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國華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地方文獻名稱規范控制研究
任國華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名稱規范工作是圖書館信息組織工作的重要一環,但名稱規范工作的開展卻受到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名稱規范規則及地域發展的掣肘,我國名稱規范工作的規模以及共建共享工作的開展都不容樂觀。地方文獻的地域性特色可以作為我國名稱規范控制的重要補充,同時地方文獻工作引入名稱規范控制,不僅在地方文獻基礎業務工作中有重要作用,其對地方文獻資源整合的開展以及地方文獻工作創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地方文獻名稱規范控制數據整合
規范控制是編目工作的核心環節,包括名稱規范控制和主題規范控制。名稱規范在圖書館的分編標引界并不陌生,其范圍包括作為文獻責任者與文獻主題的個人名稱、家族名稱、團體(含會議)名稱和地理名稱(含行政管轄區、歷史地名及自然特征名稱)。中文名稱規范共建共享的實踐工作并不理想,目前國內做的比較好的是國家圖書館及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CALIS)的中文名稱規范工作[1]。
地方文獻以特定地區的人和機構作為主要的收藏線索,對地方人士和團體機構名稱以及地名進行規范控制對地方文獻的組織與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地方文獻是圖書館文獻資源的一部分,也是極富特色的一部分,地方文獻的名稱規范工作是國家名稱規范工作的一部分,圖書館在使用已建設的規范數據庫成果的同時,也應利用自身的地域、專業優勢參與到中文名稱的規范工作中。
1.1地方文獻名稱規范工作現狀
地方文獻名稱規范工作的開展處于落后的狀態,筆者通過對CSSCI數據庫近10年關于地方文獻名稱規范的文獻調研發現,僅1篇文章提到2004年福建省圖書館開展了對地方文獻責任者名稱規范數據庫的建設[2]。地方文獻名稱規范工作沒有廣泛開展,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地方文獻的名稱規范工作的開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及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支持;其次,地方文獻對名稱規范的重視程度不夠,書目規范控制的理念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最后,由于書目規范數據庫發展不均衡、規模小,導致我國規范數據的應用范圍十分有限,很難滿足地方文獻個性化、地域化的需求。
各地的公共圖書館都肩負對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開發、利用的任務,但地方文獻工作落后于中文圖書編目,且由于地方文獻具有地域特色,其收藏范圍更加具有地方性,地方文獻中涉及的名稱并不具有普遍性,所涉及的名稱規范檔僅有一小部分屬于國家圖書館的名稱規范的范圍內,只靠國家圖書館的名稱規范庫并不能滿足地方文獻個性化的需求,還有更多非公開出版物需要進行名稱規范控制。目前的通用做法是著錄610字段。這樣做短時間內可以滿足書目檢索需求,但不利于書目數據長久的發展,地方文獻的書目資源亟待進行規范處理。
1.2名稱規范與地方文獻的關系
1.2.1地方文獻促進名稱規范工作的開展
為了保存與傳承地方文化,每個地區都有地方文獻的專藏機構,這些機構從事著對地方文獻的采集、分編、加工整理的工作。如果可以調動地方資源共建中文名稱規范數據庫,將會大大提高中文名稱規范的規范記錄數量,由有地方史料專業背景的工作人員進行規范控制文檔的編寫,可以提高標目的質量。地方文獻的收藏范圍也決定其在編寫規范文檔的過程中有多少文獻量作支撐,地方文獻參與名稱規范數據的制作可以作為全國名稱規范數據的一個重要來源,從而極大擴展中文規范數據的規模。
地方文獻獨特的館藏資源在建成名稱規范文檔的工作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館藏資源的地域性彌補名稱規范在人名、機構名稱上的缺失;地方文獻以內部出版物作為主要收藏對象,可以彌補名稱規范庫主要對公開出版物進行規范控制的現狀;地名更是地方文獻工作的基礎,對地名進行規范,對地名的變化脈絡進行梳理十分必要;對地方文獻資源的深度標引和挖掘是完善名稱規范工作的重要一環;地方文獻分布在全國各地,對地域性強的人、事、物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夠提供更加豐富的資源作為規范化工作的基礎。名稱規范工作走共同協作、聯合建庫之路才是我國規范控制工作的發展方向。
1.2.2名稱規范控制促進地方文獻長遠發展
名稱規范控制工作長期以來并未受到地方文獻分編機構的重視,但這也成為制約地方文獻長遠發展的瓶頸。首先,地方文獻館藏資源載體多樣化,缺少名稱規范,各個載體形式處于分割離散的狀態 ;其次,地方文獻重古輕今,重視對史料性資源的收集,古今資料未實現真正的連接;最后,地方文獻如需整合網絡資源以及多載體類型的文獻,名稱規范工作是其基礎,也是激活地方文獻活力的一劑良藥。
耗費資源建立的名稱規范數據并不為全國圖書館所使用,其規范的權威性也會大大降低。互惠互利才是讓名稱規范持續發展的出路,在一個良性的開放環境中應有合作、有互動,需要相關的管理機構出臺相關標準和規范,并有大量的用戶參與到名稱規范數據的建設中來。
