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植物新品種名稱的特征和法律作用

2015-08-18 09:49:07侯仰坤
知識產權 2015年9期
關鍵詞:植物

侯仰坤

論植物新品種名稱的特征和法律作用

侯仰坤

內容提要:植物新品種名稱是構成植物新品種權的必要條件之一,也是近年來侵犯品種權的重要環節。由于立法中缺失基于品種名稱設立的專門性權利,使得現實中針對品種名稱實施的侵權行為非常普遍和猖獗。當前,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農業生產科研等相關部門,對于植物新品種名稱與品種名稱的關系,以及品種名稱自身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還存在模糊認識,有必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厘清并進一步加以有效地利用。

品種 品種名稱 植物新品種 植物新品種名稱 法律作用

近年來,在我國的種子市場中,生產銷售各類假冒種子的違法行為猖獗,這種違法行為主要包括兩類:一是假冒他人知名種子名稱的侵權行為,這種侵權行為在種子行業中被普遍地稱為“套牌”行為,它已經成為我國種子市場中最主要的侵權方式;二是任意編造具有欺騙性的種子名稱以擴大銷售的違法行為,例如,對于某一種子,政府有關部門審查確定的種子名稱是C,但是該種子的權利人或者經銷商為了擴大銷售,可能在銷售中就私自把名稱變為“新C一號”、“改良C特一號”、“太空一號”等。

對于“套牌”行為來說,典型的方式就是以A種子冒充B種子,然后以B種子的名稱對外銷售。在具體侵權行為中,又包括以下幾種方式:(1)直接以A種子假冒B種子,然后以B種子的名稱對外銷售A種子。(2)以與B種子的名稱相近似的名稱銷售A種子。(3)在B種子名稱上增加“新”、“優良”、“優質”等字樣來銷售A種子。(4)以與B種子的外包裝相似的包裝,以及與B種子名稱近似的名稱來銷售A種子。

上述情況說明,在種子市場中,種子的名稱已經成為各類違法人員實施違法行為的突破口,以及他們實施違法行為的重點對象。而相比之下,無論是《植物新品種保護國際公約》(簡稱UPOV公約),還是我國現行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相關的法律規定,都缺乏對植物品種名稱專門的保護條款,由于這種立法上的漏洞,在客觀上給各類違法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因此,對于植物新品種名稱自身的特征,其所能發揮的法律作用,以及與其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就顯得十分必要。

一.植物新品種名稱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植物新品種名稱”(denomination of the new variety)是UPOV公約(以下除了特殊標注出公約的年份以外,都是指1991年的公約文本)中使用的一個法律概念,但是在公約中并沒有對這一概念作出一個明確的定義。根據公約中對于這一概念的規定和要求,可以把這一概念概括為:植物新品種名稱是植物新品種唯一法定和世界通用的品種名稱。對于這一概念的理解,需要了解以下相關概念和內容。

(一)植物的分類等級和“種”(物種)的含義

按照傳統的生物分類等級,從高到低,植物的分類等級依次是界 → 門 →綱 →目 →科 →屬→種,共七個等級。其中,“種”也被稱為“物種”,它是最基本的分類單元。植物分類的依據主要是植物自身的生物學特征。

以牡丹和玉米為例,在植物分類上,牡丹屬于植物界( Plantae)→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虎耳草目(Saxifragales)→ 芍藥科(Paeoniaceae)→ 芍藥屬 (Paeonia)→ 種:牡丹(P.suffruticosa)。

而玉米屬于植物界(Plantae)→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單子葉植物綱(Liliopsida)→ 禾本目(Poales)→ 禾本科(Poaceae)→ 玉米屬(Zea)→ 種:玉米 (Zea mays L.)。

