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杰
【摘 要】素描教學是美術教學的一個難點。主要原因是我們教學方法上有問題,我們把含有諸多因素的素描一股腦塞給學生,總達不到理想效果。我認為只有采取科學的、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學好素描。
【關鍵詞】單一訓練;各個擊破
素描教學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難點。主要表現在:第一,對于透視法則(基本的透視關系:平行透視、成角透視)的不理解。在實踐中不能加以正確運用,不能對事物進行合理的機構分析。第二,在繪畫運筆上不正確。表現物體結構時畫的是“死線”(線條死板僵硬,缺少變化)而非“活線”(線條有變化即粗細、虛實、深淺等的差別)。第三,繪畫過程中不善于相互比較,看一物畫一物。不理解整體作畫的優點所在,只是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推著畫。這種現象不僅表現在結構素描上,同樣也表現在全因數素描上。比如畫一個帶蓋的杯子,先畫完整杯蓋,再畫杯身,致使構圖不合理,物體之間的整體關系注意不到。第四,不善于利用水平線、垂線、斜線進行這一物與哪一物的比較,結果是物體比例失調,相互位置關系不正確等等。第五,繪畫表現的物體的明度上對比不正確,虛實變化表現不到位不準確,考慮不周到。光線對物體的影響表現欠正確等等。第六,在表現全因素素描時,鉛筆涂色無規律無美感,胡亂涂抹。咎其原因,我認為素描是綜合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對于小學高年級來說難度是相當大的。我們美術老師絕不能把帶有諸多因素的素描一股腦塞給學生,使他們感覺到很突然,高不可攀,進而失去對繪畫的興趣和學習繪畫的信心,將孩子學習美術的興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這是我們美術老師在繪畫教學中最大的悲哀!是不是我們把將來可能成為繪畫天才的孩子們毀了呢?所以我們美術教師應該采取一整套科學的、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教學體系來對孩子的繪畫加以正確的引導。同時還要調動孩子們的主動參與意識,動腦動手習慣才能有更好的收獲。
我個人認為,對“素描”這一復雜的內容應該進行分解教學,使它變成一個個有明確目的的單一的內容進行學習,這好比孩子們登臺階一樣,一階一階地往上走,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就走上去了。你不能一次讓他跨越幾個臺階或更多,因為這是很費勁很難做到的。我們必須讓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地,踏踏實實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目標,最后定能攻下這座“素描”的堡壘。
首先,將素描分成兩大部分,即:線型結構素描和色調素描。在這兩大塊中又分成若干小塊逐一解決。在進行每一小塊訓練時都要將臨寫、寫生和默寫三寫相結合,以便把每一個素描知識點學的更扎實。
一、線型結構素描
用線條的方式觀察和表現客觀自然物象的結構特征,對物象內在構造上加以理性分析,以達到對物象的深刻認識,進而從形體結構中感悟骨架結構,空間構成,提煉線條自身的美感形式。線型結構素描側重于透視法則的掌握,合理的結構分析,和畫面的有序組織這三方面的把握。
在線型結構素描這一單元中,可將它分成幾個小塊來完成,如單一簡單的石膏、靜物訓練,簡單的組合石膏、靜物訓練。這樣由形體簡單的一個物體逐漸過渡到兩個、三個,甚至更多物體,在內容上由簡到繁,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就掌握了單一物體、組合物體的構圖、結構以及物與物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及大小、透視等知識,并能舉一反三,加快了學習進度,為學好“明暗素描”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簡單的單一石膏、靜物”結構訓練過程中重點解決構圖關系、透視關系和結構關系等,使學生通過“三寫訓練”逐步達到要求。
在“簡單的組合石膏、靜物”的訓練過程中重點解決物與物之間的位置關系、單個物體自身的正確的結構框架關系。掌握整體觀察、整體作畫的繪畫能力,能夠準確地把物與物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透視關系,虛實關系等表現出來。
二、色調素描
用明暗調子塑造的方法,概括地表現出客觀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調子,以達到光影真實感,具有立體感的視覺效果。這也就是我們通常稱之為全因素素描。在色調素描課題訓練中,應加強光影與黑白意識,關注明暗色調變化的節奏規律,以及增強立體觀念與空間意識。在學習“明暗素描”時可將其分成“不同形狀物體如何使用鉛筆排線表現其明暗”,“不同質感物體如何使用鉛筆排線”來表現其質感?!昂唵蔚膯我晃矬w明暗素描”的表現和“簡單的組合物體明暗素描”的表現。通過這樣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物體明暗形成的原因,并能簡單地掌握表現物體的排線方法和表現出不同質感物體的特點及繪畫表現方法。明暗呈現在物體及周圍環境上的變化規律,虛實變化的規律等。找著表現物體的各種規律,形成程式化,對于以后打算在美術專業這條路上發展的孩子們來說,再進一步形成個性化表現具有積極意義。這一素描設計想法可以一直延續至報考專業美術道路之前。對于小學生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降低難度簡化一些。
在“單一物體明暗素描”的表現中首先學習明暗的五大調子的成因,其次還要學習不同物體質地的表現(皮、布、紙、毛、金屬、石膏……),光線對與同一物體和不同物體的影響(可采用同一物體不同時間或晴天、陰天的光線來說明光線對物體的影響)。環境對物體的影響(周圍是淺色環境、周圍是深色環境對物體會產生不同的深淺影響)等等。這一環節的訓練會使學生對素描形成一定的在結構基礎上的新的認知能力。在已有的結構素描基礎上進行單一物體明暗關系的表現,能夠更集中精力與素描明暗的學習和針對不同物體質感的學習。
在“組合明暗素描”中重點學習兩個或多個物體的明暗變化,訓練學生整體地表現物體的明暗關系的方法,學習理解他們既有變化又有統一的整體意識,提高學生整體觀察,整體表現素描的能力。以慢為快,使學生更快地掌握素描這門學問。
綜上所述素描教學的方法是師生互動,共同努力下才能完成的,缺一不可。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素描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參與到自我設計的教學程序當中。經過一步步努力,最后的結果應該是肯定的。
【參考文獻】
[1]羅秉方.“實用美術專業素描”北京市中國書畫函授大學.1988年
[2]王杰.石膏像素描.鄭州市河南美術出版社.1988年
[3]辜敏,楊春生.美術教學實施指南.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4]尹少淳,段鵬.“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美術
(作者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工農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