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軍鋒
一、當前信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信貸資產是農信社全部資產的主體,貸款利息收入是農信社的最主要經營收入。因此,信貸管理也就成為農信社經營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農信社的“生命工程”,其他一切管理工作都必須圍繞著信貸管理工作展開。信貸領域的風險是農信社的主要風險,貸款業務是嚴格把關,重點布控的對象,是高風險警戒區。所以說,治社先治貸,治貸必從嚴。
近年來,通過開展自查、上級農信管理部門和監管部門組織檢查等工作,發現在信貸領域還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貸管理的一系列規章制度沒有完全落到實處
舉凡最基本的“三查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就存在不少問題。貸前調查不細致:如借款人主體資格不合規,擔保人信息查詢不完整,抵押物核實不到位,借款用途表述不準確,償債能力預測分析憑主觀臆斷,對借款人和擔保人提供的相關資料核查不認真等。調查報告撰寫草率,甚至不符合真實情況。貸中審查不認真:如相關資料不齊全,關鍵要素不正確,審查意見不明確,大額監督支付不到位,轉移用途不受約束,不按規定受托支付、實貸實付,授權辦理證件文書收集不及時等。貸后檢查不到位:不按規定實行信貸A、B崗雙線管理制度,不按借款合同按時結息,貸后跟蹤監督缺失,對借款人顯現出來的不良行為不能提示和制止,轉移貸款用途不能及時發現,對因經營不善出現的虧損,甚至瀕臨倒閉的企業不能及時采取補救措施。貸款到期后不能及時簽發催收通知書和留存催收相關資料,以致喪失訴訟時效。不能及時對抵(質)押物進行追償,形成無效抵(質)押擔保,風險加大甚至造成損失。不良貸款處置不及時,貸款管理的責任追究制度和貸款損失賠償制度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很多造成貸款風險的責任未得到追究,一些信貸資產損失未得到追償,信貸管理工作中出現的違規違紀問題未得到徹底查處和整改。
(二)借(冒)貸款和化整為零、壘大戶、繞規模、繞權限貸款屢禁不止,虛假擔保時有發生
借(冒)名貸款從一開始就潛在很大風險,極易形成借款主體模糊、債務懸空和多角債務鏈,造成貸款收回困難。實際上,借名貸款就是盜竊,冒名貸款就是詐騙,盜竊和詐騙都是犯罪行為。化整為零、壘大戶、繞規模、繞權限貸款,以及虛假擔保貸款,都是違規行為,它的實質是在積累信貸風險,為清收貸款埋下隱患。信貸人員發放此類貸款是失職瀆職行為,是職業道德問題,甚至也可能在放貸過程中圖了好處,吃了回扣,所以,才千方百計為借款人出謀劃策,開綠燈,找途徑,使借款人的借款目的最終得逞。吃回扣的實質就是受賄,受賄就是腐敗。盜竊、詐騙和腐敗等行為,性質嚴重,豈能聽之任之,熟視無睹,必須追究法律責任。
(三)以貸還貸、借新還舊。多次換據和展期的“轉貸”現在依然存在
采取各種方式進行“轉貸”,首先是掩蓋了貸款的真實形態,造成大量沉淀不良貸款隱藏在正常貸款之中,形成隱性信貸風險。“轉貸”的實質是短期貸款長期運作,降低了貸款的流動性,而流動性是實現安全性和效益性的基礎和前提。信貸資產只有在周而復始不停的流動中,才能確保安全,實現效益,才能有效規避和抵御各類風險。“轉貸”問題還會挫傷信貸人員按期收貸收息的積極性,助長借款人不按期還本付息的惡習。“轉貸”問題也是變換手法,不落實、不執行信貸管理制度的一種表現形式。
(四)內部員工個人貸款形成不良問題迄未得到徹底解決
內部員工因生活消費,或因其他原因,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貸了款。內部員工個人貸款本應模范遵守貸款管理制度,恪守借款合同,按期還本付息,但卻有一些人賴賬不還,給農信社的收貸收息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己不正,焉能正人?”內部員工不履行借款合同,就很難去說服別人,去讓別人按期歸還貸款本息。所以,“防外”必須首先“控內”,“管好自己的人”,才能“看好自己的門,辦好自己的事”。要堅決對內部員工的個人貸款進行全面清理,限期進行清收,決不允許這種內生“蛀蟲”腐蝕信貸資產,制造信貸風險,產生不良貸款。
二、以管控員工行為為抓手,嚴防信貸風險
通過對當前信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就會不難發現,每一個問題的形成原因,都與員工的違規操作和職業操守相關聯,所以,要提高信貸管理水平,防范信貸風險,就必須管控員工行為,提高信貸人員的綜合素質,做到防控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與防控道德風險并重,以人為本,前移防范風險“關
(一)全面提高信貸人員的職業道德
高尚的職業道德、嚴格的職業操守是信貸人員搞好信貸管理工作最基本的保證。要通過思想教育,系統地向廣大員工灌輸廉潔自律理念、法律法規理念、合規管理理念、為民務實理念、責任擔當理念。時刻提醒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交友、慎用權,防微杜漸,自覺抵制各種誘惑,筑牢思想道德防線。努力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養成良好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踏踏實實工作、千干凈凈生活,在信貸工作崗位上,憑誠實奉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切實加強信貸人員的學習培訓工作
要全面提升信貸人員的綜合素質,增強工作能力,就必須切實加強學習培訓工作。學習培訓涉獵的知識要盡量做到全面、系統。一要學習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明確信貸資金的正確投向,時刻不忘服務“三農”、支持小微,有扶有控,優化結構。二要學習金融知識、市場經濟知識、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強化信貸風險管理理念,做到依法合規經營,遠離合規風險。三要學習內控制度,尤其是要認真學習信貸管理制度,對特別重要的規章制度要爛熟于心,甚至倒背如流。四是要學習信貸業務知識,熟煉掌握銀監會制定的“三個辦法一個指引”貸款新規和信貸流程。五是要學習信貸紀律,并嚴格遵守信貸紀律,堅決杜絕發生“不給好處不放貸,給了好處亂放貸”問題,狠剎放貸過程中的“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要動員廣大信貸人員,身體力行“三大工程”,深入田間地頭和工廠車間,把金融知識和金融服務送到干家萬戶,在實體經濟的發展壯大中,發揮出信貸資金的應有作用。 (三)嚴格管控員工的信貸行為
