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瑩

動畫電影《黑貓警長之翡翠之星》海報
1984年版《黑貓警長》的最后一集是《會吃貓的娘舅》。片子結束,隨著槍響,“請看下集”四個字如約出現。
而這一等就是30年。2015年8月7日,警長終于“重出江湖”,在大電影《黑貓警長之翡翠之星》中跟觀眾見面。
《黑貓警長》大電影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以下簡稱美影廠)經典IP激活計劃的第一步。美影廠廠長錢建平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這個計劃3年前啟動,至于如何對數以百計的IP進行篩選,“主要是看當時影片的影響力,并通過百度指數和各類數據驗證這些IP在當下觀眾中的反映。”
接下來,孫悟空、阿凡提、葫蘆兄弟、舒克與貝塔等形象,將以“一年一部”的速度面世。
錢建平的野心是“拍中國自己的復仇者聯盟”!
美影廠的大野心
美影廠有輝煌的歷史。這個成立于1957年、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制片廠,到1985年間出品美術片275部,占全國美術片產量的80%以上。
所謂美術片,作為一個電影名詞,可以視為動畫片、木偶片、剪紙片等的總稱。
錢建平告訴本刊記者:“美影廠的創作戰略是兩條腿走路:一是激活經典,一是創作新形象、新故事。”
不過,這個宏大計劃目前還在探索中。2010年,《黑貓警長》推出對原電視動畫重新剪輯的大電影,2012年《大鬧天宮》又推出3D修復版大電影,都受到網友“炒冷飯”“販賣集體回憶”的質疑。
錢建平解釋說,這兩個片子只是過渡,美影廠有更大的野心。
他的規劃是,改變純粹依賴電影的盈利模式,建立動漫產業鏈。
這位負責人信心滿滿:盡管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總額有望超過400億元,但動漫再加上游戲等周邊產品票房,“整個數值實際上已經超過1000億元,而且在互聯網+時代還有非常大的增量。”
他用一句話總結美影廠的轉型之路:“先把源頭IP打造好,然后構建整個產業鏈。”
以此次“黑貓”大電影開發為例,美影廠與巨人網絡公司合作開發同名手游,同時推出圖書和人偶,在21個城市巡展,還在開發衍生品。
要從源頭上打造好IP,錢建平看重的是與時俱進。
他起用了年輕的于勝軍。這個總導演性格活潑,現場隨時能眉飛色舞地對動漫人物進行夸張演繹,影片中傻乎乎的鴨子警官,就是他本人配音的。
他介紹說,新版黑貓警長變瘦、變帥了,頭身比例更令人舒服,“是一個二十八九歲的帥哥”。
于勝軍還解釋說,黑貓警長原來定位為森林衛士,現在則是符合時代特點的超能英雄,原來的森林也變成了現代化和未來感的城市。
不過,從目前的觀影反饋來看,國產動畫最令觀眾詬病的“小孩看得嗨,大人玩手機”的問題,似乎并沒有多少改善。
于勝軍卻將“合家歡”稱為偽命題,他認為能達到“家長陪著孩子觀看覺得不悶”的程度就不錯了。
二維手繪動畫將退出歷史舞臺
《黑貓警長》大電影采用的是二維手繪和三維鏡頭相結合的呈現手法,錢建平稱之為“過渡階段”,而美影廠未來推出的阿凡提、葫蘆兄弟可能就“一步到位”,做成三維效果。
一直為人們念念不忘的是,美影廠曾經開創世界獨有的水墨動畫,以及頗具創意的折紙、黏土、木偶動畫。
于勝軍認為:“美術只是電影語言里‘編導演服化道中的一個環節。也許我們將來會有一個特別好的水墨動畫大片,但就像私房菜,它不是主流。現在的主流一個是二維,另一個就是3D。”
他預測,二維手繪動畫不久將退出歷史舞臺,因為純二維動畫片的導演或原畫制作師需要10年到15年的工作經驗,“大家都不愿意下功夫,現在幾乎喪失了做一部完整的二維動畫電影的環境,大家都在做3D,把模型擺在那兒,擺擺動作就可以了,不需要畫工。”
是否遵循“中國學派”開創的傳統,是美影廠在探索中遇到的一大爭議點。
不過,錢建平并沒有將傳統特色一棒打死。“水墨動畫實際上是美影廠貢獻給世界的一個品種。但要把黑白的、散點透視的圖畫變成電影,我感覺距離還是蠻大,第一步我們要豐富色彩,水墨可以變成彩墨,散點透視可以變成焦點透視,主要還是要符合電影的表達規律。”
他透露,美影廠現在成立了研發小組,嘗試結合水墨動畫和電腦技術,可能成為一種全新的動畫語言。
從文化土壤里長出來的IP
錢建平覺得,中國電影要抵擋好萊塢,就要做視效大電影,否則觀眾會對中國電影失去信心。
從一個項目的研發到出產,錢建平歡迎優秀團隊來跟美影廠合作,包括國外團隊。但無論何種合作模式,“平臺在美影廠”,從早期籌備團隊、立項到項目的把控,都由美影廠主導。
在于勝軍眼中,這樣“泰斗級的動畫企業”能帶來不可比擬的優勢資源,而且大型國企能提供更多試錯成本,能作更多的文化嘗試。
無疑,老美影人一手締造了美影廠今日最大的價值——旗下無數個“超級IP”,而且這些IP“是從我們自己的文化土壤里長出來的”,錢建平強調。
在他看來,當下中國電影市場上的眾多動畫片是“沒有根”的,很多形象不是模仿美國就是模仿日本,缺乏本土文化的傳承。
于勝軍則認為,中國通過互聯網了解了全世界的動畫語言,借鑒了日本動畫的表達形式,又學習了好萊塢的電影模式,所以中國動畫未來一定是“集眾家之所長”。
然而,這些從自己土壤里長出來的IP,在博采眾長后會不會生出“四不像”的怪胎?
錢建平給美影廠的發展找到一個參考標準:“要在老中新三代中去找到一個平衡點;在內容風格上,在日式、美式和保持中國傳統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關鍵是找到自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