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弘陽 黃國彬 耿 騫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北京 100875)
基于版權交易平臺的數字圖書館版權應對研究*
邸弘陽黃國彬耿騫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北京100875)
通過中介方實現版權交易是目前國內版權交易的主要方式。作為最主要的交易中介方,版權交易平臺為版權出、受讓方提供版權交易、版權代理登記、信息查詢、版權評估等多項服務。國內數字圖書館通過授權簽約獲取圖書作品版權屬于版權交易的一種,可采用借助版權交易平臺作為中介方的方案實現。該方案具有交易快速、成本低廉、傳播高效等優點,同時也存在著數字圖書館因信息不對稱而購買了不需要的圖書作品版權、數字圖書館與圖書作品著作人易產生糾紛的不足。
版權交易版權交易平臺數字圖書館
版權交易是圍繞版權許可或版權轉讓進行的交易活動,指著作權人將其作品版權的全部或部分財產權在約定期限內轉移給他人,并取得一定經濟收入的行為[1]。常見的版權交易方式包括:①版權出、受讓方直接協商交易;②版權出、受讓方通過中介方實現交易;③版權出讓方通過作品版權拍賣、招標等實現版權交易;④版權受讓方根據法律規定、作者要約意向等選用作品版權,并支付相應報酬等[2]。隨著版權產業的不斷發展,版權出、受讓方通過中介方實現版權交易的方式逐漸取代傳統的版權出、受讓方直接協商交易方式,版權交易平臺也憑借其匯集大量交易信息、有效聯系潛在客戶、幫助節約交易成本等優勢成為現今最主要的版權交易中介方。數字圖書館肩負著向大眾傳播知識信息與保護作品作者合法權益的重任,其圖書資源版權的獲取通常涉及到繁雜的版權交易問題。本文通過調研目前國內較為活躍的版權交易平臺,以及國內數字圖書館獲取圖書資源版權的主要方式,提出基于版權交易平臺的數字圖書館版權應對方案,以期為國內數字圖書館相關業務的開展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近年來,隨著版權產業在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增強,眾多版權交易平臺相繼建立。目前,國內較為活躍的版權交易平臺包括北京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南方國際版權交易所、深圳市中外版權交易中心等。作為聯系版權出、受讓方的重要中介,版權交易平臺對版權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1服務功能
2.1.1版權交易服務
版權交易服務主要采用掛牌交易的方式,即擬出讓版權的作品作者在版權交易服務平臺登記并發布交易意向,包括作品名稱、作品類別、作品簡介、擬出讓權利、授權方式(版權許可、版權轉讓)、聯系方式等信息,擬購買版權的用戶可進行報價。平臺將根據用戶報價更新掛牌價格,確定掛牌結束時報價最高的用戶為版權受讓方,并安排交易雙方完成版權交易。該交易方式的特點包括:在掛牌時間內允許擬購買版權的用戶多次報價,使其能夠合理決策、競爭;兼具招標、拍賣和協議等交易方式的優點,能夠有效地表達作品作者訴求,為其在有限的時間內謀求最大利益;操作過程較為簡單,易于實現[3]。
2.1.2版權代理登記服務
版權代理登記服務,即版權交易平臺代理作者在國家版權局直屬的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完成作品的自愿登記活動。該項服務能夠幫助作者節約辦理相關登記手續的時間,避免因不熟悉業務流程或相關規定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有助于其在版權交易時確認相關權利的原始歸屬。版權代理登記服務的一般流程為:①作品作者向版權交易平臺請求代理登記服務;②平臺接受服務請求后準備登記申請材料并提交至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③平臺根據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反饋的材料補正有關信息;④平臺代繳登記費用并接收登記證書;⑤平臺向作品作者轉交登記證書并收取服務費用。此外,部分平臺還開放了在線自助登記渠道供用戶選用。
2.1.3信息查詢服務
版權交易平臺通過信息查詢服務公開的信息一般包括:擬出讓版權信息,主要指選用掛牌交易方式的作品的版權信息;版權交易記錄,指已通過平臺實現版權交易的歷史記錄;法律政策、規章制度信息,包括與版權交易相關的政策法規、平臺制定的服務規范、標準等;行業最新信息,包括版權產業動態、媒體相關報道等。通過提供信息查詢服務,版權交易平臺能夠極大地提高版權交易的透明度,使版權市場更加公開、公平、公正。
2.1.4版權評估服務
版權評估服務,即對擬交易版權的價值進行的評估服務。早于2010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版權貿易基地即針對版權評估的標準開展了相關研究,并形成了文字、音樂、影視、動漫、游戲、計算機軟件、戲曲及曲藝七類作品的評估體系[4]。通過提供版權評估服務,版權交易中心能夠幫助作品作者更為客觀地把握其作品版權價值,為版權交易的實現提供便利。