農信社的信貸業務有一整套系統的管理制度和嚴密的操作流程,關鍵在于把制度和流程轉化為信貸人員的實際行動,落實到每一筆業務之中去,提高執行力。事實一再表明,但靠信貸人員的自覺性,很難做好這項工作,還要靠采取自律和他律相結合的方式,在進行灌輸教育的同時,嚴格管控信貸人員的信貸行為。為此,就要定期開展信貸風險排查活動,形成制度化、常態化。要仔細排查信貸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違規違紀行為、漏洞、隱患和各種不正之風,真正摸透信貸人員遵守信貸制度和信貸紀律的情況,對違規違紀問題進行認真糾正和整改,對違規違紀人員進行嚴肅處理,決不能心慈手軟,養癰遺患,打造信貸人員不敢違規、不能違規、不想違規的機制和氛圍。農信社還應建立信貸人員淘汰更新機制。要把個別身負重大清收貸款責任,甚至多次犯有違規違紀錯誤,曾給信貸資產造成不應有損失的信貸人員從信貸隊伍中清除出去,把那些思想過硬、作風優良、責任心強、熟悉信貸管理業務的優秀人才吸納到信貸隊伍中來,不斷提高信貸隊伍的整體水平。
(四)加大防控新常態下隹貸風險工作力度
防范和管控新常態下的信貸風險是擺在信貸人員面前的一個新課題。在經濟下行壓力下,要特別關注和管控三個重點領域的信貸風險。一是產能過剩風險。就縣域經濟而言,一些項目,如電動車等,科技含量低,設備工藝落后,但建設投產工期短,容易見效,所以,往往蜂踴而上,重復建設,很快形成產能過剩問題,向產能過剩行業投放貸款已經成為不良貸款的“重災區”。二是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地方政府出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速度的目的,總是在想法設方獲取銀行貸款。一些項目屬于基礎性設施,建設周期長,產生效益慢,收回投資不易,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增長緩慢,償債能力有限,很容易使其借款形成逾期和不良。三是房地產市場風險。房地產市場普遍處于價滯量縮狀態,盡管房地產市場低迷不致于導致崩盤,但縣級城區空置樓盤比比皆是,供大于求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就可能給房地產貸款帶來風險隱患。為了做好這三大領域信貸風險的防控工作,信貸人員必須不辭勞苦,深入調研,詳細掌握縣域小微企業的現狀和發展走勢,停止對國家淘汰類、禁止類和環境不達標以及“兩高一剩”行業的貸款投放,并對其存量貸款,根據風險情況采取靈活措施,予以處置,化解風險。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逐筆進行分析,跟蹤了解使用情況和政府償債能力,持續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協調,盡力按期收回貸款本息。密切關注國家陸續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和轄內房地產市場的飽和程度,在注重第一還款來源、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審慎支持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住房建設項目,穩妥支持經濟適用房及棚戶區、城中村改造等保障性住房項目。進一步加強對現有房地產客戶土地、房產和再建工程等抵押物的全流程監管,嚴控房地產貸款項目專戶和銷售回籠款,確保信貸資金運營安全。
(五)建立健全信貸風險的預警機制
信貸風險的形成不僅與制度流程的執行落實有關,而且在很大程度與信貸人員的道德品質、信用環境、產業政策、轄內經濟發展狀況有直接關系。因此,必須把風險理念貫穿于信貸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并能夠把握全局,緊跟形勢,有針對性地去分析對比,去管控防范,建立信貸風險防控長效機制。一是建立信貸風險監測檢查機制。對新增的各類貸款按月進行非現場監測,對不良率超過規定比例的相關責任人從嚴進行處理。重點對百萬元以上大額貸款實行跟蹤監控,每半年進行1次現場檢查,每年進行一次全面信貸風險排查。逐筆下發風險提示、整改意見書和督辦通知,對未按要求整改的相關責任人員實施問責。二是完善信貸業務風險預警制度。進一步細化信貸業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每月對貸款到期、風險等狀況進行全面提示,建立檔案并跟蹤監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對出現風險苗頭的正常貸款密切關注,逐步壓縮其貸款規模。對己形成風險的貸款,果斷采取處置抵押物或依法起訴等措施,確保貸款資金安全。三是健全責任追究制度。進一步完善信貸業務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信貸管理制度,特別是新發生借(冒)名貸款現象,不論涉及到誰,不論是否造成損失,都要嚴格對各環節責任人進行查處;造成信貸資金損失的,除賠償損失外,嚴格追究責任,觸犯法律的,堅決移交司法部門處理。四是提高科技防范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信貸管理系統電子化、信息化和網絡化水平,為防控信貸風險提供全方位、多維度的科技支撐。五是建立貸款抵質押評估機構準入機制。新增抵質押貸款必須由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對抵質押物進行評估,并確保評估公允、準確,不出現弄虛作假現象。
管控員工行為,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作風端正、業務嫻熟、執行有力、服務高效的信貸隊伍,是提高信貸資產管理水平,防控信貸風險最基本、最重要保證。這項工作永遠在路上,永遠需要不斷深化、不斷創新、不斷提高。