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宏

2015英國皇家賽馬會開幕現場,伊麗莎白女王亮相
女士必須身著正式裙裝,但裙子長度需過膝蓋,且裙子至少需要有2.5厘米寬的肩帶;正常情況下應戴帽子,或者佩戴直徑不小于10厘米的頭飾;必須遮住腹部和肩。男士必須戴禮帽,穿正式的西裝套裝,打領帶,不得戴領巾圍脖。西裝的顏色應該是灰色或黑色,搭配黑色皮鞋……看著這詳盡的著裝指南,很容易讓人認為這是一場社交舞會的穿衣規定。
但實際上,這是一場比舞會更盛大的郊外露天派對。每年6月份的第三周里,多達30萬的人士會盛裝前往倫敦西南部的阿斯科特鎮,參加阿斯科特皇家賽馬會。
阿斯科特皇家賽馬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11年,當時英國安妮女王創立了這項賽事,將地點定在離女王行宮溫莎城堡不遠的阿斯科特。300多年來,除了2005年由于體育場修繕而遷往約克之外,每年夏天阿斯科特賽馬會都會如期在此舉行。
這是全世界最豪華的賽馬會,傳統的英國人對此非常自豪。賽馬會也是英國社會的一個精致縮影。
近親繁殖的純種馬有先天優勢
一提到賽馬,人們首先想起的是游牧民族喜聞樂見的項目,在天高馬肥的季節里揚鞭奮蹄,一路煙塵過后,一種粗獷的野性美蒸騰而出。英國人用時間這把雕刻刀,把一項草莽運動,塑造成了最高檔最奢華的項目。
起源于17世紀的賽馬會,初衷是為了選拔出奔跑得更快的馬匹。當時的英王查理二世是第一個支持賽馬運動的英國國王。由于國王喜歡,這項運動很快就在全英國普及開來。英國大量引進了精選的阿拉伯種公馬,以提高賽馬的速度和耐力。
在賽馬比賽中,近親繁殖的純種馬有先天優勢。為了讓賽馬保持純正的血統,1791年,英國威熱比斯公司首次出版了《種馬全書》,用于登記英純血馬的系譜。在這份賽馬家譜中,所有的現代英純血馬都可以追溯到3匹外來的種馬祖先,可以說,在賽道上,參賽的馬匹其實一直在上演“兄弟鬩于墻”的游戲。
賽馬會的獎金越來越高
能在賽道上追逐亮相的,只是處于金字塔頂端的少數馬匹,因為全英國共有1.3萬匹受訓馬。
英國稍有地位的人都以養幾匹賽馬為樂,比如,英超曼聯隊的前功勛主帥弗格森爵士,他在養馬方面投入了不下于調教球隊的精力。不過,絕大多數馬主都會把自己的良駒交給專業的馴馬師管理。
對騎手來說,贏得比賽意味著獲得豐厚的酬勞。在1711年的第一次阿斯科特賽馬會上,7匹英國賽馬跑完4英里(約合6.4公里)的賽程,為的就是奪取女王手中那枚價值100枚金幣的獎牌。
隨著賽事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賽馬會的獎金也越來越高。現在不但3位獲勝的騎手可以分別捧得金杯、“皇家狩獵杯”和“女王花瓶”等3項榮譽,騎手們更是能分享高達550萬英鎊(約合5500萬元人民幣)的巨額獎金。
雖然賽馬會從組織到獎金安排上都完全走高大上路線,但在比賽形式上,卻刻意突出一種賽道上的平等氛圍。也就是說,不管什么人,只要馬夠好,再搭配上一名有水準的騎手,就完全可以讓國王的馬跟在后面吃灰,也不用顧及看臺上王室成員難看的臉色。這種完全跨越身份和地位的娛樂活動,在講究階層的英國并不常見。
賽馬搭臺,社交唱戲
能和國王的馬同場競技其實并不容易,畢竟養純血馬是消耗財力的事。在英國,一匹有競爭力的年輕賽馬能輕易賣到40萬英鎊的高價,要知道,一輛路虎越野車也才3萬多英鎊。除了頂級賽馬外,其他賽馬也有自己的比賽。遍布英國的59個各具特色的賽馬場,迎合了眾多不同品位的賽馬愛好者的需要。先進的全天候賽道,意味著一年到頭都可舉行平地賽馬和障礙賽馬,每年一般有超過1100次的賽事。通常平地賽季是從每年三月下旬到十一月上旬,這也正是英國的社交季節,因為在那之前和之后,英國都處于有名的陰冷冬季中。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賽馬會也是英國重要的社交場合。令它更聞名遐邇的,是賽馬會女士節上極具特色的帽飾時尚秀。眾多女性參觀者來到這里觀看賽馬會開幕式,她們極具特色的帽飾往往會成為當日最大的亮點——甚至搶過駿馬的風頭。
從一定意義上說,賽馬和騎手都只是搭臺的配角。不止他們,那些每天在皇家閱兵儀式前演奏的樂隊,以及在每天比賽結束后唱誦傳統歌曲的歌手等,也都是配角。
主角是在馬場里參加社交活動的人。這些人或者買了價格不菲的入場券,或者訂了最低也需每人330英鎊的套餐。據英國當地媒體稱,每年有不少生意,就是在馬蹄聲中談成的。
賽馬商業帝國的冰山一角