通過分析國內版權交易平臺的服務功能可知,借助其實現版權交易的一般模式為:一方面,擬出讓版權的作品作者向版權交易平臺提出版權出讓申請,經平臺審理合格后發布版權出讓信息。另一方面,用戶通過平臺瀏覽版權出讓信息,在發現感興趣的版權時向平臺提出擬受讓版權意向,經平臺審理合格后確認為版權受讓方。當版權交易采用拍賣、掛牌等方式進行時,需在多個擬受讓版權的用戶間確認最終的版權受讓方。隨后平臺將通知版權出、受讓方為交易做準備,并安排交易雙方簽約。待相關權利移交完成后,平臺向交易雙方收取服務費用,將交易記錄歸檔,一次借助平臺實現的版權交易即正式完成。
2.2特點
國內版權交易平臺具有如下特點:①平臺多在國家版權局直屬的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地方人民政府、地方版權局或其他政府部門的主導下,由出版、影視、傳媒公司等機構出資設立,以“版權交易中心”“版權交易所”等命名;②平臺多設立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及東南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較少;③平臺所提供服務多涉及圖書、音樂、影視、計算機軟件等多種作品類型,僅少數平臺針對單一類別作品提供服務,如西安電視劇版權交易中心等;④平臺所提供服務一般包括版權交易、版權代理登記、信息查詢、版權評估等內容,部分平臺還提供咨詢服務、維權服務、投融資服務等多樣化的服務項目。目前國內較為活躍的版權交易平臺所提供服務項目及相關信息統計如下頁表1所示[5]。
圖書資源是數字圖書館重要的信息資源,獲取圖書資源使用授權,是國內多家商業性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重要環節。為在傳播知識與尊重著作權人版權之間尋求平衡,以超星、阿帕比、書生之家等為代表的國內數字圖書館采用多種方式獲取圖書資源版權。對不同版權獲取方式的梳理,有助于從版權交易的角度重新審視數字圖書館獲取圖書資源版權的基本流程和版權交易的需求特點。
3.1概念界定
為了更好地保護作品作者權益、鼓勵作品的創作與傳播、促進文化與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對圖書館等機構合理使用著作權做出了相應規定。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22條規定:圖書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6]。《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7條規定:圖書館等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向本館館舍內服務對象提供本館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數字作品和依法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數字化形式復制的作品,不向其支付報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間接獲得經濟利益;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7]。前款規定的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需要以數字化形式復制的作品,應當是已經損毀或者瀕臨損毀、丟失或失竊,或者其存儲格式已經過時,并且在市場上無法購買或只能以明顯高于標定的價格購買的作品。而在國內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服務實踐中,大部分數字圖書資源并不屬于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數字化形式復制的作品,有關服務亦非僅局限于圖書館館舍內獲取。因此,數字圖書館有關服務所涉及的相當比例的圖書資源并不屬于著作權合理使用的范疇,數字圖書館通常需向著作權人獲取授權許可后方可使用。

表1 國內較為活躍的版權交易平臺的基本信息
從版權交易的角度重新審視數字圖書館對圖書資源版權的獲取,即通過授權簽約,圖書作品的著作權人將其作品版權的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匯編權等著作財產權在約定的期限內轉移于數字圖書館,由數字圖書館代為行使,并向著作權人支付有關權利的使用費用,這與版權交易的界定相符合。因此,可以說數字圖書館對圖書資源版權的獲取是一種版權交易。
3.2獲取方式
數字圖書館自建設之日起,便面對著傳播知識與保護版權間的平衡問題。一方面,數字圖書館因其自身公益性質的要求,承擔著向社會大眾傳播知識信息的任務;另一方面,數字圖書館在建設與服務過程中,面對著復雜的版權問題,一旦處理不當,便會產生糾紛。國內自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興良訴中國數字圖書館有限責任公司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中國社會科學院鄭成思教授等訴北京書生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以來,一系列的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使得數字圖書館版權問題得到了社會的極大重視,作者群體的維權意識得到了顯著提升,學術界亦圍繞這一主題開展了眾多研究,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8]。通過對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服務實踐進行分析可知,圖書資源及相關服務的提供通常涉及到圖書作品的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匯編權等權利。為依法獲取并利用法律規定合理使用范疇外的圖書作品版權,國內各數字圖書館依據自身建設情況選取了不同的圖書資源版權獲取方式,其中以超星數字圖書館等所選取的方式較為成熟。
