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
關鍵詞:帥燾;學術思想;臨證體會中圖分類號:R271.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5)02-0003-02
云南省名老中醫帥燾老師,深研古代醫籍《內經》《傷寒論》《脾胃論》,重視中醫理論,學術根底十分深厚,強調中醫理論對臨床實踐的指導,尤其重視辨證論治的靈活運用,力求理法方藥清楚,絲絲入扣。帥燾老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近50余載,博采眾長,師古不泥古,主張衷中參西,辨病與辨證相結合,銳意創新,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創造了許多臨床上行之有效的方劑。筆者有幸師從帥燾老師學習,親聆老師的言傳身授,對帥老師的學術思想有一些膚淺的認識,今整理如下,以饗同道。更年期為婦女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至完全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一般發生在45—55歲之間,絕大多數婦女在更年期時都能適應,約有10%—15%的患者出現輕重不等的癥狀,由于工作或精神壓力,少數婦女可能提前發生。部分婦女更年期期間,可出現一系列性激素減少所至的癥狀,包括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內分泌系統紊亂的癥候群,被稱為更年期綜合癥1 陰平陽秘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更年期為婦女有生殖年齡過渡到失去生殖功能的時期,是婦女生命的重要轉折點,是人體衰老過程中生理變化非常明顯的階段。祖國醫學無更年期綜合癥之病名,現代中醫教科書把本病歸之于“經斷前后諸癥”。老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十二經脈之根,若腎氣充足,則人體各臟腑、組織、經絡得以濡養和溫煦、氣血調和,陰陽平衡,機體健康。當婦女進入更年期前后,腎氣日衰,天癸將竭,沖任二脈逐漸虧虛,精血日趨不足,女子地道不通則見月事停。腎之陰陽失衡,氣血逆亂,五臟失和,變證迭起,從而進一步影響心、肝、脾等多臟而發生病理改變,產生一系列臟腑功能紊亂、陰陽平衡失調的證候。2 立足辨證,從本論治更年期綜合征是一個復雜的證候群,涉及多個臟腑,臨床上很難用一個處方來概括全部的治療,故老師主張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圍繞病因來調整五臟的氣血、腎的陰陽,使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恢復臟腑的平衡。在補腎、調整陰陽、氣血的大前提下,根據患者臨床表現不同,分以下幾型治療,2.1 肝郁化熱型 此型癥見:經斷前后、月經提前,或已絕經、胸脅脹滿、全身不適、精神抑郁、善太息、煩躁易怒,心煩失眠,口干,頭昏腦脹、兩脅脹痛,舌紅少苔,脈弦細數。治則:疏肝理氣、清熱除煩。方藥:丹梔逍遙散加減(柴胡10g,丹皮10g,梔子10g,當歸10g,生地10g,赤芍10g,香附10g,青皮10g,葛根10g,茯神20g,陳皮10g,白術10g,薄荷10g,懷牛膝20g,甘草10g)。2.2心脾兩虛型此型癥見:經斷前后、月經先后不定期,陣發性烘熱、汗出,頭昏頭暈,耳鳴,心悸,失眠多夢,舌質淡苔薄白,脈細。治則:補益心脾,寧心安神。方藥:歸脾湯加減(生黃芪30 g,黨參30 g,白術10g,茯神30g,當歸10g,白芍10g,川芎10g,木香10g,砂仁10g,龍骨30g,枸杞10g,棗仁30g,五味子5g,巴戟天10g,小棗10g,石菖蒲10g,炙遠志10g,甘草10g)2.3 腎陰不足,陰虛火旺 此型癥見:經斷前后、月經提前,經量多色鮮紅或紫紅,頭暈目眩,耳鳴難寐,心煩易怒,易于出汗或大汗不止,口渴咽干,舌質紅,脈細數。治則:滋陰潛陽降火。方藥:六味地黃丸合封髓丹加減(生地10g,茯苓30g,枸杞10g,山茱萸10g,丹皮10g,棗仁30g,五味子5g,菟絲子15g,柴胡10g,當歸10g,懷牛膝20g,白芍10g,龜板20g,焦柏10g,砂仁10g,甘草10g)3 診療的獨特思路3.1 老師認為,更年期綜合征是一個全身性的病理改變,證候復雜,臨床上若只是按傳統的辨證施治,效果可能只是短暫的。在辨證施治的同時,還必須結合現代醫學,借助現代醫學的檢查設備,科研成果,緊緊扣住發病原因、病機進行治療。現代研究證實,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是更年期綜合征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老師診療時,結合西醫理論,在辨證辨病的基礎上,選用一些具有雌激素樣的中藥配合應用,如菟絲子、淫羊藿、女貞子、香附、紅花、葛根、枸杞、巴戟天等等,臨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療效。3.2 肝郁是關鍵因素 肝郁是導致本病發生的關鍵因素。更年期綜合征癥狀繁多復雜,病理機制復雜多樣。且七七之年,腎氣漸衰乃是人體生、長、壯、老、已這一正常過渡階段的表現之一。這個階段,不是每個婦女都有臨床癥狀出現,可見單純的腎虛不足以解釋其全部發病機制。老師認為,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主升主動,而“女子以肝為先天”,有經、孕、產、乳等生理特點,容易導致“陰常不足,陽常有余”的病理狀態。所以,在更年期,腎氣漸衰之時,逢內外因素的影響,肝臟受累首當其沖,這就是更年期為何肝經癥狀為主的原因之一。肝郁久化火傷陰。治療禁用大苦大寒之龍膽草。山梔子。黃柏、知母既能滋陰,又能瀉火,當首選,其次為丹皮、地骨皮等等。3.3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有肝郁化熱型、心脾兩虛型、腎陰不足,陰虛火旺等不同的辨證分型施治。腎虛是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主要病理基礎,肝郁也不可忽視,“肝為血海”,肝氣條達,肝血充盈,月經如期而至;肝氣疏泄則情志舒暢,肝氣郁結則情志抑郁。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本在虛,故用藥應補不足,瀉有余不宜辛溫香燥,以防損耗津液致犯“虛虛之戒”。調和陰陽以六味地黃丸為基礎。4 心理關懷
本病易發生于平素情緒不穩定的婦女,腦力勞動婦女的更年期癥狀相對較重,癥狀維持的時間較長,且近年來有提早發生的傾向。更年期綜合征屬于身心醫學范疇,其發病不僅有生理因素,還與個人體質、社會環境及精神因素密切相關。對此,臨證既治形體,兼調情志,即心身證治。隋代楊上善曾指出:“喜怒憂思為病者,先須以理清神明性,去喜怒憂思,然后以針藥俾而助之。”老師認為,除了給患者藥物治療外,心理治療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所以給患者用藥的同時,還應該注意解除其思想顧慮,使之了解該病是一個生理過程。這一時期逐漸適應后,病情自會逐步減輕,以致自愈。患者如能很好配合,則治療效果往往會事半功倍。再者,若定期、適當的給予一定的藥物或食物療法,如補腎填精、調氣血之品,或現代證實有雌激素樣自愈的中藥及食物,如:百合、蓮子、枸杞子、甲魚、牡蠣肉、桑葚子、阿膠等等,可以對預防本病、減輕本病的癥狀起到很好的作用。(收稿日期:2014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