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長青(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1)
湖南省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教學現狀及反思①
唐長青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衡陽421001)
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湖南省大部分高職院校在此方面經過實踐與探索,取得明顯的成效,但通過調查發現在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該文通過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岳陽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高職院校所實施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在選課、體育場館設施、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總結與反思,同時探討了對策措施。
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教學現狀反思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1.088
我國教育部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里指出:“普通高等學校的一、二年級必須開設體育課程(4個學期共計144學時)。”但一些高職院校把課時量縮減,體育課未能達到規定的課時量,這影響了教師的課程安排和教學任務的完成,無法保證高職學生未來從事生產第一線工作所需的身體素質。體育俱樂部教學實行課內外一體化基本上能夠彌補學生身體鍛煉時間和掌握1~2項運動技能,對于進一步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習慣具有重要作用。
1.1實施的學校的數量和效果
在我調查的6所高職院校,沒有實行體育俱樂部教學的只有1所,他們還是按照原來老教學模式在上體育課,其他的都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程度進行俱樂部選項課教學。大部分現在開設體育課為大一和大二,實施俱樂部教學的學校,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興趣愛好選擇老師學習、鍛煉的內容、強度,由原來的被動去參與變為主動學習,學生對俱樂部教學的滿意度很高。
1.2體育俱樂部選課方式現狀
據調查,一部分的高職院校是要求學生在網上選項目和老師報名;另一部分學校學生選課先到班上體育委員報名選項目和老師,統計好后報給體育部門。在新生開學時對開課的項目和老師做介紹和宣傳,高職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時間選課,體育部門按照報名情況編班安排教學。但是現在俱樂部課選課受時間限制,體育課與其他課程時間發生沖突,高職生選不到自己喜歡的老師和合適時間,不能合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由于師資結構的不平衡,有些高職生喜歡的運動項目無法開設,選不到自己喜歡的項目,影響了高職生學習的積極性。選項人數分布嚴重失調,造成師資和場地缺乏。
1.3體育俱樂部教學現狀
學校把俱樂部教學的開展工作下發給體育部門,課時的計算分兩種,一種是學校按照行政班級把課時量“打包”給體育負責部門,課時的分配有部門內部決定,另一種是按照體育俱樂部所分班級上課的實際課時量給老師。我省高職院校俱樂部教學,多數采用分層教學,不受班級教學進度和內容的影響,遵循體育教學規律,尊重高職生主體地位,注重他們個性的發展與各種實踐能力的提高。
1.4體育教學師資現狀
從調查表可知,職稱結構講師最多41人,學歷大部分是本科。田徑和籃球專項教師最多,網球教師最少,從專業結構來看,基本涵蓋了傳統體育教學的大部分項目,但對于目前高職學生喜歡的體育休閑項目,如網球、滑輪和跆拳道等師資非常欠缺。
1.5體育教學場地現狀
高職院校通過多年的發展,體育設施得到了長足改善。每學校現有多功能體育館,有400m田徑場塊、室內籃球場、室外籃球場塊、乒乓球室、健美操室、排球場等設施。因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每年增多,人均體育鍛煉場地面積減少,所以大部分體育項目受場地或技術能力的限制。有一部分學生不是不想體育鍛煉,而是因為沒有鍛煉場地、沒有鍛煉氛圍,所以課外鍛煉就很少,體育就失去了可控性和延續性,學生的體質健康得不到保障。
表1 對6所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學歷職稱及專業調查
2.1加強與教務處的協調,改善選課狀況
提前做好高職生選體育課外俱樂部項目宣傳的準備工作,對于高職生的一些不熟悉的課程應該給予全面的介紹,包括項目特點、基本身體素質要求、教學內容、考核要求及內容等,這樣就能夠使得高職生在了解俱樂部的基礎上,再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運動基礎去選課,才能做到協調發展。其次,及時建立新生相關信息,及早與學校教務處溝通,教務處在課程表安排上做好統籌規劃與科學安排,既要兼顧其他課程,也要給體育俱樂部課預留時間,同時還能提高師資的利用效率和場地器材的使用效率。借助計算機網絡和學校選課系統,在體育部網站和大學城空間做好老師介紹、大學生推薦等,引導高職生進行網上選課等,以此改善選課狀況。