超星數字圖書館作為目前世界最大的中文數字圖書館,選取與作品作者一對一授權簽約的圖書版權獲取方式,有授權意向的作者可以通過發送電子郵件或在線填寫表單的方式與其聯系。根據超星提供的個人作品授權書,除特別注明外,作者將其擁有版權的、在協議有效期內及之前的全部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以專有許可的方式授權給超星,并允許超星將權利再授權給第三方使用。授權書中“若讀者需要以紙質形式閱讀甲方(指作者)作品但又出現斷版的情況,乙方(指超星)可以復印、按需印刷等形式向讀者提供甲方作品,但需要將定價的10%作為版權費支付給甲方”[9]的約定雖未指明權利的授予,實則涉及到作品的復制權、發行權。此外,授權書還約定,當授權作者的作品在網上被非法盜版并傳播時,超星有權自行制止盜版侵權行為[9]。作為回報,超星提供如下兩種方案供授權作者選擇:一種是超星向授權作者贈送10年期的讀書卡,授權作者享受超星VIP待遇,10年后可要求繼續贈送讀書卡使用;另一種是超星為每本圖書向授權作者預支付60~300元,此后支付圖書經營收入的63%[9]。雖然這種與作品作者一對一授權簽約的圖書版權獲取方式所需成本較高,施行難度較大,但通過長久的努力,超星現已與35萬位作者簽約,獲取近40萬種圖書的授權,為國內數字圖書館的圖書資源版權獲取工作建立了成功的范本[9]。
阿帕比數字資源平臺由北京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推出,其選取通過出版機構獲取圖書作品授權的方式,由出版機構負責保證其所提供的內容符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且擁有圖書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等權利。通過該種方式,阿帕比極大地降低了獲取圖書資源版權所需成本,且能夠有效地保證圖書的內容質量與更新頻率,從而將其工作重心更多地側重于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目前,阿帕比提供近40萬種電子圖書,為圖書館、企業、政府等用戶提供在線閱讀、離線借閱等服務[10]。書生之家第三代數字圖書館系統由北京書生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開發,其選取通過作者授權簽約與通過出版機構獲取圖書作品授權兩種方式獲取圖書版權,曾為數字圖書館版權問題的解決方案做出積極的探索。但近年來,與其相關的一系列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使其發展速度嚴重減緩,書生之家不得不做出調整[11-12]。
3.3獲取流程
國內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服務實踐通常涉及到圖書作品的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匯編權等權利。在數字圖書館建設方面,部分圖書館對其館藏圖書資源的數字化的過程涉及到圖書作品的復制權,建設數字圖書資源數據庫涉及到圖書作品的匯編權;在數字圖書資源相關服務方面,數字圖書館一般通過信息網絡向用戶提供書目檢索、在線閱讀、書目下載等基礎服務,部分數字圖書館還提供書目打印服務,為用戶開設個人數字圖書館以記錄閱讀歷史、閱讀動態,并通過分析用戶的閱讀記錄為用戶推薦其可能感興趣的書目等擴展服務。這些服務均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圖書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復制權、發行權等權利。
通過對國內數字圖書館獲取圖書資源版權的方式進行分析,可知其基本流程為:圖書作品作者,或因授權簽約而代理圖書作品版權的出版機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等希望通過數字圖書館向公眾傳播作品,行使信息網絡傳播權等權利,或數字圖書館因希望在其數據庫中收錄某位作者作品并向用戶提供相關服務而需要獲取著作權人的授權時,著作權人與數字圖書館協商討論授權細節,包括權利種類、適用范圍、授權時限、回報方式等。在授權意向達成后,著作權人與數字圖書館簽訂授權合同,并轉移相關權利,履行授權合同的有關約定。數字圖書館通過建設數據庫、提供與數字圖書資源相關的服務等方式行使所授權利,并按照合同約定向著作權人支付版權的使用費用,具體過程如下頁圖1所示。
作為一種版權交易,商業性數字圖書館對圖書資源版權的獲取可借助版權交易平臺實現。在國內數字圖書館獲取圖書資源版權的基本流程的基礎上,引入版權交易平臺的力量,有助于商業性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圖1 國內數字圖書館獲取圖書資源版權的基本流程
4.1基本策略
