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我家打理花園的巴瑞今年27歲,他雖然只上過園藝職業學校,但這個陽光小伙生活過得相當殷實,對未來有著明確的規劃。
荷蘭沒有是個人就要削尖腦袋上大學這種風氣。這里的父母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充分發揮出個人的潛能,但在選擇接受何種水平的學校教育上,他們更提倡量力而行,并尊重孩子的興趣取向和對未來的選擇。
在這里你幾乎看不到有什么人心切地望子成龍,深盼孩子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孩子今后能雙腳踏踏實實踩在地上,靠自己的能力獨立生活,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是大多數荷蘭為人父母者對孩子寄予的真切期望。
巴瑞為我家打理花園已有5年多的時間了,他從16歲開始就跟父親一起干活,現在和父親合伙開了家園藝公司,從事花園的鋪設和維護打理工作。
家里有個院子就需要做很多工作,每年春季要補種花草,夏季要清除野草,秋季打掃落葉殘枝,冬季修剪樹枝。春夏兩季草坪上的草長得快,每兩周得用割草機修剪一次;此外,草坪維護還包括撒碳酸鈣粉,垂直刈割等。平日花園里的工作我是非常樂意自己做的,自己做不了或沒時間做的,就叫來這父子兩人。他們要的價錢在荷蘭算是非常合理的,每人每小時40多歐元。父子倆人很實誠,干活利落,每次都幫我收拾得干干凈凈。
巴瑞說他這輩子就想當個花匠,能整天在室外工作讓他感到高興,但他不想像父親一樣50歲了還干同樣的活,他希望今后更多轉向園藝設計和花園植物供應上,從事生態園藝,他計劃在10年后完成轉型。我問他當下經濟不景對他們的生意有無影響時,他笑著告訴我,其實他們現在太忙,有時忙不過來還要叫別人來幫一下手。
別以為他們一年到頭都在干活,這不,他們全家剛從泰國度了幾周假回來。巴瑞的父親說,這次旅行是為了慶祝他和老婆結婚30周年安排的,老婆、兩個兒子、媳婦一大家一起去的,費用全由老爸出。巴瑞的父親說這話時一臉的幸福。(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