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秋霞
【摘 要】 課堂教學是教師完成其“傳道”、“授業”、“解惑”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學做人,學知識的主要陣地。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本文根據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淺薄的認識。
【關鍵詞】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教學最主要的渠道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又確實存在低效問題,其教學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師生雙方遵循語文課堂教學的客觀規律,通過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的,從而有效的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預期目標,實現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的目標。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包括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這三者是一個有效的整體,是衡量教學是否具有有效性的依據。在這里,我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思考,具體談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促進課堂的“動態生成”
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封閉與開放、預設與生成的矛盾統一。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教師、學生的思想和教學文本不斷碰撞,創造火花不斷迸發,新的學習要求、方向不斷產生。強調學生主體性、重視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是新課程的重要的價值追求。廣大一線教師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為實現新課程的價值追求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筆者認為,對于小學語文課堂而言,構建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是實現新課程價值追求的較好方式,小學語文課堂會因動態生成而精彩起來。
例如《頤和園》一課中有這樣一段話:“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許多學生都能從比喻句中感悟到昆明湖的平靜和美麗。但這兩句話中有一個詞用得非常精妙,更能突出昆明湖的平靜,學生并沒有真正領悟。這時教師輕輕一點:在這兩句話中,作者好像用“錯”了一個字。一學生說:“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這里的‘滑寫錯了,應該是‘劃。”教師再次追問:“是真的寫錯了嗎?”課堂上出現片刻的沉默,緊接著一生回答:“我認為沒錯,劃船時,湖面會產生許多波紋,但看起來還很平靜,而文中說,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如果用‘劃,這樣一來就自相矛盾了。”老師贊許地點點頭,一時間,學生紛紛舉手發表意見。
二、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創設情境可謂時下課堂教學的一大熱點,它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有效的情景要能夠讓學生“觸景生思”,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起他們更多的聯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是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的愉快教學。要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需要教師深入地專研教材,走進學生的生活,從學生的角度,選擇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熟悉的、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素材。
如教《我是什么》一文,我沒有按常規逐段講讀,而是根據教材的重點,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自主探究。我巧妙引導:“同學們在讀了課文后,請你來當一回小老師,圍繞課文的重點內容精心設計幾個問題,看誰最會動腦筋?待會兒來考考大家。”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我到底是什么?……學生在質疑,探究,品讀,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真正地感受到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
三、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新的學習方式之一。以問題的提出為核心,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合作學習為主要教學形式,完成教學發展的最終目標。只有合理協調以上三者的關系,才能實現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新課程理念下的“合作學習”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以問題的提出為核心,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合作學習為主要教學形式,以完成學生發展為最終目的”的課堂教學新結構。
例如低年級的生字教學可以先讓學生分小組,組員之間輪流當小老師,把自己的記字詞方法教給同組的其他人,看誰的方法好,推舉到全班發言,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使學生在合作練習中掌握了生字生詞。記得一次生字教學中,在教學“播”這個字時,我只說了“播種”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可是班里一名同學卻說她的方法比我的好,我立刻請她給大家講講,她說:“我們小組在練習時是這樣記憶這個字的,播種當然要用手,所以肯定要用提手旁,但把種子也就是‘米播到‘田里后,還要蓋上一層土,也就是在‘米的上邊再加上一撇。”多精彩的講解呀!我當時帶頭為她鼓掌,激起了同學們更高的興趣。
四、設計練習的有效性
有效的課堂練習要緊扣教學目標,選擇練習的內容與數量應凸顯精致。任何練習的設計,需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即練習的設計應該反映教學內容的基礎知識、基本經驗和基本方法,必須符合教學目標,服從教學重點。另外學生是有差異的,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就會受到遏制。承認并尊重這種差異性,是主體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特點。教師在設計和布置練習時可給學生的作業也開設一個“自助餐”,讓學生有一個較為寬松的作業氛圍,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參與作業,培養語文能力。
課堂練習做到少而精,讓學生在樂中學。只要我們潛心研究,科學設計,有效實施、相機練習,課堂練習就一定能回到語文課堂,使學生在每一節課中都能有效地練習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獲得更大的發展。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營造和諧的課堂,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達到真正地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 李和平.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育藝術》.2011年04期
[2]龔錦華.以學定教,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學苑教育》.2014年05期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達埔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