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珍
【教學片段】搭配 (第一課時)
一、探究新知
1. 數學廣角可真美,我們先到數字城堡看一看吧!
師:有超級密碼鎖! 小精靈提醒我們——密碼是由1、2、3其中的兩個數拼成的兩位數, 每個兩位數的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不一樣。你認為密碼會是多少呢?
師:我聽到了,“12”這個數有的同學重復說了好幾遍,會不會有的數還沒找出來呢?
師:由數字1、2、3其中的兩個數拼成的兩位數有哪幾種可能呢?我們能不能想個好辦法,把所有的可能性一個不漏地找出來呢?老師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份表格和一份數字卡片,兩人合作,一位同學思考擺一擺,一位同學寫一寫。操作時要思考排列的順序,有多少組就寫多少組。(提供9個格)
師:誰愿意來說說你們擺出了幾個兩位數?又擺了哪幾個兩位數?
2.匯報總結,同桌兩人匯報記錄的結果,教師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寫法,在展示臺上展示,如有學生遺漏的,幫忙補上。
①有順序地從這3個數字中選擇2個數字,組成兩位數,再把位置交換,又組成另外一個兩位數。 12、 21 、23、32、13、31。
②先確定十位,再將個位變動。12、13、21、23、31、32。
③先確定個位,再將十位變動。21、31、12、32、13、23。
生:這些辦法很有規律,它們的好處——不會重復,不會遺漏。
師:超級密碼現在有六種可能,到底是哪個呢? 小精靈又給了我們新的提示——密碼是這六個數從小到大排列后的第四個。
教師提醒學生排列的順序也很重要(板書:有序),揭曉答案(23)。
二、模擬練習
1. 為感謝破解達人,小精靈決定將百花園里最美的花送給大家。 這里有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花,男生和女生只能分別選一種,都有哪些不同的選法呢? 思考一下,把你選花的方案與同桌交流一下。
師:能說一說你是借鑒了黑板上的哪種方法嗎?
小結:看來,我們今天學習的搭配知識不僅僅在數字中運用到,也能在色彩中運用!
2. 帶上美麗的鮮花,我們到智慧屋瞧瞧吧!
用0、2和5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學生口答)
6種排列方法,但符合條件的只有4種。02和05不是兩位數所以不在正確答案里。
本環節使學生明白,在有序排列的同時還要對答案進行恰當的篩選。
三、應用拓展
“數學廣角”的風景如此美麗,我們一起合影留念吧!3位同學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種坐法?請坐得最端正的三位同學到講臺前演示一下。引導學生在第一個位置不動,后面兩人交換位置。總結出6種不同的排列方法,讓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
透過這道練習,讓學生體會用固定位置與交換位置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有序排列。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不錯,我們這么快就掌握了有序搭配的方法。
四、課后延伸
師:小朋友們,握下手回到座位上吧!每2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幾次手?哦,同學們有的說3次,有的說6次,其實這是下節課的內容,我們留到下節課再來研究。
【教學反思】
一、構建認知沖突,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數學學習的實質是問題的解決。學生只有面對問題,才會有思維,才能有學習。在具體問題設計上,注意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引發認知沖突,為學生學習創造契機,學生才能“有事可做”。教學中用“1、2、3可以組成幾個不同的兩位數?”正確答案是組成6個,而筆者故意提供9個格子讓學生填寫,部分學生就填滿9格。筆者就把他們的答案通過展示臺展示出來,通過一連串問題“發現什么”“錯在哪里”“怎樣改正”,將一個大問題分解為前后具有邏輯關系的幾個小問題,步步遞進,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二、適當刺激,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并具有間隔性和實效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尤其在學生的興奮期將要消退時適時進行刺激,及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本節課,筆者課前準備了紅、黃、藍紙花若干朵,在解決“這里有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花,男生和女生只能分別選一種,有幾種不同的選法呢?”這個問題時,學生其實已略顯疲勞,這時筆者適時加以刺激:“誰明白怎么選的,可以上臺挑選一朵你喜歡的花。”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
三、動靜結合,促進有效學習
教師組織教學時,要巧于設計教學方式,使之有動有靜,動靜結合,這樣有助于學生消除疲勞,保持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興奮度,既要讓學生在興奮中動腦,又要培養學生在興奮中靜思。本節課教學中的“照相問題”,筆者就讓學生先“動”——請坐得最端正的三名學生到臺前演示一下;而后再讓學生“靜”——“思考一下,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坐法?”“能否應用前面所學的有序思考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有的學生馬上得出“3×2=6(種)”,筆者適時引導:“正確嗎?為什么?”如此動中探索,靜中思考,整個課堂氣氛活而不亂,使每位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更為重要的是,使“吃得飽”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吃得更好”,靈活應用新課中所學的有序思考的方法,應用乘法算式“3×2=6(種)”來解決這個“照相問題”,即讓最左邊的那位同學先固定不動,交換右邊的兩位同學的位置得到兩種不同的坐法,從而把“固定位置法”和“交換位置法”巧妙地結合起來,實現了由“具體操作”到“抽象計算”的質的飛躍。
四、強弱分明,突出重點破解難點
一節課中,教學內容有難有易,也有輕重之分。教師在設計教學節奏時,宜突出重點,破解難點,切忌平均用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將內容安排得錯落有致,時間的分配也要適度適當。重點要突出,可反復地講;難點要分散,可緩慢地講;一般內容,可簡明地講。新課引入宜快,易懂內容也可一帶而過,難理解的問題則要重錘敲打。這節課,用兩種方法進行搭配,即固定位置法(固定十位和固定個位)和交換位置法,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筆者圍繞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教學,放慢節奏,層層引入,步步推進,取得了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福建省德化縣第二實驗小學 ? 本專輯責任編輯:王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