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林
在新課標精神的指引下,寫字教學得到一定的重視,并在語文課堂全面鋪開。但在“10分鐘隨堂練字”教學中,教師要如何發揮“導”的作用?又該怎樣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呢?
一、著眼“導”前分析,凸顯指導的針對性
在隨堂練字指導時,常常發現有些教師指導較為隨性,存在平均用力,全盤指導,甚至變為簡單書空,按順序數筆畫等現象。對此,教師可以從字形分析、易錯辨析、區別賞析三個方面提升指導的針對性。
1. 分析字形,根據特點按類指導。
小學階段屬于學生識字寫字的重點階段,課文中要書寫的字較多,除了一年級,其他年級不必每一個字都做詳細的指導。教師可依據漢字結構特點,從課后生字表中,選取一些典型的字進行分類指導。如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丁丁冬冬學識字(一)》,要寫的字有“輕、哨、梢、枝、悄、換、支、捎”,這8個字中有7個是屬于左窄右寬的字,指導時可以選取其中的“輕、哨”二字做重點指導。在指導書寫“輕”字時,教師可通過范寫,讓學生直觀感受左右占位,左右部件合理穿插的特點,然后讓學生動手書寫。寫好“輕”字后,再引導學生自主寫好同類字“枝、換”。同理,指導“哨”則通過范寫讓學生看清楚該字左窄右寬的特點,注意偏旁部首的占位。在學生寫好“哨”的基礎上寫好同類字“梢、悄、捎”等就水到渠成了。
2. 易錯辨析,在難寫處重點指導。
漢字構形的獨特性,決定了有些漢字在間架結構上較難把握,有些筆畫特別難寫,很容易寫錯。寫字指導時,應對這些字做重點指導。如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好奇》要求會寫的生字有“世、界、言、題、反、專、研、究”。細細分析比較,這些生字中最難寫的是“世”。學生在寫“世”字時容易把筆畫順序寫錯,也容易把這個字當成4筆來寫,2個豎筆及1個豎折之間怎樣體現變化,學生不易把握。教師指導時若能預估學情,在課堂上進行重點示范指導,就能增強指導的針對性,學生也就不容易出錯了。
3. 區別賞析,在易混處精當指導。
在漢字書寫中,有時相同筆畫在不同構字中,會出現一些變體;獨體字作偏旁時也會出現一些變體。這類字體現了漢字的字形美,變化微妙,需要教師精當指導。如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天的螞蟻》中“信、常”兩字,教材在指導書寫時提到:“這兩個字豎的寫法有什么不同?”一位教師在引導學生練字時,先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兩個字豎筆有什么不同。學生簡單交流后,教師重點示范指導寫好兩個豎的要領:“亻”中的“丨”像垂落的露珠要寫得飽滿有力;“常”字中的“丨”像細針,應寫得長些,越寫越細,學過的漢字“胖、都、命、鮮”中的豎筆,都應該這樣寫。這樣的指導沒有過多關于垂露豎、懸針豎書法技巧方面的講解,只是講清兩種豎筆的區別變化與書寫要領。這樣的指導恰到好處,簡潔高效。
二、分清學段要求,凸顯指導的差異性
在平時的調研聽課中,筆者發現在一些課堂上,年級不同,可寫字指導內容相似,指導形式大體相同,指導要求區別不大。綜觀課標第一至第三學段關于寫字教學的要求,既有統一的要求,更有學段自身的側重點。課標指出:“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寫字技能,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提高書寫質量。”可見,“良好的書寫習慣,正確的寫字姿勢的培養”的要求貫穿整個小學階段,應自始至終加以重視培養。此外,不同學段,又有不同側重點。如第一學段注重習慣姿勢的培養,要求掌握并寫好基本筆畫和常用偏旁部首,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第二學段則強化習慣養成,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第三學段還要求兼顧速度,行款整齊,力求美觀。因此,教師在隨堂練字指導時,既要注意學段之間的關聯性,又應凸顯學段的差異性。只有厘清各個學段在寫字指導內容、形式、側重點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針對學段的側重點加以指導訓練,學生的寫字能力才能得到持續發展。請看一位教師執教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諾曼底”號遇難記》中的隨堂練字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課文中第11自然段,是描寫船長指揮救人的重點段,這一段話寫得特別精彩,這節課的練字時間,我們就一起帶著自己的體會在條格紙上抄寫課文這一段話(81字)。
師:比比,誰寫得又快又好,開始吧!