由此可見,在植物分類上“種”是最低的一級分類單元。另外,不同“種”的植物其分類序列不同,這樣就能確保不同“種”的植物在分類中不會出現明顯的差錯。同時,處于分類最低單元“種”的牡丹完全具備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虎耳草目、芍藥科和芍藥屬的基本特征,否則它就不能被列入到這一分類序列中。同樣,玉米作為“種”也完全具備植物界、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目、禾本科和玉米屬的基本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知道“牡丹”與“玉米”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因此,“種”是人們用來區分不同物種的基本單位。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不同“種”的生物之間在自然狀態下保持著相互之間生殖上的隔離性,即在自然狀態下,即使把牡丹和玉米栽培在一起,兩種植物也不會雜交,不會繁殖出新的牡丹和玉米的混合植物來。

(二)“品種”的含義和特征

隨著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為了不斷改良農業生產以及改善自身生活水平,開始利用自己掌握的農業生產技術對不同的植物進行有目的的改造和改良,目的是讓被改良的植物能夠逐漸生長出其自身不具備的優良形狀,或者進一步改善已有的優良性狀,并且使這些優良性狀能夠長期保持下來為人類服務。在農業生產中,這一工作主要是由育種工作者完成的,而且早已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科——育種學,也形成了一種專門的產業——種子產業。

當前,在世界范圍內,利用不同“種”的植物培育出新的“物種”并在農業生產上進行推廣應用的例子并不多,人們主要專注于在同一“種”內,利用各種育種技術培育出具有新的生物學性狀或者農藝性狀的新事物來。例如,人們經常見到的黃瓜,在形狀上就有細長型和粗短型之分,它們屬于同一個“種”(黃瓜),“細長型黃瓜”和“粗短型黃瓜”就是黃瓜的兩個不同“品種”,當然還可以培育出更多的黃瓜品種。

在法律上,對于“植物品種”(variety)規定了專門的含義,其內容是當這個群體(如細長型的黃瓜)中的個體都能夠表現出比較一致的新特征(都是與原有黃瓜不同的細長型的黃瓜),而且這些特征經過幾代的繁殖都能保持不變時,這一新的群體就被稱為一個“植物品種”。

由此可見,在一個“種”中,人們可以有目的地選擇和培育出多個不同的“品種”。當然,有的“品種”能夠被用于生產,改善人們的生活,而有的“品種”則由于自身的特點不能被應用于生產。

(三)品種名稱的特征及含義

有了對“品種”的認識后,再來分析一下“品種的名稱”問題。

例如,如前所述,玉米是一種人們熟悉的糧食作物,在植物分類上是一個“種”。2105年5 月1日,我國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公告的授權玉米新品種就有41個,比如品種權屬于美國先鋒公司的玉米新品種“先玉420”、“先玉508”、“先玉696”;品種權屬于美國孟山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B8810Z”,“D3525Z”、“D0508Z”;品種權屬于青島農業大學的“萊農糯10號”等①中國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品種權授權公告》,[EB/OL].http://www.cnpvp.cn/Detail.aspx?k=1062&itemID=1, [2015-05-24/2015-05-25].。其中“先玉420”等名稱就是每一個具體品種對應的名稱,被稱為品種名稱。由于這些品種都已經滿足了獲得植物新品種權的條件,被授予了品種權,因此,這些品種名稱也已經是植物新品種的名稱。

在植物分類學上,由于“品種”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而且數量龐大,特別是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出于研究和生產管理的需要,都不得不把其列入分類系統中,讓其占有一席之地。這樣,在分類上就把“品種”列為了一個獨立的分類等級,位列“種”之下。需要說明的是,在植物分類學中,在“種”之下原有一個分類等級是“亞種”,從邏輯上來說,其分類順序應當是:“種”→“亞種”→“品種”。但是,由于“亞種”與“品種”的界限難以把握,而且沒有單獨保護植物亞種的法律,所以在申請植物新品種權時,都以“品種”的名義進行申請。客觀上,在有關植物新品種保護的法律中,分類等級變為“種”→ “品種”。只是在分類的學術研究和具體育種工作中還有人在使用“亞種”這一等級概念。