1.3地方文獻建立名稱規范工作的可行途徑
1.3.1借鑒國外名稱規范先進經驗
國外的名稱規范工作起步早、成果多,其共建共享的進程比國內圖書館要高效。目前國外主流的名稱規范控制成果包括虛擬國際規范檔VIAF(The Virtual International Authority File)[3]、藝術家聯合目錄ULAN(Union List of Artist Names)、美國國會圖書館名稱規范檔LC/NAF(LC Name Authority File)、地名數據庫GeoNames等。國外近期在名稱規范工作方面的成果對我國地方文獻開展名稱規范工作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借鑒作用。IF L A的F R AR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Authority Data,規范數據的功能需求)有關建立規范文檔的描述,體現了注重實現用戶任務目標的思想觀念,這對我國編目規范工作極具啟迪意義。FRSAD(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Subject Authority Data,主題規范數據的功能需求)概念模型則對未來的名稱規范的制作提供了指引方向。由于國內外圖書館的規范數據編制規則不統一會影響規范數據的共建共享,VIAF的出現給不同國家(包括我國)的規范文檔提供了共享平臺。
1.3.2與國內的名稱規范機構合作
目前我國進行中文名稱規范數據制作和書目規范控制的機構主要有國家圖書館和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主要的中文書目規范控制系統包括國家圖書館中文書目規范控制系統、CALIS聯合目錄規范控制系統、HKCAN (Hong Kong Chinese Authority Name,香港中文名稱規范數據庫)規范控制系統、臺灣中文權威參考數據庫以及一站式規范檢索系統[3]。此外,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公共圖書館建立了自己的規范數據庫。
地方文獻與國內權威的名稱規范編制機構的合作是地方文獻進行名稱規范控制的必經之路,由于人名、機構數量的龐大,只靠權威機構的規范數據不能滿足地方文獻實際工作的需要,而權威機構編制的規范數據也需要眾多成員的補充和完善,共建共享才能真正促進名稱規范工作的開展。
1.3.3地方文獻名稱規范建設流程
參與到名稱規范數據的制作中是地方文獻未來發展的出路,但自建規范數據需要在遵循相關標準的前提下進行。目前國內的相關標準包括以下幾種:中國國家圖書館在《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第2版)中做了標目法的規定,在其內部出版物《中國機讀規范格式使用手冊》中有關于《中文圖書名稱規范數據款目著錄規則》的詳細規定;《CALIS聯合目錄規范控制過程詳細說明》[4]《中文文獻規范控制原則》[5]《西文文獻規范控制原則》[6]在互聯網上可以免費獲取,CALIS這種網絡發布平臺更適用于共建共享工作的開展。
地方文獻相關機構需要在遵循相同名稱規范規則的基礎上進行名稱規范的建設,地方文獻建立名稱規范的流程如圖1所示。
2.1優化采訪工作流程
地方文獻的采訪工作不同于普通的采訪,收集的文獻以內部出版物為主,且需要對地方人士、地方團體機構進行重點追蹤,詳實的地方人士存檔信息對采訪人員工作的開展將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采訪人員需要了解地方人士或地方文獻研究人員的所屬機構、聯系方式、專長與研究興趣等信息,詳實的名稱規范庫將會優化地方文獻采訪工作的流程。

圖1 地方文獻建立名稱規范工作流程
地方團體名稱,如政府、政府機構、協會、學會、公司或商行、非營利企事業單位、項目計劃、宗教團體、會議以及特設的臨時性組織(如運動會、競賽會、展覽會、探險隊、博覽會、節慶會等),都是地方文獻采訪人員需要關注的內容。在實際工作中,采訪人員更能直觀地接觸到第一手資源,對機構的改名,人名、地名的變化有更加敏銳的把握。采訪人員在利用規范數據庫的同時也能為名稱規范數據庫提供最新的補充信息。
2.2提高文獻分編效率
地方文獻以收集當地組織機構出版的內部出版物為主,其中大部分文獻還未被國家圖書館收藏。但多年積累的數據未經規范的情況大量存在,已經影響編目人員的工作效率和用戶利用地方文獻資源的效果。以首都圖書館地方文獻中心的館藏文獻結構(見圖2)為例,非公開出版物在地方文獻的館藏中占有一半以上的比重。
地方文獻的分編工作還停留在對圖書外部特征的揭示上,這些關于文獻外部特征、文獻載體的揭示并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未來書目數據的發展對地方文獻分編的揭示層次和標引層次有更高的要求。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全域更新功能可以大幅度提高分編人員的工作效率,其可以對數據庫中的特定標目統一修改或刪除,全面、快速更新或清理數據庫中的非規范標目,提高檢索精度。未來我國的圖書館編目將會與國際接軌,隨著MARC數據的老化,新的編目規則需要有規范文檔作為支撐,使圖書館的編目更加適應網絡環境的需要。

圖2 首都圖書館地方文獻中心館藏文獻結構
2.3提高讀者服務水平
地方文獻開展名稱規范建設的首要目的就是滿足讀者的檢索需要,提高OPAC的查全率和查準率,并為讀者提供相關的指引,幫助讀者識別相關文獻。通過規范控制來組織作品的受控檢索點,讓終端用戶以最小的代價查找到所需信息。地方文獻參考咨詢工作主要通過人名、機構名展開調研,名稱規范中的參照關系可以很好地為圖書館開展信息咨詢工作服務,提高查全和查準率。
