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娜藝
近幾年來,廣大語文教師都在努力把新課程理念轉化為自己的教學實踐,但在閱讀教學 “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上還一直莫衷一是、徘徊不前,很多時候是跟著課文內容跑,課文寫什么就教什么。因此,常常將描述科普常識的課文,上成科學技術探索課;將寫歷史事件的課文,上成了歷史知識、歷史故事介紹課;將展現名人、偉人風采的課文,上成了人物故事敘述課……如何讓閱讀教學聚焦在以學習文本語言,關注言語表達為核心的價值取向中呢?筆者認為,重視以文本為例,致力于學“語”習“文”才是閱讀教學的根本之道。
一、直面文本的言語形式
葉圣陶先生曾指出:“內容不可能離開形式而存在,也不可能先于形式而存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重視以文本為例,變“教課文”為“教語文”。特別要緊扣文本,制訂教學目標,牢牢抓住學習語言文字這個本體,直面文本的言語形式,合理選擇文本中的教學內容,引領學生在理解感悟內容的同時,觸摸文本獨特的表達方式,體悟奇特的言語秘妙,促進對文本語言的理解、積累和運用。例如,筆者在執教《太陽》一文時,將學生的閱讀視角牽引到文體獨特的表達特色上,讓課堂的“語文味”濃起來。
師:孩子們,再讀這三段話,你們還能找出像這樣準確表達的詞語嗎?
生:我發現1.5億千米前面有一個“約”,3500年前面有一個“差不多”。
師:如果我把“約”或“差不多”去掉,行嗎?說說你的看法和理由。
生:不可以,因為沒有人到過太陽,所以不能確定準確的時間。
師:看起來模糊的詞語,是為了讓句子的表達更加準確。像這樣的詞語在這三段中還有嗎?請大家再讀課文,用你喜歡的標注符號再標注出來。
生:約、差不多、估計……
師:能否用上這些詞來猜猜老師的身高?
生:老師約有1.65米高。
……
師:被你說中了。同學們,不僅說明文講究用詞準確,就連日常說話,我們也要注意用詞準確。
這樣的閱讀教學不僅關注了“寫什么”,更重視引導學生去探尋作者是“怎樣寫”的。通過品味、咀嚼“約”“差不多”這些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學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理解了內容,也學習了語言。進而讓學生進行實踐運用,于潛移默化中習得“表達的方法”,就使得語言發展與精神成長得以同構共生。
二、聚焦重點段的整體結構
聚焦文本經典語段或重點段的教學,著力引領學生在品讀、賞析中發現文本內隱的表達結構,具有多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讓學生掌握表達方法,提高對同類結構文本的閱讀能力。另外,還可以促進學生積累寫作知識,進而提高寫作能力,達到事半功倍、授之以漁的教學效果。
比如,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小蝦》一課中的第三自然段是課文的一個重點語段,主要寫小蝦很有趣,分三句表達,每句話都有值得學習之處。第一句話是自然段的中心句。第二句話的順序表達句式“先……然后……接著再……又……直到……才……”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小蝦吃食時的樣子。同時,這句中描寫小蝦吃食時的動作 “碰”“后退”“捧”等詞語用得極為準確,能讓讀者在讀中體悟到小蝦吃食時可愛的樣子。第三句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并列句式,描寫出小蝦吃飽后自在悠閑的情態。在這一段的閱讀教學中,筆者是這樣做的:首先,放手讓學生學習找中心句,培養和提高概括段意的方法,落實中年段段的訓練;其次,帶領學生學習本段的段落結構以及小蝦吃東西時的動作等重點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從而了解小蝦的特點;最后,將所學的方法遷移至第四自然段的自學中,感悟、理解小蝦脾氣不好的特點。這樣,圍繞著學段的訓練重點,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感悟內容,學習寫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落實語文能力的訓練
閱讀教學要落實語文能力的訓練。這種訓練不是機械重復的、循規蹈矩的、煩瑣的練習,也不是純技術性的、純工具性的訓練,更不是大搞題海戰術、加重學生負擔的訓練,而是著眼于課內的、緊扣教材的、與人文性相融合的、靈活的綜合訓練;是以課文為憑借,引導學生真正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心靈對話;是正確處理“以文為本”與培養語文素養關系的訓練。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在執教《桃花心木》時,有這樣一個精彩片段。
師:……聽老師念一段話,能不能聽出有幾句?
(師讀:“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努力生長。”)
師:有幾句,你是怎么聽出來的?
生:有三句,根據停頓聽出來的。
生:有3個不確定,是排比句,有3個分句。
師:這段話的含義非常深刻。這樣的句子文質兼美,我們不但要會聽,還要會記,把它記在腦子里。
(師讀第二遍,要求學生記在心里)
師:拿筆,聽寫這三句話。每句話聽完整,記下了,再寫,也可以記關鍵的詞語。
(師念第三遍,抽個別學生上講臺寫,其余學生寫在本子上。師一句一句地念,要求學生記完整的句子。)
學生寫完后,師指導學生讀、檢查。教會學生什么叫檢查。選全對的同學,要求說說是怎么記的。教師在評價中進行相關指導后,再指導朗讀、背誦。
從薛老師的這個教學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到執教者在對學生進行聽、寫、讀訓練時,要求細致、具體,真正做到以教材為憑借,找到恰當的訓練元素,進行有效的訓練,向語文的本體回歸。
總之,閱讀教學要重視以文本為例,聚焦重點段的教學,落實語文能力的訓練,致力于學“語”習“文”,才能上出充滿濃濃語文味的閱讀課來,也才能創造出語文課的敞亮境界。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教委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