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光
摘 要:本文介紹了電子商務的概念,分析了電子商務的模式,闡述了電子商務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最后詳細的對電子商務領域的規制問題,包括規制機構設置、進入規制、價格規制、信息安全規制等方面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電子商務;規制機構;國民經濟;進入規制;價格規制;信息安全
一、電子商務概述
電子商務是指通過通訊技術和計算機,自動進行相關的商業交易的過程;同時也泛指使用計算機網絡自動地快速地進行的相關的商業活動。在中國,作為一種具有創新革命的新事物,近些年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一系列有關規制的問題。
1.電子商務模式:B2C模式
(1)電子零售:通過互聯網進行直接銷售,直接與客戶建立聯系,繞過分銷商。
(2)電子售票:游客直接網上訂票、網上付賬、預訂旅館、安排旅行計劃。
(3)電子市場和電子拍賣:交易由買賣雙方直接進行,電商只是一個簡單的電子中介。
2.電子商務模式:供應鏈管理
(1)汽車行業中的供應鏈管理:減少采購時間、配送準確、減少庫存。
(2)B2B交易:阿里巴巴,打造行業交易平臺。
3.金融服務:電子經濟和電子銀行業務
(1)電子經濟業務:以網絡為基礎的經濟賬戶,互聯網交易股票和債券。
(2)電子銀行業務和支付系統:電子貨幣和電子賬單支付。
二、電子商務經濟作用
1.促進產業與企業結構調整
(1)電子商務服務業直接促進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
從與電子商務相關配套的服務業來看,電子支付、物流配送、數據挖掘、網絡營銷、即時通訊、客服外包等幾乎都是現代服務業的內容。
(2)電子商務的應用促進傳統產業的創新
(3)電子商務調整優化產業的結構
2.促進要素結構調整
電子商務的作用集中體現在對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就業的全面影響。電子商務正在成為新增就業的主要領域。
3.促進區域結構調整
首先是電子商務的扁平性對城市空間規劃建設的影響。其次是在參與地方經濟的過程中,電子商務相關服務業可以引導地方現代服務業發展,并完善區域的經濟環境,推動地區的經濟發展。
三、規制問題有關的理論和實踐
根據規制性質的不同,可以把規制分為經濟性規制和社會性規制。經濟性規制主要關注政府在限制企業定價、退出與進入等方面的作用,重點面向具有信息不對稱、自然壟斷等特征的行業。經濟性規制一般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開展:一是對企業的產量進行規制,產量的高低直接決定產品價格,從而影響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可以通過規制鼓勵或制限企業的生產;二是對相關企業的服務和產品的定價進行規制,還稱為費率規制,包含費率結構的規制、費率水平的規制;三是對企業退出或進入某一產業進行規制或對產業相關競爭者的數量規制,規制方式可以通過審批制,發放許可證,或者制定較高的進入門檻來實現;四是對產品的質量進行規制,相比較前三種方式,對產品的質量進行規制的成本顯然較高,主要包括檢查成本、監督成本,由于規制者和企業之間存在著信息的不對稱,在實踐中較少采用這類規制方式。
在電子商務領域,有四種規制方法:一是由行業內成立相關的規制機構;二是立法規制,政府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三是被規制者的自律和申訴裁決程序;四是選擇不進行干預的規制。在社會實踐中,人們逐漸傾向于“部分規制”的理念,即把電子商務領域的不同方面進行區分,對不同的“部分”,進行收放和不同力度的管制政策。事實上,在限制壟斷、培育市場、支持競爭、法制建設等方面,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面對。
四、對電子商務領域的規制的政策建議
我們要區分哪些領域是需要規制的,哪些領域是需要放松規制的。
1.規制機構: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問題也會隨之產生,這些問題和傳統行業的問題會有所不同,為此,我們有必要成立專門的電子商務行業的規制機構,有針對性的進行電子商務領域規制問題的專門研究并出臺針對性的政策,以便更好的發展電子商務領域,從而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2.進入規制:為了使得每個省市所在行業的電商平臺有效推廣,所以電商平臺數量要有所限制,否則會分散資源和注意力,使得每個電子商務平臺獲得的關注和資源有限,從而影響該省市的電子商務發展,從而影響該省市的經濟發展。因此,要對該省市電子商務平臺的進入和退出門檻加以規制。而對于商家的進入,我們是應該放松規制的,這樣才能促進有效競爭,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從而有利于市場的發展,也有利于消費者。
3.價格規制:最低限價而不是最高限價。電子商務領域存在著很多價格不正當競爭的問題,同一個品牌的同一款商品,往往很多商家的報價差別很大,這就涉及到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為好多的買家是無法辨別哪些商品質量有問題,而哪些是沒有問題的。這就需要相關部進行最低限價,低于某些成本價格的商品是不可靠的,由此先進行一輪篩選,從而可以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4.網絡信息安全的規制:網絡信息的安全問題,最主要的是網絡病毒、黑客、泄露個人隱私等問題。是否能夠通過有力的規制保障信息的安全,成為互聯網,尤其是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實際上,有關信息安全方面的規制,仍有很多未解決的問題:一是每個國家的法律規定之間差別很大,還有司法管轄權的問題;二是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的控制和壟斷,美國等國家擁有強大的技術優勢,利用技術手段來竊取別人的機密,而且限制關鍵性加密技術的出口;三是網絡方面相關的立法滯后,法律的漏洞形成了網絡犯罪無法可依的處境,不能有效懲罰罪犯。
五、結語
在我國,建立互聯網電子商務領域規制的體系,一定要充分研究我國電子商務所處的階段,并且要把促進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與對電子商務的規制二者緊密地結合起來。電子商務領域的規制需要相關各方的積極參而與不應該只是規制者自己單方面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