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剛 李志剛 劉小亮
摘 要:貴州六盤水某煤礦2201工作面為背景,利用FLAC2D數值模擬軟件計算方法研究礦壓顯現巷道錨桿支護方案。結果表明:靜載條件下,隨著錨桿長度的增加,巷道周圍的塑性變形區在減少,巷道幫部的應力降低區范圍增大,巷道幫部的側向支承壓力向深部轉移;隨著錨桿長度的增加可以有效的控制巷道頂板兩幫的位移。
關鍵詞:錨桿;巷道;數值模擬;應力
自50年代錨桿支護提出,在隧道、礦山工程、水利工程及人防工程獲得極大的推廣和應用。尤其是煤礦巷用錨桿支護理論經過多年探索已取得很大進展。近年來,國內很多學者對錨桿支護技術做了大量的研究與探討。康紅普等[1,2]針對深部開采與受強烈動壓影響的兩類高應力巷道的特點,在分析目前支護理論與技術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高預應力、強力支護理論,強調保持圍巖完整性的重要性,以及錨桿預應力及其擴散對支護效果的決定性作用,并提出高應力巷道支護設計準則。貴州礦區的煤礦普遍地質條件復雜,加之回采影響,回采巷道更加嚴重,本論文以貴州六盤水某礦為例,該礦地質條件復雜,埋深大,工作面回采時巷道變形快且變形嚴重,嚴重影響工作面安全回采,因而進行錨桿支護研究。
1 工作面概況及模型建立
本數值模擬模型參照貴州六盤水某煤礦2201工作面地質條件,主采煤層為煤3下,煤厚2.51米,2201工作面埋深平均為600m,煤層傾角僅為3°,為近水平煤層,礦井為高瓦斯礦井,煤層易自然,地質條件復雜,工作面附近存在斷層。本數值模擬以2201工作面綜合地質柱狀圖為基礎,并對其地質條件簡化,利用FLACD2D數值模擬軟件進行模擬,模型如圖1,柱狀圖如圖2。
2 支護方案模擬方案
由于強礦壓顯現的巷道變形比較嚴重,支護方式的類型及參數至關重要,本次研究我們主要側重支護參數研究,即錨桿長度研究。支護方案主要研究強礦壓顯現巷道中不同錨桿長度對圍巖穩定性、塑性區分布的影響。具體支護方案如表1所示。
3 支護方案模擬結果分析
巷道采用不同長度錨桿支護后,巷道幫部垂直應力曲線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巷道開挖后,巷道幫部出現應力降低區、原巖應力區、應力升高區。采用方案1支護巷道后,應力降低區范圍在距離幫部1~4m,應力峰值位于幫部向里5m處;采用方案2支護巷道后,應力降低區范圍在距離幫部向里1~7m,應力峰值位于幫部向里10m處;;采用方案3支護巷道后,應力降低區范圍在距離幫部1~8m,應力峰值位于幫部向里11m處;由此得出結論:錨桿長度加長后,可增大巷道周圍的應力降低區,使應力峰值向深部轉移。因此,在靜載條件下,隨著錨桿長度的增加,巷道周圍的塑性變形區在減少,巷道幫部的應力降低區范圍增大,巷道幫部的側向支承壓力向深部轉移;隨著錨桿長度的增加可以有效的控制巷道頂板兩幫的位移。
4 小結
本論文分析了不同長度錨桿對強礦壓顯現巷道支護效果的影響,可知錨桿長度較短時,巖體內無法形成穩定的支護結構;隨著錨桿長度的增加,巷道周圍的塑性變形區在減少,巷道幫部的應力降低區范圍增大,巷道幫部的側向支承壓力向深部轉移;隨著錨桿長度的增加可以有效的控制巷道頂板和幫部的變形量,該研究對于礦方錨桿優化設計提供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康紅普.地下開采現代技術理論與實踐[M].煤炭工業出版社,2002(06).
[2]康紅普.煤礦巷道錨桿支護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M].地基基礎工程與錨固注漿技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
基金項目:貴州省教育廳采礦工程重點學科(黔財教[2013]140號);貴州省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工程中心:(黔教合KY字[2012]027號)。
作者簡介:劉建剛(1988-),男,山東昌樂人,碩士,助教,主要從事:采礦工程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