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的召開,我國的職業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同普通教育一樣,在職業教育的過程中,教學方法也是非常關鍵的。本文主要是介紹一種名為行動導向法的新型教學方法,并結合它在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運用加以闡述。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101-01
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來臨,計算機的運用在人們的生活中日益普遍。同時,這也為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增添了壓力和動力。從平均水平上來看,中職學生的計算機基礎都是較差的,再加上計算機課程本身存在一定的難度。不少學生都會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吃力。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改變教學方式來加以引導。行動導向法作為一種經過實踐證明普遍有效的教學方式,應當被加以推廣和運用于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以此來解決眼前的困境。
一、概念解析
所謂行動導向法,顧名思義是將課程教學中,學生的行為是否得到改善作為衡量教學是否成功的標準的教學方式。它不僅顛覆了傳統教學中以單一的分數作為評判學生課程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效果的方式,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它也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起一個引導的作用。從真正意義上將課堂還給學生,以培養其知識實踐能力。這一點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是非常關鍵的。
二、具體運用
(一)矯正課程教學中主體地位的歸屬
我國作為一個較為傳統的國家,自古以來,教師便是課程教學中不可否認的主體。但是,正是這種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只懂得一味地接受教師所講的刻板知識并逐漸喪失掉自我思考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這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極不利的。同時,過于呆板沉默的教學氣氛也不利于學生興趣的提高。另一方面,在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計算機課程本身對操作性的要求較高,如果學生只是單純地聽老師講解和閱讀課本,這對計算機的學習幾乎是沒有什么幫助的。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運用行動導向法,鼓勵學生發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積極參與實際操作與討論,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改善教學成果評判的方式
對教學成果的評判,一直是改善教師教學方式和鼓勵教學進步的重要途徑。但是我國對教學成果的評判一直是以學生的分數為重點的。這種評判方式明顯是存在問題的,它無法全面地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成果。另一方面,行為導向教學法是以學生在課程教學中的行為改善為教學成果評判的核心。這與傳統的教學評判方式是相抵觸的。因此在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同時也要對教學成果的評判方式加以改善,以便充分發揮其作用。
(三)安排適當的課程任務
計算機課程不同一般理論性課程,一般的理論課程是以課本上的知識點掌握為主的。而計算機要求的卻是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在運用行動導向法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安排一些實際的課程任務讓學生們完成,以此來達到教學目標。但是任務的制定也有一些要求:首先,要聯系實際。教師給予學生的任務既需要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又要與生活實際和未來的工作情景有一定的聯系,讓學生既能鍛煉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也能深刻地認識到所學知識對自己生活的意義,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要注意任務難度的設置,要和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相適應。避免過難或過易。其次,任務的設計要和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緊密聯系。中職學生作為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知識基礎,思維的活躍水平等方面可能都與普通高中的學生有著一定的差距,所以教師要從他們的切身實際出發,制定恰當的任務。最后,要調動全體同學參與任務的積極性,只是單純地通過教師講解課程內容,學生能夠學到的知識往往會與教學目標相差甚遠。只有通過實際的操作,才能從真正意義上鞏固知識,并且促進對知識點的理解。
三、注意事項
(一)避免忽視理論知識的學習
在計算機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實際的運作能力的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理論知識的學習始終是實踐開始的基礎,只有有了扎實的理論基礎才能更好地培養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如果缺少了理論知識的支持,實際的操作也根本無法開展。
(二)注重課堂規范
中職學生相對于普通高中的學生來說,普遍都比較缺乏課堂紀律意識和學習的認真態度。他們的這一特點無疑為行動導向法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運用增加了很大的難度。行動導向法本身就是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起一個引導作用。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在中職學生身上實施起來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因為很大一部分的學生都有可能借著這個機會去做一些與課堂內容無關的事,像是打鬧,說笑等等。如果這種情況不加以遏制,不僅不能發揮出行動導向法的作用,反而還會浪費課堂時間。規范課堂,其實是對教師能力的考驗,首先,教師在學生中要樹立自己的威信,讓學生服從自己的引導。其次,教師要緊密地安排好課堂教學環節,讓學生能夠按時按質地完成每個環節的任務,并且要進行嚴格的檢查。最后,教師要善于活躍課堂的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個學生自覺自愿地參與到課程教學中來,并且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三)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
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對最新的知識有了一個更加透徹的理解。但在一定程度上會破壞知識結構的完整性。這就需要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回憶和總結,將現在所學的新知識和以前的舊知識進行匹配和聯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點網絡。有利于學生系統化利用知識的能力的培養。
四、總結
綜上所述,行動導向法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方法,在鍛煉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明白了學習對自己未來生活的意義,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確存在著一些類似學生基礎差,計算機課程難度大等以往的教學方法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行動導向法的運用無疑是改善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現狀的重要途徑之一。希望這類方法能夠被更好地推廣和運用于教育工作中,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