜工序來完成,如果想要得到品質優異的轎車,色差方面是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問題的。目前影響色差的因素,幾乎都被總結出來,主要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涂料自身存在缺陷,涂裝工藝控制不嚴格。目前的轎車在生產過程中,涂料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同時在工藝控制上,并未執行有效的控制方案,在很多方面都形成了惡性循環,最終的轎車成型作品,就會存在色差問題。第二,金屬漆當中的鋁粉團聚問題,是產生色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在轎車車身和配套件的加工過程中,膜厚出現了不均勻、底材狀況較為低劣、烘干溫度控制不良等等,均有一定的可能會造成色差問題。
二、色差控制
轎車車身與配套件的色差控制,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不僅僅是要考慮很多的影響因素,同時還要與轎車的整體品質相互配套,要在多方面完成對色差的掌握和控制,對細節方面展開有效的處理,確保成品加工的時候,可以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在此,本文主要對轎車車身與配套件的色差控制展開論述。
1.日常色差數據測量和整車色差評審
由于色差的出現,轎車車身的品質和配套件的顏色都不理想,所以在今后的色差控制中,應在日常的色差數據和整車色差評審工作中努力。首先,必須在調試的工作期間,對車身的色差數據進行大量的搜集和分析,要根據色差的數據變化趨勢,在客觀上規定色差數值的上限和下限,這樣就可以在客觀上解決更多的色差問題,減少了過往無據可依的情況。其次,要對轎車車身以及配套件,進行目視評審的工作。倘若是出現了色差,要仔細的查找原因。例如,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是轎車車身出現了色差,應該通過涂裝車間來查找原因,并且對色差進行調整。如果是配套件的色差,應該通過配套件的供應商,對配套件進行調整和更換。
2.定期檢查機器人噴涂狀態和監控涂裝設備
色差的控制在目前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重視,購買者對色差的關注度也比較高。為此,僅僅通過一種方法,是不能較好控制色差的,很容易在工作中出現疏漏,這將導致色差的進一步惡化,對轎車的品質和配套件的應用,造成不利影響。為此,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還必須定期檢查機器人噴涂狀態、監控涂裝設備。本文認為,加強對機器人噴涂參數和涂裝設備的監控,對機器人噴涂流量、轉速、成型空氣、壓縮空氣的清潔度進行日常檢查;定期對每個機器人的吐漆量進行計量,以保證車身膜厚的穩定性,一旦發現有較大的偏差立即查找原因并解決。每天對設備進行監控,保證工藝參數受控。如噴漆室的溫、濕度、烘房的溫度及車身的鈑金溫度。由此可見,該項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且能夠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良好的結果。
3.對批次涂料的控制
相對而言,色差的出現與涂料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處理好批次涂料,將會直接減少色差出現的可能,甚至會提高汽車的整體品質,這是今后的重點控制工作。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對批次涂料的控制,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每一個批次的涂料投入使用之前,必須對其開展色差的評審工作,只有合格的涂料才能投入使用,凡是發現不合格的涂料,一律進行退貨處理,避免造成以次充好的現象,從根源控制色差的出現。第二,批次涂料的色差控制,應建立色差趨勢。在日常工作中,根據色差趨勢的總體變化,對供應商的下一個批次,提出比較詳細的方案,讓供應商可以供應理想的涂料,將主動權放在汽車廠商這邊。第三,對于新的批次涂料,應進行全面的色差評審,減少新產品所帶來的色差威脅。綜上所述,轎車車身與配套件的色差控制,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日常的工作必須細致化進行,對所有問題進行歸類處理。
三、結語
本文對轎車車身與配套件的色差控制展開討論,在目前的工作中,色差控制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再集中于傳統的工作中,各種方式和措施,也要比之前更加高級,所以現階段生產的轎車,在色差問題上,基本沒有太過嚴重的情況。今后,應對轎車車身與配套件的色差問題,開展深入的研究,了解具體的色差原因,選擇針對性的措施予以控制,在客觀上和主觀上,減少色差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林耀鵬.淺談轎車車身與配套件的色差控制[J].涂料技術與文摘,2015(05):9-12,25.
[2]楊學巖,單國華.三涂層珠光漆的工藝調試及色差控制[J].現代涂料與涂裝,2015(01):1-4.
[3]楊學巖,周維.色差的測量和評定方法及應用[J].現代涂料與涂裝,2014(09):1-4,29.
[4]謝傳勇,劉華林,王亮.淺談汽車塑料件涂料的色差控制[J].涂料技術與文摘,2013(1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