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暉 黃穎
關鍵詞:類風濕關節炎;中藥治療;研究進展;綜述中圖分類號:R255.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 - 2349( 2015) 01 - 0088 - 03
類風濕關節炎( theumatoid artlmtis,RA)是一種以對稱性多發性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其表現為發病的異質性、系統性等。其發病具有慢性、進行性、侵蝕性等特征。本病呈全球性分布,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疑難雜癥之一,該疾病不易治愈,一旦患病往往是終身罹患。RA的臨床表現多樣,主要表現為關節癥狀,可出現晨僵、關節腫脹、關節畸形及關節功能障礙等,早期發病隱匿,容易漏診、誤診,多數患者就醫時已處于比較嚴重的不可逆階段。因RA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尚無根治此病的方法,臨床治療多以緩解關節腫痛、晨僵等癥狀,防治關節破壞,保護關節功能,改善生活質量為目標。西藥治療RA因長期服用毒性較大,不良反應較多,部分患者療效較差等因素,給治療帶來諸多困擾。中藥治療RA歷史悠久,療效較好,值得深入研究。現就類風濕關節炎中藥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綜述。類風濕關節炎屬于中醫“痹證”范疇,亦稱為“鶴膝風、白虎歷節、歷節風、鼓槌風”等。中醫對于RA病因病機的認識,各醫家有不同的見解,但多數醫家認同“正虛邪侵”這一病機,所謂正虛是指正氣不足,氣血虧虛,臟腑虧損,腠理空虛,衛外難固,邪氣乘虛而入;邪侵是指感受風、寒、濕、熱之邪,痹阻經絡,留滯關節,氣血運行不暢。屬本虛標實之證,正虛為本,邪侵為標。劉健等[2]認為,RA主要病機為脾胃不足,氣血虧虛, 風寒濕邪乘虛而入所致。姜泉等[3]經統計后發現,RA致病因 素除風寒濕熱之邪,尚有瘀血夾雜,且為重要致病因素。馬武 開等[4]認為毒蘊血瘀是難治性RA的病因病機,毒蘊分為外 感風寒濕熱之毒,內生之毒;血瘀貫穿于難治性RA始終。因此本病以益氣養血、散寒除濕、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為其治療 的主要方法,臨床治療過程中應注意標本同治,扶正祛邪。中 藥治療分為內服及外用,其中內服主要包括單味中藥及中藥 復方治療。外用包括中藥外敷、藥酒涂擦及中藥熏蒸等法。 1 內服中藥 1.1中藥單體 1.1.1雷公藤雷公藤是治療RA最重要的中藥單體,具有祛風濕,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主要提取物有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內酯片及雷公藤甲素片等,因強大的抗炎作用及免疫抑制作用,廣泛應用于臨床,且有明確效果。治療RA可能的機制是,具有類皮質激素樣作用,下調致炎性細胞因子IL -1、TNF -α等的表達,增強抗炎性細胞因子IL-4、IL - 10等的表達[5],清除自由基,抑制外周血的單核細胞的增值而發揮抗炎作用;通過誘導異常關節滑膜細胞凋亡,維持淋巴細胞亞群( C1)4 +/CD8+)的平衡而發揮免疫調節作用。近年來對于雷公藤的曰f究越來越多,其毒副作用大大減少,雷公藤幾乎成為治療RA的首選藥物之一[6-7]。該藥應用于臨床可明顯改善患者關節腫脹、疼痛、晨僵等癥狀,丁育民[8]以小劑量雷公藤多苷片治療類風濕關節炎17例( 30mg/d),對照組15例( 60mg/日),療程12周,晨僵、關節壓痛指數、腫脹關節數及握力等均有明顯改善,且2組間無明顯差別,提示小劑量雷公藤即可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此類中藥突出的生殖毒性,導致其應用受到限制。1.1.2青風藤 青風藤具有祛風濕,舒筋,利尿之功效。主要含青藤堿、雙青藤堿、乙基青藤堿等。具有抗炎、免疫抑制、鎮痛等藥理作用。治療RA的可能機制包括:通過抑制關節滑膜細胞凋亡而抑制滑膜組織增生;通過促進淋巴細胞凋亡,抑制淋巴細胞增值,降低抗原提呈細胞的抗原提呈能力而發揮免疫調節作用[9-10];通過降低患者血清中IL - 1β、TNF -α的含量[11]發揮抗炎作用。因此,臨床上可應用青藤堿治療RA。董庚生等”運用大劑量青風藤治療風濕病180例,約2-3周起效,約1月后關節功能、晨僵時間、疼痛程度、血沉及RF等均有較顯著改善,有效率為90%,但部分患者出現皮疹、胃腸道反應等副作用。可通過調整劑量以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1.1.3 白芍 白芍具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陰之功效。化學成分復雜,主要含芍藥苷、苯甲酰芍藥苷、芍藥內酯苷等,具有明顯鎮痛作用;能調節機體的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及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白芍提取物芍藥苷對實驗動物的急性炎癥及佐劑性關節炎有抗炎作用,可降低AA大鼠滑膜細胞培養基上清液白介素l的生物活性[13]。由于白芍總苷治療效果理想,毒負反應小,并具有保肝作用,已作為第一個免疫調節劑用于RA的治療[14],適用于早期、輕癥以及不耐受改善病情藥物副作用的RA病例。1.1.4昆明山海棠 昆明山海棠(又稱六方藤,紫金藤,火把花)為衛矛科雷公藤屬植物,與雷公藤同屬,是種有毒中藥,毒性較甫公藤小,具有抗炎、抗腫瘤等作用。曾潤銘等[15]通過實驗驗證了昆明山海棠對于RA滑膜巨噬樣細胞和滑膜成纖維樣細胞有誘導凋亡和明顯抑制異常增殖作用。臨床上,昆明山海棠應用于RA治療已被證實有確切療效[16],范仰鋼等[17]通過觀察昆明山海棠聯合較小劑量甲氨蝶呤治療老年起病RA,24周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關節腫脹指數、關節腫脹數、關節壓痛數和雙手平均握力等指標的改善優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也較對照組少。