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玲
大慶市第二醫院結核內科,黑龍江大慶 163461
針對MDR-TB患者,臨床治療時間相對較長,臨床治愈率較低,患者需要花費較高的經濟費用進行治療,患者于臨床表現出較高的病死率,在此種情況下,給結核病的預防以及控制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臨床患者一經確診后,患者臨床較易表現出緊張、抑郁以及悲觀等系列的消極心理,從而對患者的疾病恢復以及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為了研究有效方法提高MDT-TB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該研究針對2010年10月—2014年10月該院收治的118例MDR-TB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給予心理護理干預,最終在緩解患者消極情緒等方面,表現出顯著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118例MDR-TB患者。通過隨機數表法完成MDR-TB患者的隨機分組。在B1組的59例MDR-TB患者中,男39例,女20例;患者的年齡31~73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7.5±1.9)歲;患者的疾病病程為4~8個月,患者的平均病程為(6.5±0.9)月;患者的病灶表現為單個肺葉的患者23例,表現出雙肺葉的患者36例;其中病理性質表現出滲出的患者32例,表現為增殖的患者16例,表現出空洞的患者11例。在B2組的59例MDR-TB患者中,男40例,女19例;患者的年齡范圍為32~75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7.9±2.1)歲;患者的疾病病程為4~9個月,患者的平均病程為(6.9±1.1)月;患者的病灶表現為單個肺葉的患者26例,表現出雙肺葉的患者33例;其中病理性質表現出滲出的患者35例,表現為增殖的患者15例,表現出空洞的患者9例。對比兩組MDR-TB患者的一般資料,于臨床表現出均衡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針對B2組MDR-TB患者,臨床主要選擇常規護理的方法。主要對患者講解相關的疾病知識,針對患者提出的系列疑問給予耐心講解等[2]。針對B1組MDR-TB患者,臨床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配合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步驟包括以下幾方面。
1.2.1 對患者給予心理疏導 要求責任護士同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之間進行密切溝通,融洽護患關系,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況、患者的生理狀況以及患者的社會狀況進行認真評估。針對MDR-TB患者的主訴要求護理人員認真傾聽,選擇針對性方案給予心理指導治療,要求患者對自身心理進行合理調整,保持放松狀態,將患者的心理應激能力以及社會應激能力有效提高,確保患者可以保持輕松心態以及樂觀情緒面對疾病的治療。與此同時,鼓勵MDR-TB患者針對消極情緒進行充分宣泄,對患者內心產生的不良情緒進行有效糾正以及轉移。要求患者需要面對現實,保持平和心態,針對臨床治療過程中表現出的不良反應能夠以穩定的心態面對。要求醫院每周需要定期組織患有相同疾病的患者之間進行密切交流,通常為1~2次/周。使患者可以彼此進行內心感受的傾訴,在彼此傾訴過程中,對方給予必要的鼓勵以及支持,針對患者內心產生的諸多不良情緒進行有效緩解,能夠確保以平和心態接受臨床醫護人員的治療與護理[3]。
1.2.2 對患者給予情緒干預 要求患者適當進行放松訓練,護理人員針對MDR-TB患者認真講解進行心理調節的具體方法,將心情有效放松,主要選擇注意力分散以及注意力轉移的方法,例如要求患者看電視、聽音樂以及閱讀等。最終將患者的焦慮心態以及抑郁心態進行有效緩解[4]。
1.2.3 對患者給予認知干預 主要選擇開展講座以及發放宣傳冊等方法,使MDR-TB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針對疾病的相關知識、疾病的有關注意事項以及臨床治療重要性等可以有效了解。使患者可以有效了解MDR-TB疾病的發展以及疾病的轉歸同患者的心理刺激以及社會刺激存在密切的關系。對患者產生的錯誤認知進行準確糾正,針對治療過程中表現出的復雜性以及需要長時間治療等需要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針對耐多藥事實可以保持平和心態接受,針對患者提出的系列問題,要求護理人員需要認真傾聽并進行講解,使患者可以有效了解自身疾病的發展情況以及所選擇的臨床治療方法,最終將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有效提高[5]。
1.2.4 對患者給予行為干預 要求MDR-TB患者在飲食方面需要認真注意。應該進食高熱量、高維生素以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確保能夠睡眠以及休息充足。護理人員針對MDR-TB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其正確指導相關的隔離保護措施。患者針對日常生活可以進行有效規范,禁止隨地吐痰以及面向他人做打噴嚏動作等,禁止做吞咽痰液動作。適當進行相關的體育鍛煉,將自身機體抵抗力有效增加,要求需要長時間按照要求用藥治療[6]。
