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
關鍵詞:水腫;中醫護理;體會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5)01-0098-01水腫是因勞倦內傷,感受外邪,或飲食失調使氣化不利,津輸液布失常從而致體內水濕運行障礙潴留,泛濫肌膚。以頭面、眼瞼、四肢、全身水腫等臨床表現為特征[1],嚴重者并發胸水、腹水。中醫認為水腫病位其本在腎,其標在肺,其制在脾,涉及膀胱、三焦[2],由于肺、脾、腎三者皆虛,再加上許多誘發因素和病理產物,如風邪、水氣、濕熱等,日久則肺氣不宜,不能通調水道;脾陽受損,難以運行;腎陽虛衰,氣機不利致氣濕內停,并且氣虛無力運行致血液凝澀,“血不利則為水”[3]。本科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中西醫結合護理,取得滿意療效。1 一般護理1.1病房管理病房環境安靜、整潔、舒適、光線充足,空氣新鮮,避免對流風,病室內空氣定期消毒,可用紫外線照射或食醋熏蒸,每周1次,每日定期開窗通風[4]。健全探視制度,限制探視次數和人員。保持床單平整、柔軟。1.2生活起居護理病情較重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協助患者做好生活護理,眼瞼及面部水腫患者可適當墊高枕頭,胸腔積液并發呼吸困難時可采用半臥位。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可適當做一些活動如散步、晨練等。1.3皮膚護理水腫患者皮膚因水濕浸漬,抵抗力下降[5],容易發生壓瘡,要特別注意皮膚護理,嚴重者用溫水清洗皮膚,切忌用力擦洗,洗凈后涂潤膚品如紫連膏或爽身粉。盡量避免在水腫部位注射或針刺1.4情志調護水腫者多有憂慮、恐慌、悲觀、急躁等不良情緒,治療信心不足。情志調護的目標是患得達到心理平衡。首先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患者精神愉悅,另一方面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狀態,社會適應能力和經濟狀況,針對病因利用語言方式,個別患者可單獨與其交談,關心,勸慰,疏導等方法進行情志調護。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情志舒暢,氣血和順,保持接受治療的最佳心理狀態,同時也要做好家屬的配合工作,充分調動患者的社會支持系統。1.5飲食護理飲食宜低鹽,營養豐富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生冷之品;每日飲水量以前一日尿量加500 mL為度,若伴發高熱,腹瀉等可適當增加飲水量。因飲食施護在水腫的治療、恢復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指倡多食溫陽化水,滋補脾腎,調補氣血的食物如冬瓜、薏苡仁、赤小豆、紅棗等食品,目的是協助減少體內蛋白質分解產物的產生和防止體內蛋白質的消耗。1.6服藥護理中藥湯劑宜少量多次溫服,以避免誘發嘔吐或引起其他不適,若嘔吐明顯者可用姜汁滴舌減輕嘔吐癥狀;服利尿劑時應在服藥前測量體重、腹圍,服藥后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1.7病情觀察觀察尿量、出入量并準確及時記錄,定期測量體重。利尿過程中出現皮膚彈性減退,如乏力、惡心、納呆、嗜睡時要考慮是否與電解質紊亂,脫水,酸堿失衡有關,尿量突然減少等情況要及時報告醫師。及時檢查血常規、鉀、鈉、氯等電解質,并采取必要的治療措施。1.8健康指導水腫常反復發作,病情緩解或水腫消退后稍有不慎即可復發,所以指導患者要養成起居有時,動靜適度的習慣。應節制房事;注意四時氣候的變化,特別在入冬、初春等易感冒的季節更要注意增減衣物,預防感冒;飲食清淡為主,發病后忌食海鮮、魚蝦等發物;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不可自動增減,如有病情變化及時來院復查。2 中醫特色護理[6]氣和血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癥治準繩》則云:“百病由瘀血者多”,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藥加入棉毛中煮沸后濕敷于腫脹部位,使藥物發揮更大療效,減少副作用及毒性,達到用量少、反應小、用藥安全,經濟又方便,易被病人接受,易于吸收,作用迅速等優點,早期用藥效果更好。3小結水腫是因肺、脾、腎對水液運化輸布功能失調,使體內水濕滯留、泛溢肌膚。從頭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腫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者可有胸水、腹水、氣喘不能平臥等癥。西醫學中的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糖尿病腎病等出現的浮腫癥狀均屬中醫水腫范疇。本科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中西醫結合護理,取得滿意療效,可供臨床借鑒。參考文獻:[1]張艷麗,水腫的中藥辨證施護[J].河北中醫,2007,7(29):657.[2]王增豐.水腫的中醫綜合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1,11(8):308 -309.[3]谷安紅,王月.略談水腫的辨證施護[J].吉林中醫藥,2006,12( 26):54.[4]呂福蘭.水腫患者的辨證施護[J].中國中醫急癥,2006.6( 15):407.[5]金鳳霞,姜清華,李廷麗.水腫患者的辨證施護[J].中國中醫急癥,2012,2( 21):341.[6]熊玉芝,楊榮惠,房貴菊.中藥濕敷治療晚期癌癥并發肢體水腫的護理對策[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5,27(4)(收稿日期:201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