由此可以看出,“植物品種”和植物的“種”都是分類學上的概念,在相互關系上,從一個“種”當中可以培育出幾個、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不同的品種。培育這些品種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改善農業生產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在農業生產上,通過采用優良的新品種,以達到提高產量、提高品質、抗干旱、抗病蟲害、抗倒伏等目的。以我國為例,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范圍內基本更新過四代優良新品種,有的地區更新過更多的新品種,平均提高糧食產量40%左右,足以證明優良品種的重要作用。人們所熟知的我國水稻之父袁隆平通過培育優良水稻新品種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的事例更能說明這一點。

從使用的角度來看,人們給不同的“品種”分別確立一個獨立的名稱,這一名稱就是“植物品種的名稱”,簡稱品種名稱(variety denomination),其最基本的作用就在于使得人們在利用不同的品種時能夠把它們區分開,不至于混淆。

近年來,隨著各種先進育種技術的發展,每年培育出的植物品種的數量正在逐漸增大,這就需要通過立法手段來規范對植物品種進行命名的問題。對此,UPOV公約中對申請品種權的植物品種名稱的命名要求進行了明確的規范,與此相對應,各個UPOV公約成員國也都在本國植物新品種保護的立法中規定了相應的內容。我國除了在《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2013年修訂)、《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2008年修訂)、《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細則(林業部分)》(1999年)中對植物品種名稱的命名要求做了規定以外,2012年4月15日又專門頒布實施了《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這樣就從立法上明確規定了品種名稱的命名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各類立法雖然對“品種名稱”的命名行為進行了立法規范,但是由于未在“品種名稱”之上設立合適的法定權利,導致合法有效的“品種名稱”一再受到侵犯,而“品種名稱”的所有人利用現有的法律規定卻難以有效地制止這種侵權行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二、“植物品種”及其名稱與“植物新品種”及其名稱的區別

在農業生產和不同專業的學術研究中,人們經常會遇到和使用“植物品種”(簡稱品種)、“植物新品種”(簡稱授權品種)、“植物品種名稱”(簡稱品種名稱)、“植物新品種名稱”(簡稱授權品種名稱)等概念,但是由于學科專業不同,在很多情況下容易把這些概念混淆,并且交叉地進行使用。而在法律上,它們的法律含義和法律作用都是不同的。因此,為了進一步分析和了解“植物新品種名稱”的法律特征和法律作用,有必要首先厘清上述相關概念的特征及其相互關系。

(一)“植物品種”與“植物新品種”是不同學科中的概念

首先,“植物品種”是植物分類學上的概念,雖然在UPOV公約中也對“品種”的概念給予了界定,但這是對植物分類學中已經存在的“品種”概念的應用。而“植物新品種”則是一個法律中的概念,它完全是由UPOV公約創造而來,在植物分類學中是不存在的。

其次,從范圍上來說,植物新品種屬于植物品種的一部分。對于植物品種來說,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品種能夠通過申請和批準成為植物新品種,并獲得植物新品種權(以下簡稱品種權),還有很多品種并不能成為植物新品種,也沒有品種權。除此之外,那些已經獲得品種權的品種,在品種權到期以后,它們又成為沒有品種權的品種。由此可見,植物品種 = 受品種權保護的植物新品種 + 不受品種權保護的品種。從數量上來說,不受品種權保護的品種數量遠遠大于受品種權保護的品種數量。

第三,“植物品種”與“植物新品種”并不僅僅差在一個“新”字上。從文字上來看,“植物品種”與“植物新品種”之間只相差了一個“新”字,因此很容易從邏輯上把“植物新品種”理解為是“植物品種”中“新”培育出來的那部分品種,也就是在時間上是“新”的品種。實際上,這種理解并不符合兩個概念的含義,而且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是錯誤的。原因就在于如前所述,“植物品種”是一個分類學上的概念;而“植物新品種”是一個法律上的概念,兩者誕生和存在的依據不同。對于“植物品種”來說,它的誕生和存在完全是基于一種客觀事實,即因為現實中有了某一新培育出來的“植物品種”這種事物的存在,人們完全基于它的客觀存在而承認它,并且給它確定一個名稱以便區分已經存在的其它植物品種。植物新品種則完全不同,雖然它也體現著植物品種的一些分類學上的特征,但是它更多體現的是法律上的特征,例如,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中對“植物新品種”的定義為“是指經過人工培育的或者對發現的野生植物加以開發,具備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并有適當命名的植物品種。”這一定義的內容是與UPOV公約中有關植物新品種的要求基本一致的,也可以說這是當前所有UPOV公約成員國都在采用的定義。從這一定義中可以看出,對于植物新品種有六項基本的要求,即“人工性”、“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穩定性”和“命名”,只有全部滿足了這六項內容才可能被認定為植物新品種。這種條件不僅是法律明確規定的,而且認定主體和程序也是法定的,認定的結果就能產生特定的法律效果,因此說植物新品種體現出一種法律屬性。同時,這種法律屬性還體現在對于某一品種來說,即使客觀上它已經完全符合了上述全部六項要求,但是,由于檢測手段和人們對于某些內容認識上的錯誤和偏差,也可能得出不符合植物新品種要求的錯誤結論,從而被錯誤地排除在植物新品種的范圍之外。