為快速獲取大量圖書作品版權,數字圖書館可采用借助版權交易平臺實現圖書資源版權獲取的方案,即在圖書資源版權獲取與利用的一般模式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版權交易平臺所提供的服務,將聯系著作權人、制定授權合同、監督權力行使過程等工作移交版權交易平臺完成,借以實現與圖書作品著作權人的授權簽約,從而加快圖書作品授權過程,降低獲取授權所需成本,促進知識信息的大眾傳播。該方案實施的基本策略包括:①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②保護圖書作品版權與傳播知識信息并重;③選擇與數字圖書館相協調的版權交易平臺,充分利用版權交易平臺的各項服務功能;④在尊重并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通過對版權交易平臺交易歷史記錄及數字圖書館用戶閱讀記錄的分析把握數字圖書市場需求,獲取有價值的圖書作品版權;⑤依托版權交易平臺規避可能出現的法律、市場等風險;⑥積極開展宣傳工作以吸引更多圖書作品著作權人參與授權簽約等。
4.2基本步驟
在方案實施的準備階段,由數字圖書館業務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結合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服務實踐對方案實施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在擬采用該方案時,由負責文獻采編工作的圖書館員對擬合作的版權交易平臺進行選擇。首先,對版權交易平臺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平臺所擁有的資源、所能提供的服務等要素。數字圖書館可從擬獲取授權的圖書作品、作者或出版機構入手,尋找代理其版權交易的平臺。其次,對版權交易平臺的選擇不應受到平臺地理位置的限制。數字圖書館可同時與多家平臺保持合作關系,借以把握版權市場的運作規律。在與版權交易平臺建立合作關系的階段,數字圖書館方代表與版權交易平臺方代表就雙方的權責劃分、盈虧分配、合作時限、糾紛解決等細節進行討論,待雙方意見達成一致后簽訂合作協議,正式建立合作關系。
合作關系建立后,數字圖書館負責文獻采編的圖書館員利用版權交易平臺的信息查詢服務篩選擬獲取版權的圖書作品,或就特定圖書作品、作者或出版機構向平臺提出授權請求,由平臺聯系著作權人進行協商。同時,數字圖書館方面利用版權交易平臺的版權評估服務,結合館內用戶閱讀記錄數據評估擬獲取版權的價值。版權交易平臺安排并參與著作權人與數字圖書館方代表關于授權細節的討論,幫助制定授權合同。合同的主要內容包括:授權作品名稱、所允許或轉讓的著作權專有權種類、授權方式、授權時限、適用范圍、使用篇幅與使用數量、回報標準與回報方式、糾紛解決辦法、可適用的法律、合同終止情況說明等。在授權意向達成后,版權交易平臺安排著作權人與數字圖書館方代表簽訂授權合同并轉移相關權利。數字圖書館即可行使著作權人所授權利,并按照合同的約定向其支付版權的使用費用。此外,版權交易平臺參與監督數字圖書館行使所授權利,保護相關權利不被他人侵犯。
4.3優勢與可行性
對于數字圖書館而言,借助版權交易平臺實現圖書資源版權的獲取能夠有效地減輕其工作負擔,降低版權獲取所需成本,從而將更多的人力、財力投入轉移到與數字圖書資源相關的服務方面,為用戶提供更為豐富、便捷、個性化的數字圖書館服務。此外,通過該方案獲取圖書資源版權能夠極大程度地壓縮圖書資源數字化所需時間,將最新的圖書作品快速地傳播給讀者;對于圖書作品著作權人而言,其能依托數字圖書館在信息網絡傳播方面的成熟經驗,將其作品在較短的時間內傳播到龐大的讀者群體中去,從而充分開發其圖書作品的價值,使作者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創作中去;對于版權交易平臺而言,與數字圖書館建立服務關系能夠充分發揮其交易中介職能,并借助數字圖書館吸引更多的版權出、受讓方,從而擴大平臺服務規模、提高服務質量、豐富服務模式,促進版權產業的健康發展。
4.4不足
借助版權交易平臺實現數字圖書館圖書資源版權獲取的方案的不足之處在于,其實現過程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首先,數字圖書館易因與圖書作品著作權人間的信息不對稱而購買了自己并不需要的圖書作品版權。其次,數字圖書館與圖書作品著作權人間的版權交易,以及數字圖書館對圖書作品版權的利用等易因交易雙方對相關法律不夠了解而產生侵權糾紛[13]。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國數字圖書館的運行模式包括公益性模式和商業性模式兩種基本類型。依托傳統公益性圖書情報機構建設并提供公益性服務的數字圖書館,其對圖書資源版權獲取的方式屬于另外一種范疇,并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圍之內,而本文所設計的圖書資源版權獲取方案,更適合于提供非公益性服務的數字圖書館建設者參考。此外,國內圖書作品版權市場已經在長年的運作過程中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版權交易模式,任何一種新方案的實施都需要其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長久努力,才能顯現出相應的效果。
[1]鄭成思. 版權法[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0:303-309.
