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 要:在錯綜復雜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商業秘密侵權的行為出現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在我國商業秘密侵權已成為我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大難題。本文結合我國商業秘密法律保護的現狀和問題,在商業秘密侵權認定法律制度完善方面給予了幾點建議,如完善商業秘密侵權行為主體范圍、完善商業秘密侵權行為類型等,意在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商業秘密保護的重要性。
關鍵詞:商業秘密;商業秘密侵權;商業秘密侵權認定
一、引言
信息時代的發展使商業秘密的問題備受關注,世界各國對商業秘密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及其他法律中對商業秘密侵權行為的規定過于簡練,而商業秘密侵權行為又是一個非常復雜性的問題,本文將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借鑒世界上主要國家對商業秘密侵權行為的法律認定經驗,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商業秘密侵權認定相關法律。
二、我國商業秘密法律保護現狀及問題
1.我國商業秘密法律保護的現狀
在我國目前還未有專門設立的商業秘密法,關于商業秘密和侵權的規定是在各個法律中分散闡述,而且在每個法律中的側重點不同,很難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統一性。如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則強調的是商業經營者間的競爭關系,針對的是行業間各個企業存在的不正當競爭;《勞動法》則強調的是企業與員工之間勞動合作中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刑法》中則強調對侵犯商業秘密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依照商業秘密罪給予處罰,但是對處罰的數額并未有明確的規定,而且商業秘密侵權行為和商業秘密罪間的界定也并非明確。這些都使得很多人將商業秘密作為一項知識產權,或約束職工的道德規定,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實施效果并不理想。
2.我國商業秘密法律保護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商業秘密對于國家、企業和自然人之間的重要性會越來越突出,而我國在商業秘密法律保護中仍存在缺陷,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一是我國尚未設立專門的商業秘密保護法,這是我國法律有待健全的一部分;二是在商業秘密侵權主體方面,如《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只強調了對企業或經營者商業秘密的保護,并未強調對具有獨立創造發明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團體的保護;三是在程序訴訟方面,《民事訴訟法》雖然作了商業秘密的案件可以不公開審理的規定,但對于如何將商業秘密不喪失,并未作出明確的規定;四是目前國家對于公職人員對保護商業秘密的義務未作相應的規定,這也是我國各法律對商業秘密的保護所存在的明顯缺陷。
三、商業秘密侵權行為的完善
1.完善商業秘密侵權行為主體范圍
我國法律中規定“自然人和法人應當有可能防止他們合法控制的信息未經他們的同意而被披露、獲取或者使用”,從這條規定中可以看出我國對于商業秘密主體的保護是自然人和法人。但在英美等國的法律中,對于商業秘密主體保護的范圍更加廣泛,美國《統一商業秘密法》中的“人”所指的是自然人、公司、不動產、合伙人、合資人等其他具有法律效應的商務主體。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業秘密的保護主體具有局限性,片面的要求對市場的經營者商業秘密的保護,但在實際的市場經濟活動中,商業秘密的侵權行為并非局限于經營者之間,因此應該適當的擴大商業秘密侵權行為的主體。在我國頒布的《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的若干規定》中,已經對我國商業秘密的保護主體進行了適當的擴展,即“本規定所稱的權利人是指依法對商業秘密享有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筆者認為權利人同行業的競爭者、企業的合作單位、法律顧問、代理單位等都應納入到商業秘密保護的主體內。
2.完善商業秘密侵權行為類型
在我國商業秘密的侵權行為主要有以下四種:一是以不正當的行為或手段侵犯商業秘密;二是簡介的允許或使用不正當手段讓他人取得商業秘密的行為;三是違背了合同本來的規定使商業秘密泄露出去;四是關于第三人侵犯到商業秘密的行為。對比美國的商業秘密保護系統和法律,我國各部法律對于商業秘密的保護條款過于簡練,隨著商業活動的頻繁發生,完善商業秘密保護或侵犯的相關法律必須完善。
首先,我國關于商業秘密侵權行為中缺乏對“不視為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規定,在實際的市場活動中,通過某些途徑獲得的商業秘密是合法的,如獨立開發等。在美國《統一商業秘密法》中對于正當取得商業秘密的行為作出了明確規定,如獨立開發、“反向工程”、商業秘密所有人允許、公開獲得展出的信息等。其次,在錯綜復雜的市場經濟活動中,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于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只列舉了四種,無彈性的條款或規定,這點很難適應復雜性或多樣性的商業秘密侵權行為。最后,我國缺乏對政府公職人員對于商業秘密保護的明確規定,針對這一立法中存在的漏洞應不斷的完善。
3.對善意第三人問題的完善
商業秘密的披露存在惡意和善意之分,簡單來說惡意的商業秘密行為是指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而善意是指第三人獲得和使用有瑕疵的商業秘密的行為。目前,我國缺乏對善意第三人獲得和使用有瑕疵的商業秘密的相應規定,一般來說對于善意情況下獲取到商業秘密,是不承擔任何的法律責任的,因此在界定商業秘密行為獲取的善意與惡意間應有明確的規定,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障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國外發達國家對善意第三人獲取商業秘密的行為作出了較為明確的規定,依照本國實際情況基礎上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
四、結束語
商業秘密是一種特殊性質和形態的知識產權,在商業秘密的獲取上具有善意與惡意之分,而眾觀國家的各項法律,對于商業秘密的規定是分散的、零散的穿插在各個法律之中,并未形成較為統一的體系。商業秘密關系到國家的知識產權、關系到每一位經營者和自然人的合法權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及商業活動的發展,商業秘密的保護應該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楊力,張慧,郝磊等.商業秘密保護及我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J].黑河學刊,2011,5(7):28-36.
[2]郝健偉,蔣紅蓮.商業秘密侵權訴訟中的證明責任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3,9(14):46-55.
[3]許建兵,姜其永.商業秘密侵權法律救濟制度研究[J].中外法學,2012,10(6):56-62.
[4]張兆映,章文雁.商業秘密侵權問題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0,6(8):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