(學生抄寫完后,教師在投影儀上先展示學生優秀書寫范例,同時展示事先準備的一幅字形大小不一樣、字詞間距不勻稱的作品)
師:這兩段話都寫對了,而且干干凈凈的,為什么給人的感覺不一樣?
生1:第一段話,字體大小勻稱,字形顯得舒展,而第二段話大小不一,不整齊。
生2:前面一段字與字之間距離安排合理,給人舒朗的感覺。
生3:第一段話每個字都順著條格下面的橫線寫,每排的字都顯得整齊。
師:你們的觀察很仔細,評價也很準確,大家練字時,除了要把字寫正確、規范以外,還應做到關注整體,合理布局,可以借助條格線的暗線把字寫整齊,注意合理把握好字間距,字體做到大小勻稱,筆畫盡量寫得舒展,這樣就能做到行款整齊,字顯得美觀了。當然,練字時還可以嘗試寫連筆字,以提高書寫的速度。
師:請同學們按照老師剛才的要求,在3分鐘內,再次抄寫這段話,盡量做到把字寫整齊、美觀。
在這則教學案例中,教師緊扣第三學段的寫字要求,讓學生運用條格線的形式練寫文中的一小段話,指導的落腳點放在“如何做到行款整齊,力求美觀,兼顧速度”。這樣的訓練指導體現了學段要求的差異性,且目標十分明確,易于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注重觀察揣摩,凸顯指導的有效性
指導學生隨堂練字時,有些教師往往重單個筆畫的書寫要領指導,而輕字的整體觀察與揣摩。新課標指出:“練字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指導學生在觀察揣摩中感受漢字形體美,對提升練字的質量至關重要。
1. 在字形揣摩中提升寫字質量。endprint
在指導學生寫字時,可以引導學生先觀察字形,分析結構,揣摩關鍵筆畫應如何寫,做到整體觀察,意在筆先,字在心中。如一位教師是這樣指導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竹鄉之歌》生字“香”的書寫。
師:(在田字格先引導學生觀察)“香”字是什么結構?由哪兩部分組成?
生:上下結構,由“禾”和“日”組成。
師:請仔細觀察,上面“禾”字那一豎有什么變化?
生:“禾”字中間的“丨”變短了。
師:是呀,它是有禮貌的筆畫,變短后和下面的“日”組合起來就更和諧了。我們的漢字就是這樣,講究穿插緊湊美!
這個教學片段,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禾”的整體結構,接著讓學生明白,豎筆變短是為避讓寫下半部分的“日”。揣摩感受“香”字的穿插緊湊美后,再讓學生動筆寫。這樣先整體觀察,把握字形特點,練字質量就會大大提高。
2. 在字義揣摩中提升寫字質量。
漢字是世界文字中唯一的音形義結合體。這種獨特的構字特點,啟示我們在練字指導時可以借助字義的揣摩體會字形的美,提升學生練字質量。如,一位教師在指導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女媧補天》生字“修”書寫時,發現學生在寫“修”字時,有的把中間的“丨”給寫丟了;有的把右邊上半部分的“折文”當成“反文”寫;還有些學生“彡”寫得短,每個“丿”之間沒變化。于是教師引導學生對“修”進行如下字理分析。
師:“修”是形聲字,猜猜表示和意思有關的部分是什么?
生:單人旁。
師:你懂得通過部首來猜字義,了不起!查字典就要查單人旁。不過,今天老師告訴大家,這個字和意思有關的其實是“彡”。這“彡”在“修”字中就表示花紋狀的裝飾,(出示圖片)“修”本來的意思就是畫上花紋,使圖畫更美。后來也指修飾,使事物更美。
師:使眉毛更美就是——
生:修眉。
師:把房子裝飾得更美就是——
生:裝修。
師:再看它的聲旁——它的聲旁是生死攸關的“攸”。它和“彡”組合時,為了整齊美觀,反文上移,并做了美容手術,改成了折文。(動畫演示)
師:請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寫這個愛美的“修”字。“彡”呈階梯狀排列,要舒展些。
上述片段,教師巧妙地抓住“修”這個形聲字的特點,引導學生分清形旁與聲旁部件,對于聲旁“攸”,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熟詞“生死攸關”加以識記,這樣寫起來就不容易把“丨”給寫丟了。對于形旁“彡”,教師講清它有修飾、裝飾之意,因此寫時也要寫得舒展修長,富有美感。這樣生動有趣的字理字義分析,生動、形象地點出難寫易錯的地方,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學生寫好這個字,同時,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漢字文化的熏陶,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教師進修學校 本專輯責任編輯:辛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