同時應當指出的是,這里的“新”的含義既不同于《專利法》中“新穎性”的含義,也不同于人們日常生活中“新舊”的含義,它也完全是一種法律規定出來的“新”的含義。例如,在UOPV公約1991年文本中明確規定:從提交品種權申請之日算起,如果申請人為了商業目的已經生產銷售了該植物品種,那么,只要在提交申請的國家進行這種商業利用活動的時間未超過一年,或者在國外未超過四年,對于樹木或者藤本植物來說未超過六年,這一植物品種在法律上都仍然具有“新穎性”(Novelty),屬于新品種。

而對于一個普通的植物品種來說,除了它必須是經過人工培育的以外,并不要求它具有“新穎性”。對于品種的“命名”,以及“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簡稱三性)也并不要求必須達到UPOV公約中對植物新品種規定的標準。

(二)“植物品種名稱”與“植物新品種名稱”的區別和聯系

從邏輯上來說,植物品種名稱與植物新品種名稱應當分別是植物品種與植物新品種的延續,即用于植物品種上的名稱屬于植物品種名稱,用于植物新品種上的名稱屬于植物新品種名稱。由于植物新品種屬于植物品種的范疇,因此植物新品種名稱也屬于植物品種名稱的范疇,四者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圖11

由上可以得出:植物品種 = 植物新品種 +非植物新品種(一般植物品種);

植物品種名稱 = 植物新品種名稱 + 非植物新品種名稱(一般植物品種名稱)。

在上述討論中已經指出植物品種與植物新品種的法律屬性不同,那么,植物品種名稱與植物新品種名稱的屬性是否相同呢?

在UPOV公約中,直接規定和使用的是品種名稱(variety denomination)的概念,并且對這一概念的基本含義和保護方式做了規定。同時,UPOV公約中也明確規定,無論所申請的品種權能否得到批準,或者已經批準的品種權是否被撤銷、提前終止,或者宣布無效,都不影響申請這一品種權的品種所具備的品種名稱的自身存在和法律效力。我國法律中對于UPOV公約這一條款所做出的立法規定是授權品種的名稱在該品種權無效后仍然必須使用,不能隨意更改。需要說明的是,雖然UPOV公約在上述條款中明確規定了用于申請品種權的品種名稱即使在未獲得品種權,或者品種權無效的情況下,仍然應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并未明確規定這種法律效力的最低標準和基本內容,從而使得“品種名稱”沒有自己獨立的“權利”存在。

UPOV公約中也明確規定,“品種名稱”必須要經過政府的審查注冊(registered)才有效,而一個“品種名稱“能夠獲得注冊的基本條件是:(1)必須能夠讓使用該名稱的品種借助該名稱就能夠明確地區別于其它品種。(2)正常情況下不允許只用數字組成品種名稱。只有在特定背景下使用的特定品種,才允許只使用數字組成名稱,但是能夠被其他人識別出這一數字名稱指向的特定品種。(3)品種名稱不能讓人們對這一品種的生物學特征、親本特征、社會應用價值,以及育種者身份產生誤導或者混淆。(4)品種名稱不能侵犯他人的在先合法權利,例如商標權、著作權、地理標志等法定的權利。(5)不能使用同一個“種”或者近似“種”當中已經使用的相同或者相似的品種名稱。(6)品種名稱一旦獲得注冊以后,在該品種上只能使用該品種名稱,而且必須使用該品種名稱,不論該品種是否享有品種權。(7)一個品種只能有一個合法的品種名稱。