1.2.5 對患者給予社會支持干預以及家庭支持干預 社會支持以及家庭支持會對MDR-TB患者的心理狀態產生嚴重的影響,要求患者需要保持正常的社交。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針對人際關系能夠進行正確處理。對MDR-TB患者家屬認真講解給予社會支持以及家庭知支持,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被關心感,使患者能夠有效感受到親情的溫暖,最終能夠樹立信心配合醫護人員的臨床醫護工作,最終顯著提高臨床治療依從性,緩解內心消極情緒[7]。
對兩組MDR-TB患者的臨床治療依從性以及患者的抑郁情緒改善情況進行觀察。
該次研究中,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17.0 完成MDR-TB患者的臨床數據分析,選擇χ2檢驗以%形式表示計數資料。
在對兩組MDR-TB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B1組患者全部能夠按照醫囑用藥治療。B2組患者中,僅包括10例患者可以按照醫囑用藥治療,疾病復發的患者5例。B1組與B2組MDR-TB患者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B1組與B2組MDR-TB患者服藥依從性的臨床對比[n(%)]
兩組MDR-TB患者在住院時抑郁情緒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分別給予臨床護理后,在抑郁情緒方面,B1組MDR-TB患者表現優于B2組患者極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2 B1組與B2組MDR-TB患者住院時抑郁情緒的臨床改善情況[n(%)]

表3 B1組與B2組MDR-TB患者6個月治療后抑郁情緒的臨床改善情況[n(%)]
肺結核疾病的臨床控制,主要為了將傳染源有效消除。針對MDR-TB患者在進行臨床治療過程中,患者能夠按照醫囑用藥治療顯得至關重要,但是諸多MDR-TB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中,因為過度擔心疾病情況以及害怕受到他人的歧視,從而導致出現抑郁等系列消極情緒,最終導致臨床治療依從性一定程度的下降,從而對臨床治療效果產生嚴重的影響[8-9]。
通過對患者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對MDR-TB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認真講解疾病的相關情況以及臨床治療方法等,使患者對疾病的治療等綜合情況進行詳細了解,最終將MDR-TB患者主觀能動性有效提高,從而有效促進MDR-TB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復。
該次研究中,兩組MDR-TB患者分別完成臨床護理后,在臨床治療依從性以及患者抑郁情緒緩解方面,B1組優于B2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效證明心理護理的臨床干預價值。
總而言之,針對MDR-TB患者,臨床實施護理過程中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在提高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以及緩解患者抑郁情緒等方面可以發揮顯著效果,凸顯心理護理針對MDR-TB患者的臨床干預價值。
[1]楊建華,張茜,劉紅玉,等.支持性心理護理在耐多藥結核病病人的臨床應用與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3,47(27):92-94.
[2]侯雋.武漢市結核病防治所耐多藥結核病患者護理策略研究[J].醫學與社會,2013,26(7):67-69.
[3]郭景如,房建利.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對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4,5(2):138-139.
[4]馮麗文.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對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2,15(8):1269-1270.
[5]余奕.整體護理在耐多藥結核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4,28(4):354-355.
[6]周瓊.心理護理在老年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醫學美學美容,2014,2(10 中旬刊):366-366.
[7]張俊琴.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相結合對提高耐多藥肺結核病人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2,10(11):982-984.
[8]徐齊峰,任彥微,陳宇飛.觀察心理護理干預在耐多藥結核病患者中的治療效果[J].吉林醫學,2013,34(23):4830.
[9]陳小霞,唐玲,肖帆.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在耐多藥結核病圍術期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15):2159-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