1.2中藥復方中藥復方治療RA具有重要的地位,復方治療RA的多靶點抗炎、免疫調節作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復方中諸藥配伍可優勢互補,提高療效;與慢作用抗風濕藥聯合使用,可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治療RA復方種類較多,臨床上通常根據患者的舌脈證進行辨證施治,從而體現了中醫的特色和精髓。《內經》認為,RA的主要病機是氣血虧虛、風寒濕邪阻滯氣血,使經脈痹阻,該病機被很多醫家利用,采取祛風除濕、散寒通絡、益氣活血等為治則,通過辨證淪治來治療RA。此種方法治療RA在臨床上已得到驗證,余守雅[18]用木藤歸芎湯(木瓜、雞血藤、僵蠶、地龍、羌活、丹參、獨活、巴戟天、桃仁、當歸、川芎、仙茅、白芥子、穿山甲、全蝎、紅花)治療本病30例,對照組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治療組臨床治愈11例,顯效8例,有效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 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67%,2組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馬武開等[19]等根據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特點,提出“毒蘊血瘀”是其發生發展的關鍵因素,并根據“毒蘊”、“血瘀”的偏盛,采用解毒化瘀、通絡止痛中藥如腫節風、重樓、大血藤、千里光、漏蘆、升麻、姜黃、虎杖、穿山龍、金銀花、當歸、玄參、桃仁、紅花、赤芍、全蝎、地龍、烏梢蛇等配伍治療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取得良好療效。2外用中藥中藥外治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治療RA不可忽視的一種方法。《理論駢文》日:“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醫理藥性無二,而法則神奇變化。”中藥外治如帖敷、熏蒸、涂搽等方法,為體表直接給藥,經皮膚或黏膜表面吸收后,藥力直達病所,治療迅速有效,且可避免一些藥物內服帶來的毒副作用,特別適用于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中醫采用中草藥熏蒸、貼敷等方法,運用其辛溫祛寒、祛風除濕等功能,中草藥產生的藥物蒸汽直接作用于患者身體部位,以達身體各關節,促進局部血循環,驅寒、散熱除濕活血通絡等,從而達到治療RA的目的。黃穎等[20]運用苗藥五藤散外敷聯合西藥治療急性期寒濕阻絡型風濕關節炎患者,治療前后關節疼痛度、晨僵時間、腫脹度、活動度、ESR、CRP、RF等指標均較治療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黃曉娟等[21]用自擬五黃湯加減涂擦塌漬聯合氦氖激光治療活動期RA,明顯改善了患者局部關節的紅、腫、熱、痛等癥狀,具有起效快,療效好等特點,尤其適用于活動期RA證屬熱痹者。馬雪英等[22]運用中藥熱敷結合針灸治療寒濕阻絡型類RA,連續觀察12周后,患者晨僵時間、壓痛指數、血沉等均較單純使用慢作用藥組有顯著療效,采用外用中藥配合針灸可達共湊溫經散寒、舒筋活絡、祛濕止痛之功,臨床療效顯著,縮短治療周期。3 中藥內外合治中藥內服外治可顯著提高療效,縮短病程,改善關節功能。汪東濤等[23]采用內服加外用中草藥熏蒸治療RA,結果顯示,RA患者關節癥狀改善情況、晨僵時間及血流動力學指標等方面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僅用內服藥物患者。朱德祥等[24]中醫內治配合二消散外敷治療RA,關節活動明顯進步,生活自理,主要理化指標有所改善。牟天[25]運用宣痹達經湯內服,五虎散外敷觀察組有效率為91. 9%,有效改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關節腫脹、疼痛及活動障礙等癥狀。林林等[26]通過中藥內服外洗對RA治療作用的觀察得出且在使用西藥治療基礎上運用中藥內服外治聯用的治療方法可以提高治療RA的療效,減少西藥的用量,從而降低西藥治療帶來的不良反應.因此,臨床上可內外藥物聯合治療,提高患者療效。4結語RA是臨床上較為嚴重的一種慢性難治性疾病,由于其發病機制尚未明確,臨床上未找到一種理想的藥物能完全治愈此類疾病。RA也是高致殘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關節炎癥,若不早期積極治療,容易導致患者關節功能障礙,同時還可以導致肺間質病變、心腦血管等嚴重的并發癥等。大量研究表明單用一種治療方法效果往往不佳,目前臨床上注重中西醫聯合治療RA,內服和外敷結合、局部和整體結合、藥物和心理治療等相結合。其中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各具優點,能提高RA的診治水平,具有廣闊前景。參考文獻:[l]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第7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5(7):848 - 850.[2]劉健,韓明向,崔宜武,等.類風濕關節炎從脾論治探討[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4,23(1):1-4.[3]姜泉,蔣紅,曹煒,等475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醫臨床證候分析[J].中醫雜志,2007,48(3):253 -255.