一旦滿足了上述基本條件之后,這一品種名稱就符合了品種名稱的法定條件,這一名稱一旦獲得注冊就是該品種的通用名稱(generic designation),也是唯一的合法的品種名稱。由此可見,“品種名稱”也是經過法律設定條件并進行注冊和審批的結果,因此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客觀事實,而是一種法律綜合行為的結果,因此“品種名稱”具有法律的屬性,是與“植物品種”的客觀屬性不同的。

對于“植物新品種”來說,它自身就是一種法定的結果,它屬于植物品種,但與一般的品種名稱相比,對它的名稱還有額外的要求,這種要求主要是:(1)“植物新品種名稱”除了接受提交品種權申請的國家審查和注冊以外,還需要把這一名稱提交給UPOV所有成員國進行審查和注冊。截至2015年5月,UPOV共有成員國116個②Upov. Convention Nitifications. http://www.upov.int/up玉米是一種人們熟悉的糧食作物,在植物分類上是ovlex/en/notifications.jsp, 2014-7-10/2015-05-24.,如果在所有的成員國中,有任何一個成員國經過審查發現這一品種名稱不符合該國的法律規定,則該品種名稱就需要更換,更換以后的新的品種名稱也必須經過全體UPOV成員國的審查和同意注冊才有效。(2)在UPOV所有成員國生產經營該品種時都必須使用經過批準的品種名稱,即使該品種已經不受品種權保護以后也應如此。品種名稱與植物新品種名稱的這種關系可以用圖2展示出來,為了敘述方便,把非植物新品種稱為一般植物品種,把非植物新品種名稱稱為一般植物品種名稱。

圖2

從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UPOV公約中所規定的“品種名稱”(variety denomination)的概念并不同于我國的“植物品種名稱”的概念,實際上對應的是我國的“植物新品種名稱”的概念。

對于植物品種名稱的相關問題,我國近年的立法中也給予了一定重視,并在立法中進行了一定的探討和規定,例如,我國農業部頒布實施的《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2012年),雖然名義上只是針對“植物品種名稱”做出規定,但是卻在條文中明確規定:一個農業植物品種只能使用一個名稱;并且規定在農作物品種審定、農業植物新品種權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中都只能使用獲得審批的該品種名稱。可以看出,這一立法目的在于統一和規范品種名稱,避免一個品種多個名稱,以及可能出現的圍繞這一品種假冒和編造出其它名稱問題。但是,如果分析就會發現,由于未能區分“植物品種名稱”與“植物新品種名稱”,實際上這一規定存在著內在的缺陷和不足。

首先,農作物品種審定的對象是“植物品種”,而不是“植物新品種”。雖然“植物新品種”也可以申請審定,但是還有不少是未獲得品種權,或者并未去申請過品種權的一般植物品種,它們的品種名稱很可能就難以達到“植物新品種名稱”的條件,或者在品種名稱審查注冊時并未經過UPOV全體成員國的審查和注冊。與此相同的是,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中要求使用的也是“植物品種”名稱,而不要求達到“植物新品種名稱”的要求。這樣,在農業品種審定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審定中,對于品種名稱的要求都未達到“植物新品種名稱”的條件和要求,在這種情況下,規定利用這一品種名稱直接作為“植物新品種名稱”顯然不夠科學。也就是說,一些只是通過我國審查注冊的品種名稱,可能并不能通過UPOV全體成員國的審查注冊,一旦需要更換名稱,那么,已經在農作物品種審定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中使用的品種名稱也應當隨之更換。由此可見,我國《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的規定應該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以便與UPOV公約的相關規定相銜接。