2.2師資力量需完善,專業結構需調整
調查顯示,現在每個高職院學生大約在一萬二千人左右,師資力量明顯不足,每位老師至少開展2個項目以上的體育俱樂部班,所以體育教師所教的一些選項課與自己所學專項不一致,長期以來,我國的高校體育教育以傳統項目為主,體育教師的專項主要集中在田徑和三大球等方面,而網球、輪滑、體育舞蹈、跆拳道等專項教師甚少,但高職生卻又喜愛這些運動項目,為服務教學,教師只能勉強改行,邊學邊教,顯然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收效,更不能滿足新時期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工作的需要。作為高職院校的體育部門應千方百計加強體育教師業務素質培訓,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提高教師隊伍專業技術資格水平,以及鼓勵和支持青年教師進行業務再學習,使體育教師做到“一專多能”,為開展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
2.3淡化考試結果,注重學習過程
體育教學評價在體育教學運行中起導向、調節和激勵作用,只有對高職生成績作多維評價,才有利于高職生的進步和發展,才有利于高職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體育俱樂部是不以考試為主要目的,考試只是一種手段而已,重要的是學習過程,俱樂部的教學考核與評價應以高職生的單項技術與技能參加次數、鍛煉的積極性、進步幅度等對高職生進行全面性、綜合性考核,注重過程性評價,重在高職生自我鍛煉能力的提高。給每位高生建立體育成績考勤卡,卡上記錄該生在俱樂部活動的時間。無論高職生的身體差距有多大,運動能力多好多弱,每星期的運動標準是在俱樂部鍛煉3~5h為合格,5~7h是良好,7h以上是優秀。
2.4堅持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注重傳授健康保健知識
認真落實新課改中課外鍛煉的相關文件精神,堅持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每個俱樂部在課外多開展聯賽、錦標賽等競賽活動,展示高職生在俱樂部內所學技術技能,檢查教學效果,使課堂內教學有很好的延伸,組建優秀的體育俱樂部組織文化,評比學期最佳俱樂部。增加相關的健康保健為主題的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需要進一步修訂,要不要僅停留體育技術技能上,缺乏對高職生科學健身方法的指導。
2.5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體育場地和器材
體育俱樂部在運行實施過程中要有資金支持,特別是有些缺乏場地和器材而學生又喜歡參與的運動項目,在運行初期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這就需要體育俱樂部在一些特殊運動項目制定一個合理的收費標準與方法,實行有償服務,收取的資金能適當補充這項運動的經費的不足。另一方面,學校增加對各項體育設施的投入,更好地為學生創建良好的體育運動環境,學校應加大對體育設施和器材資金的投入,給予體育俱樂部適當的經濟援助和提供條件,逐步改善體育設施,體育場地設施是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保證。彌補體育場地和器材不足的方法:一是引導學生合理選課,學校在場地器材方面,使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能更好地滿足學生需要,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二是要調整選課時段,提高現有體育場地器材的利用率。
體育俱樂部教學任重而道遠,建議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體育鍛煉理念。在調查中有沒開展體育俱樂部選項課的學校,大部分是因為體育場地和師資缺乏,這要根據現有的場館和師資,作為試點,可以先從專業教師和場地充足的項目開始開展。在改革中不斷完發展與善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共同推動高職體育的和諧發展。
[1]鄭國金.高職院校實施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困境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2(23):52,54.
[2]陳曉華,熊純子.湖南省高職院校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現狀與分析[J].咸寧學院學報,2011(7):101-103.
[3]葉蓁.云南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發展構想[J].體育世界,2012(6):59-61.
G80-05
A
2095-2813(2015)11(a)-0088-02
①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2013年院長科研基金青年資助項目,課題批號(S2013-5)。
唐長青(1976,—),男,湖南懷化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