2015英國皇家賽馬會著裝指南局部
在賽馬平臺為中心構筑出的那片繁華中,只有華服美酒的社交季,還有大量的資金,支撐起一個龐大的賽馬商業帝國。

2015年6月18日,在英國伯克郡阿斯科特鎮,兩名女士頭戴精心設計的禮帽前來觀看皇家阿斯科特賽馬會
骨子里滲透了重商主義的英國人,其天賦之一是能將傳統和商業巧妙地結合起來,一方面用傳統牟利,另一方面源源不斷的利潤也讓傳統能夠更好地保留與延續。以阿斯科特皇家賽馬會為例,早在一戰前夕的1913年,英國議會就通過法案,宣布成立阿斯科特董事會。2001年阿斯科特董事會成為一家私營公司,繼續負責舉辦這項延續了三個世紀的賽事。
據德勤會計公司的報告,阿斯科特賽馬會每年給時尚界帶來的收入約為3300萬英鎊。對觀眾嚴格的服裝要求意味著,想來看賽馬的話,就必須花錢置辦符合規定的裝束。至于女士頭上的帽子,每頂動輒上百英鎊,而且每年都會花樣翻新。
阿斯科特賽馬會的發言人奈·史密斯說,近年來,對出席者的著裝要求有逐漸放松的趨勢。但史密斯強調,阿斯科特皇家賽馬會是一個正式的場合,穿著不能像去夜總會一樣。一般來說,主辦者給觀眾寄送門票的同時,均會附上著裝細則,并配以適當著裝的模特照片。這一張張賽馬會的門票,實際上也就是一張張寄給時尚界的支票。
時尚收益只是賽馬商業帝國的冰山一角,根據德勤的統計數據,賽馬業每年對英國經濟的總體貢獻高達34.5億英鎊。德勤的分析報告說,在英國,賽馬在票房和創收方面僅次于足球,是英國第二大體育項目,上繳給英國政府的稅收超過2.75億英鎊。
賽馬數量下降
賽馬之所以變成利潤豐厚的產業,部分原因還在于它和博彩扯上了聯系。賭馬和賽馬活動一樣古老,賭馬可以說是英國博彩行業的基石。在賽馬節上,手持彩票和香檳或皮姆酒,再拿一份匯集各種最前沿信息的賽馬刊物,簡直成了標配,每年英國賽馬業能從博彩業那里分到的利潤有1.18億英鎊。
但英國賽馬業卻認為從博彩業那里分得的利潤太低,“未能從賭博業拿到與自己產品價值相應的回報”。
與向吝嗇的博彩業討要利潤相比,對賽馬業影響更大的,是賽馬數量的下降。由于訓練賽馬的費用不斷攀升,英國賽馬的馴養數量在2008年至2013年期間減少了7%。
英國《經濟學人》的一篇報道稱,由于馬匹數量變少,許多賽事的規模越來越小。自2010年以來,參與跳躍賽的平均馬匹數量從9.7匹減少至8.9匹;參與追逐賽的平均馬匹數量由7.8匹減少至7匹;參與障礙賽的平均馬匹數量從10.5匹減少至8.8匹。
目前英國8215名馬主中也有不少人心生去意。如果按照這種趨勢發展,或許在今后的賽馬會上,就只能看到女王和幾位不差錢的玩家的馬了,當然,專注于喝酒和炫耀新帽子的觀眾,估計對此并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