三.植物新品種名稱的法律作用

按照UPOV公約中對植物新品種名稱的定位和規定,植物新品種名稱的法律作用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對植物新品種的標示和指示功能

在本質上,植物新品種名稱是一種事物的名稱,即“稱謂”,基本的社會功能就是讓人們利用這一名稱與某一具體的事物對應起來,建立一種一一對應的指代關系。

(二)對其它相同和近似品種名稱的排斥功能

按照UPOV公約的規定,同一個“種”或者相近“種”內的不同品種之間,品種的名稱不能相同或者近似,以免引起混淆。而在品種名稱申請注冊的程序上實行的是在先注冊原則,按照這一規定,在先注冊的品種名稱就能排斥在后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品種名稱的注冊。這種相似性除了文字上的相似性以外,還包括讀音上的相似性。我國《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2012年)對此做了相同的規定,并且規定了詳細的要求。

(三)以在先權利的身份對后續相關權利的排斥功能

在UPOV公約中,還明確規定申請注冊的品種名稱不能侵犯其它在先的權利,這種在先的權利包括他人的商標權、著作權、地理標志、商號、他人的姓名權等在先權利類型。同理,一旦植物新品種名稱獲得注冊后,特別是使用這一名稱的植物新品種獲得品種權以后,在后申請的商標權、地理標志、商號,以及著作權,也都可能侵犯在先的植物新品種名稱,從法理上來說,在這種情況下,該品種權人也應當有權依法進行維權,禁止后續侵權行為的發生。只是在當前的情況下,由于包括UPOV公約在內的各類立法中還都沒有基于“品種名稱”設立專門的權利,從而使得“品種名稱”所有人難以有效地憑借“品種名稱”取得權利,獲取正當的利益,制止各種侵權行為。在現有的法律體系中,更多地只能借助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來打擊對“品種名稱”的侵犯。

(四)對品種權的獲得、存在、使用和保護的功能

植物新品種名稱對品種權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階段:一是在品種權的申請和批準階段;二是在品種權的存續階段;三是在品種權的保護階段。

1.品種權獲得批準的必要條件之一

按照UPOV公約的規定,植物新品種名稱是獲得品種權的五項基本條件之一,因此對于品種權的獲得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根據我國現行《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2013年修訂)的規定,在我國獲得品種權除了上述五項基本條件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必須遵守的條件就是提交申請的植物新品種必須是在我國公布的植物種類保護范圍之內,凡是不在這一保護范圍之內的植物新品種,在我國都不能獲得品種權。截至2015年5月,我國農業部從1999年到2013年共公布了九批能夠受到保護的植物屬或種的名錄,我國國家林業局從1999年到2013年已經公布了五批能夠受到保護的植物屬或種的名錄。

我國之所以這樣做,從法律上來說,是由于我國目前加入的是UPOV公約1978年文本,還沒有加入UPOV公約1991年文本。根據1978年文本的規定,可以對能夠保護的植物“屬”和“種”劃定一個保護范圍,只有屬于這一保護范圍內的植物種類才能申請品種權,不屬于這一保護范圍的植物種類,即使培育出了新的植物品種也不能申請品種權。

應當說明的是,這種規定完全是一種人為的規定,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育種和檢測技術上的原因,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妥協和權宜之計。按照UPOV公約1991年文本的規定,應當對所有種類的植物都進行保護,也就是說,只要培育出了符合植物新品種條件的植物品種都能夠申請品種權,這就看出UPOV公約1978文本在這一問題上的歷史局限性。

按照UPOV公約中的規定,在提交品種權申請時應當同時對該品種的名稱申請注冊,先有接受品種權申請的國家進行審查,審查通過以后,再提交給UOPV公約所有成員國進行審查和注冊。顯然,這種審查和注冊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在這一過程中隨時都有可能被有的成員國駁回,需要另行提交新的品種名稱。因此,在品種權申請國提交的品種名稱往往都是暫時的品種名稱,等待UOPV公約所有成員國都審查和注冊以后才能作為正式的品種名稱。例如,在我國農業部2015年5月1日公布的《品種權申請公告》中,一批通過初步審查的申請品種權的水稻新品種的名稱都是用的“品種暫定名稱 ”這一稱呼,如公告中的水稻植物新品種品種暫定名稱“千香糯”(公告號CNA012772E);品種暫定名稱“金稻800”(公告號 CNA012776E);品種暫定名稱“品兩優3 1 4”(公告號CNA012788E)等③中國農業部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品種權申請公告》(總第95期),[EB/OL],http://www.cnpvp.cn/?id=1,2015-05-24/2015-05-25.。

