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本地區農業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瓶頸問題,從政府相關職能轉變、農村信息化水平提升、物流體系重組、人才培養培訓及引進等方面提出了創新發展農村電商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電子商務;農村;發展;對策
一、轉變政府相關涉農職能,建章立制保障電商業務健康發展
目前湖南省整個農業市場存在區域性、季節性、結構性問題,追其主要原因是小農經營與“大流通”格局的不匹配。由于產品結構市場化不夠,生產、加工及其流通信息不順暢,產品物流網點及設施沒有對接上大市場的節奏和需求狀況。而電商模式卻能為產品流通帶來有效平臺。所以各級政府的涉農部門要主動承擔相應職能。具體來說,首先,各職能部門要主動作為,從農村經濟的總體發展規劃上,強調電子商務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強化宏觀調控,出臺文件重點支持。即利用稅收減免等指揮棒,促進農業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其次,要扶持涉農公司依托電商平臺開展相關業務;最后,要設立專項經費投入農業電商技術的推廣與研究,全面普及電商技術,積極發張農業電商業務。
二、加大電商領域資金投入,構建暢通物流體系
暢通的網絡是農村電商快速成長的基礎,農業電商有賴于農村信息化水平的高低。
1.要拓展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功能。由于各地經濟的不平衡發展,造成省內農業生產層次有較大差異,洞庭湖周邊普遍成長性好,湘西片區則發展慢。所以對不同地區要有針對性地為其解決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而在經濟較為活躍的片區,要加大互聯網信息化水平方面的提升工程,切實逐戶解決農民上網難題,提升大部分農民的網絡意識。
2.要提升農村信息技術水平,切實享受到互聯網上的高質量信息。要成立專項攻關小組,實地研究與優化農業信息與網絡技術。如強化數據挖掘、涉農數據庫等的釆集技術等等。尤其要積極開展跨平臺數據庫、遠程診斷技術的應用,為農民共享價值高的信息提供保障。
3.要以利用率提升為出發點,強化信息服務意識。我省農村電商網絡普遍處于“通卻不常用”的現狀。覆蓋率顯示我省網絡已較為普及,可關鍵是怎樣使農戶能更快速、低成本地收獲信息。
三、努力培養培訓一批專業隊伍,服務農村信息化發展
培養培訓農業信息化隊伍是促進農業電商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現今我省電商的普及速度很快,為我省農業經濟提供了活力,電商對期待著不僅有專業的電商常識還熟悉農業經營的綜合型信息化人才,可目前這類人員非常短缺,乃至變成了我省農業電商行業顯而易見的缺陷,因此要做好規劃快速解決這一瓶頸問題。農業電商本來就不太為當地農民接受和認同,如缺乏專業的隊伍促進其發展,則農村電商業務的推進將“難于上青天”。所以要從全面普及農民信息化素質上下功夫,將農民懂電商、善經營的素質提升作為戰略問題來解決。
1.要積極利用本省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的培訓教育基地,培養農業電商應用人員。要積極動態優化專業設置,支持各高職院校尤其地方院校積極培養輸送涉農科技與電商人才,一批涉農院校要開設農業信息化課程或專業;應制定激勵措施,積極倡導電商專業畢業生主動來農村鍛煉,開展電商扶貧工作,切實促進農業電商業務的快速成長。
2.針對農業信息服務人員開展強化任務或項目式的專項培訓,用心打造一批在農業電商領域有創新能力的專業團隊。也應加大政府涉農管理隊伍的培訓,以強化各級農業信息中心建設為抓手,逐步優化農業電商信息化培訓渠道,分批培訓電商信息員,強化其傳播信息實際能力的提升。
3.強化農民信息意識與能力的培訓。農民畢竟農業電商業務的真正主體,其信息意識及水平的好壞與農業電商能力的高低密切相關。要規劃中長期的培訓任務,逐年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和接納科技的意識及運用水平;并對他們逐步開展信息技術及電商常識的灌輸,促使他們真正領會電子商務的作用和操作技能,最終能主動在網上挖掘有效信息、開展電商交易。
四、統籌基礎資源,構建便捷的農產品流通網絡
1.要通過媒體等多渠道宣傳工作,全面增強我省農民對農產品物流的關注。當前有許多人對現代物流還很不熟悉,缺乏物流意識,甚至存在錯誤認識,對要花大力氣構建農產品物流網絡更是持反對態度,總之是不重視不關注。所以,當前要解決的突出問題是提高物流意識,,要發揮省內高等院校、行業組織和政部門的主導作用,開展現代物流宣傳與培訓工作,利用各種途徑開展短期培訓,提高農民對物流設施建設的認同度。
2.要協調統籌農業物流的科學規劃與逐期建設工作,要實現現代物流業的良好務必要對其開展中長期設計和建設,所以,各涉農部門要強化調研,吸納成功經驗,盡早規劃好物流業總體建設藍圖。
3.吸收各類資金加速物流設施建設步伐。當前各地需要農業物流設施的投入資金總量較大,而我省經濟水平不高,各級政府財政較為緊張,僅僅依托政府投入解決不了資金問題,所以,首先要積極申請國家資助,,還要創新投融資機制和設施運營模式,切實吸納社會資本融入物流業。
五、扶持涉農組織自建電商平臺
自制電商網絡必然促進交易機會的增多。要主動扶持更多的涉農組織、涉農中介自主、聯合組建商務網站,支持他們嘗試各種交易辦法,使我省農業電商的交易模式實現多樣化發展,逐步引進周邊地區馮睿客商依托平臺開展有效交易。再有應積極助推農業電商中介組織的成長。中介組織能把市場實時信息推送到電商服務企業交易平臺,并把市場信息反轉給農戶,從而實現快速結算和配送服務。
參考文獻:
[1]方芳,黃菁.湖南省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研究[J].湖南商學院學報(雙月刊),2013(12):82-87.
[2]白雪.農業電子商務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5):15.
作者簡介:陳慧芝(1978- ),女,湖南株洲人,工商管理碩士,會計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營銷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