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當前P2P網貸行業的發展現狀為基礎,結合近年的熱點跑路事件與其原因,對P2P行業的市場發展狀況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化解公眾因為信息不對稱對P2P的誤解,并提出相應的方案對策,以促進互聯網金融的規范發展。
關鍵詞:P2P網絡借貸;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借貸監管
一、前言
P2P網絡借貸是隨著當前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和民間借貸的繁榮而逐漸興起的一種新型金融服務模式,其實質仍屬于小額民間借貸,方式靈活,手續簡便,為個人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和融資便利,是現有銀行體系的有益補充,有助于促進金融結構的完善。提及P2P借貸,很多的人會跟“網絡欺詐”“跑路”這樣的負面字眼聯系起來,對P2P存在著諸多的不理解,甚至是誤解,由于網貸平臺建立門檻低,監管較弱。7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委發布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讓P2P終于有章可循,又一次把互聯網金融推到了風口浪尖。
二、P2P網絡信貸產生與發展
P2P本質上是連接個人借貸雙方的第三方網絡平臺,是網絡上的溝通變得更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間商,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更大的方便。
關于P2P網絡借貸平臺的起源,目前比較認可的有兩種說法,一是尤努斯教授,另一個是英國的Zopa,隨著貸款行業的不斷發展,也有很多企業在小額貸款里脫穎而出。自首個P2P網貸平臺出現以來,美國Prosper在2006年2月成立,德國Smava在2007年2月成立,然而2006年4月,中國首家P2P網貸平臺宜信公司也正式成立,這種新型的網絡信貸模式在世界范圍內發展迅速并呈現廣闊的發展前景。原本起源于歐美發達市場經濟的P2P網絡信貸,如今在中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迅猛勢頭,截止2014年年底,我國已經超越英美,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P2P網貸市場。
三、P2P網絡信貸的發展模式
(1)信息中介平臺模式。這種模式風險較低,它的特點主要是投資者的資金沒有任何形式的擔保,風險完全由投資人自負;完全基于線上的信用評審體系不能確保借款人信息的真是有效。(2)小貸公司線上模式。該模式與其他兩種模式相比,風險居中,主要是放貸杠桿無限制,平臺風險大;連帶擔保機構或個人的資產實力狀況不明。(3)債券轉讓模式。此種模式風險較高,平臺資金壓力大,個人賬戶風險集中,有資金池的嫌疑。
四、P2P網絡信貸存在問題分析
1.P2P借貸行業法律法規的缺失。互聯網金融行業,尤其是P2P行業,一直因為沒有經營門檻和標準而魚龍混雜,甚至有些問題平臺本身就是為了詐騙。截止今年4月末,市場上活躍的P2P平臺已超過1800家。與此同時,問題平臺數量激增,P2P平臺經營不善、不合規、道德風險等問題嚴重。行業發展的亂象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參與者雙方的信心。
2.網絡監管難度較大。一方面,借貸雙方信息的真實性難以監管,網絡信貸環境的虛擬性導致難以去評估借貸雙方資產狀況和信用狀況,網絡信貸的匿名性和隱蔽性使得監管機構難以監管資金的流向的安全性。另一方面,P2P網貸發展不健全,行業行規缺乏,員工素質參差不齊等等一系列問題都難以進行監管。
3.個人信用體系的不健全。我國P2P網絡借貸未來的發展面臨著個人信用體系不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缺失和行業性較差等障礙, 此外,網貸平臺對個人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五、P2P網絡信貸發展對策建議
1.對于投資者。市場上P2P理財公司眾多,產品各不差異,收益率也不一樣,建議投資者在選擇產品時能理性的謹慎的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產品,同時,在選擇P2P公司時一定要多走動,多調查,選擇有正規資質,規模較大,信譽較好的公司進行辦理業務,以保障投資者的資金安全。
2.對于政府。目前,《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出臺,對于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眾籌等互聯網金融業態都詮釋了明確的定義,是互聯網金融發展歷史商的里程碑事件,讓真正有實力、模式健康、運營規范的企業更好地服務市場、保護投資者,同時讓不合格的企業被淘汰。但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任重道遠,仍需政府加強監管力度,出臺更多規范性的法律法規,將監管規則進一步細化,對于那些有問題的平臺給予沉重的打擊,更好促進金融創新,促進P2P網貸平臺的規范發展,更好的作為銀行體系的補充功能,鼓勵P2P網貸平臺的理念創新、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
3.對于P2P網貸平臺。P2P網貸平臺要強化對自身風險的控制,組建風險評估小組,進行信用評級;要實行“實名制”注冊,審查開戶人的身份證明文件并確認真實性后才同意開戶,對其所進行的金融交易進行實名記錄,建立個人和企業的信用資料庫,合理劃分信用等級,加強管理;提高自身平臺的盈利模式,開展新的業務范圍,積極創新。
4.對于商業銀行。對商業銀行而言,既要按照銀監會要求,防范民間借貸風險向銀行系統的轉移,亦應關注其中的業務機會,積極開展對P2P網絡借貸平臺的資金監管服務。
六、P2P網絡信貸發展前景
P2P網絡信貸模式發展的必要性和存在性是不可置疑的,雖然目前來看,P2P網貸發展存在不少問題,但發展勢頭良好。國家關于《指導意見》的出臺更是對互聯網金融,對P2P的肯定與接收,此項規則的制定有諸多強力部門參與,說明中央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相當重視。任何一個新事物的出現,都會有不完善的過程,正如當時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一樣,會存在很多爭議,被冠以洗錢,非法集資的帽子,時至今日,第三方支付平臺已得到國家及大眾的認可,P2P網貸是理財的新趨勢,前景廣闊,發展迅速。
參考文獻:
[1]張正平,胡夏露.P2P網絡信貸:國際發展與中國實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13(03).
[2]錢金頁,楊飛.中國P2P網絡借貸的發展現狀及前景[J].金融論壇,2012(01).
[3]廖愉平.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及其風險監管研究——以P2P平臺、余額寶、第三方支付為例[J].經濟與管理,2015(03).
作者簡介:侯超慧(1991- ),女,漢族,河南新鄉人,河南大學經濟學院2012級本科生,金融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