[4]馬武開,姚血明,唐芳,等,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中醫病因病機初探[J].四川中醫,2011,29(4):35 -36.[5]劉健,韓明向,張皖東,等,新風膠囊對佐劑性關節炎大鼠血清 IL -1、TNFA、IL-4及IL - 10的影響[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2,21(2):44 -46.[6] Chen BJ. Triptolide.a novel immunosuppress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agent purified froma Chinese herb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J].Leuk Lymphoma, 2001 ,42(3):253.[7]萬歡.中西藥物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進展[J].實用心腦肺血管雜志,2010,18(9):1379 -1380.[8]丁育民.小劑量雷公藤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995,(3):12~14.[9]張永立,歐陽桂林,肖漣波,等.青藤堿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學報,2009,7(8):775 -778.[10] Chen Y, YangC, Jin N,et a.1 Sinomenine promotes differentiation but impedesmaturation and co-stimulatory molecule expression of hu-man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J]. Int Immunopharmaco,1 2007.7(8):1102 - 1110.[11]蔣明,David YU,林孝義,等,中華風濕病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708.[12]董庚生,陳志勇.運用大劑量青風藤治療風濕病的體會[J].時珍國醫國藥,2001,12(6):53.[13]馮春榮,李兆翌,黃真,等,中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實驗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2):229 -230.[14]鐘濤,巴哈爾古麗·力體甫,張繼東,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西醫治療進展[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0,16(2):2 -3.[15]曾潤銘,杜世新,吳杰,等,昆明山海棠與類風濕關節炎滑膜細胞體外增殖和凋亡[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13( 50):9892 - 9897.[16]陳立仁,昆明山海棠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120例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1996(5):9-11.[17]范仰鋼,李國華,昆明山海棠聯合甲氨蝶呤治療老年起病類風濕關節炎[J],現代醫藥衛生,2006,22(4):478 -480.[18]余守雅.木藤歸芎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30例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1,29(8):80.[19]馬武開,姚血明,唐芳,等,從毒蘊血瘀論治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J].四川中醫,2010.28(2):18 -19.[20]黃穎,馬武開,劉麗敏,等,苗藥五藤散外敷聯合西藥治療急性期寒濕阻絡型類風濕關節炎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學,2012 ,26( 10):1,2 ,12.[21]黃曉娟,蔣鵬娜,李連茂,等,中藥涂擦塌漬聯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房,2010. 21( 27):2572 - 2574.[22]馬雪英,馬曉東,楊登貴,等,中藥熱敷結合針灸治療寒濕阻絡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2013,31( 05):73-15.[23]汪東濤,沈鷹.中藥熏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療效觀察[J].時珍國醫國藥,2008,19(9):16-17.[24]朱德祥,康新民,中醫內治配合二消散外敷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63例[J].甘肅中醫,2010,23(7):18-19.[25]牟天.中藥內服外敷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3,28(9):1386 -1387.[26]林林,丁浩,沙靜,中藥內服外洗對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作用的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3,25(2):113 -114.(收稿日期: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