3.1促進多載體資源關聯
如何打破文獻物理形式的限制,更加高效地組織和利用地方文獻?名稱規范工作是其工作基礎。地方文獻是以內容為核心組織文獻的,不同的組織排架方法,讓同一內容、不同載體的文獻分散在各處。無論是輿圖還是縮微文獻,無論是光盤還是錄像帶,文獻的主題內容始終是最重要的甄選標準。不同類型文獻的規范控制工作是名稱規范工作發揮作用的主要方面[7]。
3.2有利于網絡地方文獻組織
地方文獻資源的組織工作是分割進行的,對傳統文獻的組織方式以書目數據格式為主,對網絡資源的組織方式主要是網站導航或是對網絡資源進行關鍵詞抓取。對網絡資源進行規范控制既應該實現對傳統資源的規范控制功能,又可以提供VIAF的鏈接,鏈接其他的相關數據。
3.3是建立專題數據庫的基礎
特色數據庫和專題數據庫是地方文獻部門的數字化建設成果,數字化資源不斷增加,引入名稱規范,并通過名稱規范庫鏈接數字化資源和原始文獻的書目資源,是提高數據庫檢索效果的有效方法。
引入地方文獻名稱規范控制機制,對地方文獻在未來的數字人文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名稱規范工作是地方文獻未來發展的方向,更是對地方文獻寶藏進行挖掘的必備基礎。地方文獻名稱規范的建設需要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更需要開放與共享中文名稱規范文檔。未來需要進一步拓寬名稱規范的應用范圍,地方文獻名稱規范工作的開展可以促進地方文化的共建共享,實現圖書館地方文獻與其他機構和領域數據的互操作,發揮名稱規范檔的最大價值。
[1]CALIS聯機合作編目中心. CALIS聯合目錄規范控制過程詳細說明(更新版)[EB/OL]. [2015-01-27]. http://project.calis.edu.cn/ calis/lhml/calislhml.htm.
[2]林仁貞. 省級圖書館應積極建立地方文獻規范文檔[J]. 圖書館建設,2006(2):54-56.
[3]喻爽爽.兩岸三地中文名稱規范控制合作與共享[EB/OL]. [2015-01-06]. http://olcc.nlc.gov.cn/download-wdxz.html.
[4]CALIS聯機合作編目中心.CALIS聯合目錄規范控制過程詳細說明[EB/OL].[2015-03-17]. http://project.calis.edu.cn/calis/lhml/ calislhml.htm.
[5]CALIS聯機合作編目中心.中文文獻規范控制原則[EB/OL]. [2015-03-17]. http://project.calis.edu.cn/calis/lhml/lhml.asp?fid=FA0310&class=2.
[6]CALIS聯機合作編目中心.西文文獻規范控制原則[EB/OL]. [2015-03-17]. http://project.calis.edu.cn/calis/lhml/lhml.asp?fid=FA0310&class=2.
[7]王洋. 規范控制與數字資源整合[J].現代情報,2010,30(6):31-36.
Research on the Name Authority Control of the Local Literature
Name authority is the fundamental job of library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but there are some noticeable issues such as library automated system, different rules and different areas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 in reality. The scale of the name author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haring work in China is not optimistic.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local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of the Chinese name authority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the local literature collection organizations need to bring the name authority control to their work, it will energize the basic service of local literature but also benefit to the future data integration innovation of the local literature.
Local literature; Name authority control; Data integration
G254.36
B
任國華女,1983年生,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2012級在職碩士研究生,現工作于首都圖書館地方文獻中心,館員,研究方向為地方文獻、特種文獻編目。
2015-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