[2]高慧芬. 不同版權交易模式對我國版權交易平臺建設的啟示[J].中國報業, 2013(16):112-114.
[3]張維. 在線數字版權交易平臺的法律問題研究[D]. 上海: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 2014:17-22.
[4]人民大學新聞中心. 全國首家專業版權評估中心在中國人民大學成立[EB/OL]. [2014-11-21]. http://news.ruc.edu.cn/archives/ 11522.
[5]王穎聰, 姚林青. 我國常態化版權交易平臺建設研究[J]. 現代出版, 2012(1):21-25.
[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EB/OL]. [2015-03-14]. http://www.gov.cn/flfg/ 2010-02/26/content_1544458.htm.
[7]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EB/OL]. [2015-03-14]. http://www.gov.cn/zwgk/2013-02/08/ content_2330133.htm.
[8]李恩來. 數字圖書館版權侵權分析:對陳興良訴中國數圖公司一案的思考[J]. 圖書館建設, 2003(5):20-22.
[9]超星榮獲35萬作者簽約授權[EB/OL]. [2014-11-21]. http:// sshtm.chaoxing.com/author/index.aspx.
[10]關于阿帕比數字資源平臺[EB/OL]. [2014-11-21]. http://202. 106.125.14:8000/Usp/nlc?pid=about&cult=CN.
[11]周麗霞. 數字圖書館版權獲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管理學院,2011:71-75.
[12]朱娜娜. 數字圖書館版權授權模式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2010:28-36.
[13]延靜. 版權交易平臺建設風險與控制[J]. 中國版權, 2013(5):57-60.
邸弘陽男,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黃國彬男,現工作于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耿騫男,現工作于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Research on Copyright Countermeasure of Digital Library Based on Copyright Exchange Platform
The demestic copyright exchange is generally achieved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agent. Intermediary agent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change, copyright exchange platform supplies several services, such as copyright exchange, copyright agent registering, information inquiry, and copyright assessing, etc. It is a kind of copyright exchange for domestic digital library to get the copyright by authors' authorization, which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copyright platform as the contermediary agent. The scheme has some advantages, such as fast in the exchange process, economical in cost and effective in spreading, but it also has several disadvantages, such as the digital library buys some needless book copyright because of information asymnetry, dispute may occur between the digital library and the copyright owner.
Copyright exchange; Copyright exchange platform; Digital library
G250.76
B
*本研究系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文化資源服務平臺解決方案及標準研究”的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2BAH01F01。
2015-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