但是,一旦通過了UPOV公約全體成員國的審核注冊后,植物新品種的名稱就成為這一品種的法定名稱,并隨著品種權一起對外公告。從公告之日起,這一植物新品種在UPOV全體成員國內都只能使用這一品種名稱,即使品種權已經無效,這一名稱也不改變。例如,我國農業部2015年5月1日對外公告的授權品種中,以普通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為例,已經獲得授權的小麥新品種的品種名稱都不再是暫時用名,而改成了正式名稱,這也是法定的品種名稱。如品種名稱“鄂麥596”(品種權號CNA20090316.6);品種名稱“陜墾6號”(品種權號CNA20090368.3);品種名稱“石新618”(品種權號CNA20090420.9);品種名稱“中麥349”(品種權號 CNA20090451.1)。

2.品種權得以合法有效存續的必要條件

按照UPOV公約的規定,在獲得品種權之后,如果發現已經獲得批準注冊的品種名稱不符合法律規定,從而要求品種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更換新的品種名稱,而品種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沒有更換新的合格的品種名稱,這一品種權將被撤銷。

與此相比,我國對品種名稱的使用做出了更加嚴厲的規定,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依據我國農業部頒布實施的《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的規定,如果在銷售農業植物種子時未使用公告過的品種名稱的,將按照生產、經營假劣種子處理。由縣級以上行政執法機關進行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里的刑事犯罪直接涉及“生產或銷售偽劣農藥、獸藥、化肥、種子罪”,最高可以判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當這一罪名難以確定,但是銷售金額超過5萬元時,可以按照“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進行處罰,最高可以處15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上述兩項罪名都可以并處罰金。

《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中同時規定:如果申請人在以同一品種申請農作物品種審定、農業植物新品種權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過程中,通過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獲取多個品種名稱的,除由審批機關撤銷相應的農作物品種審定、農業植物新品種權、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證書外,3年內不再受理該申請人相應申請。

3.保護品種權的重要環節

如前所述,近幾年來,“套牌行為”已經成為我國侵犯品種權的主要方式,這種侵權方式的核心就是侵犯植物新品種名稱,因此,依法保護好植物新品種名稱就成為有效保護品種權的重要環節和途徑。

雖然現有的立法中還沒有對品種名稱設立專門的權利,但是,從現實需要來看,應當對品種名稱設立專門性的權利加以保護,從而有效地制止侵權品種權的行為。

The denominations of new varieties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the right of new plant varieties, also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fringement of the right of new varieties in recent years.Because we lack special rights in the legislation which based on denominations of new plant , it has led to serious consequences for Infringement of breed name. At present, both in academia an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scientifi c research and other relevant departments, most people could not realize clear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ety denomination and name of new varieties, and the breed name’s important role,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se questions and further to effectively use them.

varieties; variety denomination; new varieties; denomination of new variety; legal infl uence

侯仰坤,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 副教授,法學博士,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第三人撤銷之訴研究》(13YJA820012)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植物
誰是最好的植物?
為什么植物也要睡覺
長得最快的植物
各種有趣的植物
植物也會感到痛苦
會喝水的植物
植物的防身術
把植物做成藥
哦,不怕,不怕
將植物穿身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老司机久久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免费|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19p|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a在线视频|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天堂成人在线|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国产欧美高清|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亚洲色图欧美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亚洲视频无码| 中国毛片网|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二区| 欧美激情综合|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漏水大喷|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人与鲁专区| 红杏AV在线无码|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欧美日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91视频| 综合色婷婷|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综合网址|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在线99视频|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99在线观看国产|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网站黄|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